论李清照词的-/-c,li意识 苏文娟 (山西运城市卫生学校 山西 运城中图分类号:11o9 文献标识码:A 044000)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27—02 摘要:在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男权文化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却有着极强的女性意识,她的词以鲜明的女性笔 触抒写女性坦率纯真的心灵,卓然自成一家。本文认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欣赏自我形象,追求人格精神;② 青春的觉醒,大胆热烈地追求爱情;③突破传统观念,极力张扬个性。 关键词:李清照 词 女性意识 在中国历史上李清照是一个奇迹,她以一部《漱玉词》跻身 颐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 于群星璀璨的宋代词坛,成为以男性为主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的封建道德,到了南宋朱熹则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 另一道靓丽的风景。对于李清照的艺术风格和卓越成就,有宋 子文集・延和奏SL--》)的礼教思想,理学疯狂地对人民进行封 以来评论家已成共识。其实,李清照的价值不仅在其所取得的 建道德思想的禁锢,扼杀人类正常的感情需求。妇女在这种封 文学成就,把李清照置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审视发现,作 建纲常和理学思想的禁锢下,比男子遭受更多的思想压抑和情 为一个女性词人,她还具有极强的女性意识,应该说正是这种 感摧残。李清照处于这样的时代环境里,敢于大胆地描写女性 鲜明的女性意识使李清照的词“不徒俯视中国,直欲压倒须眉” 内心情怀,歌唱青春和爱情的美好。在这些词中我们可以感受 ①,赢得世人的高度赞誉。为此,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阐 到她那颗跳动着的对生活、爱情、生命执著的心灵。如《浣溪沙 述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 ・闺情》:(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 1欣赏自我形象。追求人格精神 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词传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认为女人似花,女人是被欣赏的对象, 神地描绘了少女娇柔神态和渴望爱情的心理,她不但敢于大胆 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李清照在词中直接或间接地把自己比喻成 设想和情人幽会的情景“眼波才动被人猜”,而且还敢于主动幽 花,使自己既具备了花的特性,同时又有别于花的特性,在这种 会情人“月移花影约重来”。词中的少女对爱情非常地纯情,完 描写中显示出对自我性别的认可,对自我形象的欣赏。 全摆脱了封建礼教的约束。又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的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她心路历程的记录,带有自 词上片主要是通过描绘秋光秋意,真切细腻,曲折委婉地抒写自 传的性质,因而对自我形象的描写是其重要内容,如“绣面芙蓉 己的孤独之感。下片则直抒对出门在外的丈夫刻骨铭心的思念 一笑开”(《浣溪沙・闺情》),“素约小腰身”(《浪淘沙》)等,不过, 心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大胆地表现了自 更多的时候这种自我形象是通过咏花委婉含蓄地展示出来的。 己对丈夫的那种真挚执著、细腻愁苦的爱情心理。 如《庆清朝慢》:“容华淡直宁,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 李清照在词中毫不隐讳地描写了自己高尚纯洁的感情,自 番风露晓妆新。娇娆态,妒风笑月,长 东君。”②通过对菊花 然大方地流露了她的爱情意识和心理,她把自己心灵深处的情 的颜色、形态和品质的赞美,表现了词人对自我超群绝伦的芳 感波澜以最形象最恰当的方式映现出来,显示了柔情似水的李 一资艳质的欣赏。又如《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 清照敏锐的感受力,给读者以无穷的艺术享受。 花瘦。”历来人们只欣赏它比喻用法的工巧别致,实不知李清照 3突破传统观念,尽情张扬个性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男性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主体,女性 在写相思之苦时,也没有忘记对自我形象的美化。西风中,满蕴 着愁苦。无力摇摆的菊花,正是被思念煎熬得骨瘦肌削的女词 只是男人的附庸。司马光在《家范》中主张“妇人专以柔顺为 人。这里没有蓬头垢面,没有百无聊赖,而是像菊花一样,虽不 德”,“她们被关进家庭,捆绑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③很少拥有 能摆脱万千愁苦,却仍怀着期冀在枝头凄楚地美丽着,这美让 自己完整的人格。而李清照则不同于一般的古代女子,她 人怜,让人痛。 凭借自己的文学创作才华,跻身于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领域,在 李清照笔下的自我形象还有其内在的一面,这就是对美好 词的创作中,极力张扬自己的个性。李清照早期的词作《点绛唇》就反映了她少女时期的天真、 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 多的是梅花、银杏、桂花和菊花,这些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已不 活泼和大胆。词云:“蹴罢秋千,是寻常的桃花李花可同Et而语的,而是某种精神气质的象征, 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 的人格精神的追求。纵观李清照的咏花词可以发现,她吟咏最 具有特定的审美内涵。故而李清照不仅突出它们与众不同的 梅嗅。”词中李清照这位大家闺秀,不是语不高声,笑不露齿,压 颜色、姿态,更注重挖掘它们的精神意蕴。她说桂花“揉破黄金 抑地生活着,而是尽情地玩耍,尽情地嬉戏,以至于力乏而慵态 万点明,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山花 尽显,汗出而轻衣湿透。更令人称奇的是,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时 子》),又赞美它“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 代,待字闺中的少女见陌生人来访,表面上急得连鞋也不穿,只 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桂花正因为具有平和淡 着袜子就走。其实少女的心里并不想走,只见古灵精怪的她竞 泊,隐迹留香的精神气质,赢得了李清照的青睐 借嗅青梅作掩护,好奇地打量起了客人。少女时代的李清照能 2 青春的觉醒,大胆热烈地追求爱情 如此大胆,不为礼节所束缚,真让人感到惊讶。从中我们看到了 率真的性格,甚至还具备了一些(下转第3O页) 李清照所生活的时代正是程朱理学盛行的时代。北宋程 李清照大胆、作者简介:苏zt-N,(198o.1l一),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唐宋文学方向的研究。 27 嘲 _他引用了弗雷格的“晨星”与“暮星”的例子来说 领域,这就与弗雷格关于“真”的论述相悖,“真”不是主观的。其 单独名词方面,次,如果每一个思想需要一个承载者,它属于这个人的意识内 明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意义的名称。对于普遍名词,他也同样 他的例子是“有心脏的动物”和 容,那么它就仅仅是这个人的思想。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 主张将其意义与外延区别开来,肾脏的动物”,这两个外延相同的普遍名词意义显然是不 识内容,而且各自研究自己的意识内容,各自认为自己研究的 “有。是真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这样多数人所共有的,由多数 同的。 人共同进行的研究的科学就不会存在。 蒯因同时也积极评价弗雷格用句子而不是词来分析意义, 由此,弗雷格得出思想既不是外界的事物,亦非表象。他认 他在《经验主义的五个里程碑》中认为,语义的焦点由语词转向 为除了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外,存在着第三种范围,而属于这 语句是经验主义的第二个转折点。种范围的东西有三个特点:第一、不能被感官感觉,不需要承载 5 弗雷格“思想”存在的问题 者;第二是思想,并且与联系;第三、思想的真是永恒的,不 依赖与人的认识。 3 弗雷格对思想的具体阐述 弗雷格关于“思想”的理论是其实在论思想的体现。这其实 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在知识论上的翻版。我们认同弗雷格排除 心理主义的做法,但同时也认为他没有必要把思想引入形而上 学的本体论。 弗雷格从七个方面对思想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3.1 思想不是思维行为,思维是对思想的把握,思想不依 赖于思维行为,它原本就存在。 个真的思想,而是发现一个真的思想。 动的承载者,但不是思想的承载者。 弗雷格说“毕达哥拉斯定理表达的思想永远是真的-1z1,但 是在黎曼几何中就很容易找出其范例。弗雷格也一定认为他 1902年罗素给弗雷格的一封信就动摇了弗雷格工作的根基。 题,集合公理会导致“不属于自身的集合所组成的集合属不属 真的思想并不一定就永恒地真下去,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其 条件性、局限性。爱因斯坦的观点就是最好的体现,他认为一个 科学是可错的。 参考文献 3.2思想是真的,无需人们的承认。科学工作不是创造一 所做的把数学还原为逻辑中所运用的公理是永真的。但是 3.3把握思想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思考者,这个人是思想活 罗素在这封信里提出了罗素悖论,即数学中的第五公设除了问 3.4 思想是属于第三领域的,不依赖于心理活动,不是现 于自身?”这样一个悖论。这直接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可见 实的。 3.5思想永恒不变,没有时间、空间的性质。 力‘面都完整的句子才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 3.7思想有两方面的作用:在内心世界中,思想被人们把 握认为是真的;在外在世界中,思想通过对思考者的意志的影 响,使其产生活动。 4蒯因对弗雷格理论的继承 3.6思想由句子来表达。只有以时间规定作补充并且各 理论的最好的归宿是成为另一个理论的极限情况而存在下去。 [1] (德)弗雷格著王路译《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 馆,2006,132页 蒯因是赞同弗雷格区分意义与指称的做法的,他明确地反 对指称论语义学。蒯因指出“意义不可以和命名等同起来”。在 ●●●●●●●●●●●●●●●●●●●◆●●●◆●●[2] (德)弗雷格著王路译《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 馆,2006,144页 ●●●●●●●●◆◆●●◆● (上接第27页)男儿豪放洒脱的气质。如《如梦令》就表现了她 高低的个性。作为大家闺嫒,她能突破传统观念,在词中尽情抒 身上的男儿气,词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 写自己的个性,表现出了她的那种超凡脱俗的人格美。 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年轻的词人尽 综上所述,李清照的女性意识是非常强烈的,她以其富有个 情游玩了一天,竟然酩酊大醉,连归路都不辨了,可她和伙伴们 性的创作才华,以花喻己,赞美自我形象,追求人格精神;勇敢大 既不着急也不惊慌,那误入藕花深处的归舟,和洒落在水面的 胆地追求爱情,张扬个性,在词中唱出了一位杰出女性的心灵之 笑声,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惊起了一群露宿的鸥鹭。封建时代的 歌,从而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婉约词宗的地位。王士祯《花草蒙 大家闺秀们,都生活在“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高墙大院之内,几乎 拾》评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李清照当之 没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如袁采《袁氏世范》中有过这样的记 无愧。 载:“司马温公(光)居家杂仪,令仆子非有紧急修葺,不得入门 中。妇女婢妾无故不得出中门,只令小童通传内外。”④年轻的 词人在没有任何思想压力的情况下,如男儿一样地豪饮,像男 孩子一样地划船,表现出乐观开朗甚至还有点狂放不羁的个 参考文献 [13李调元.雨村词话[M3.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 局,1986年版,第1431页。 性。所以沈曾植《茵阁琐谈》里曾这样评价道:“易安倜傥,有丈 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 [2] [宋]李清照著.徐培均笺注《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i版.按:本文所 l李清照词皆 出自此版本. 在李清照词中,还描写了大量的“饮酒”作品,如“东篱把酒 [3] 乔以纲.中国女性传统命运及其文学选择.天津师大学报, 黄昏后”(《醉花阴》);“三杯两盏淡酒”(《声声慢》);“酒意诗情谁 与共”(《蝶恋花》)等等,这些饮酒的作品正是李清照潇洒不拘的 富有文士之豪的个性反映。 李清照虽是女流之辈,在男性文化中,却具有与男性决一 1996,(3).第73页. [4] 诸葛忆兵.《李清照与赵明诚》[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0 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