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学专题期末复习纲要

美学专题期末复习纲要

来源:化拓教育网
美学专题期末复习纲要

本课程为电大、国家教委师范司关于要培养学员具备基本的美学与美育理论知识、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塑造能力、较高的实施美育的能力的精神而编写,旨在使同学们通过学习此课,能对福建文化有大体了解,对今后工作学习有所帮助。 一、 本课程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测试同学们在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方面的能力,考试内容基本在书本上,也有少量较为灵活的题目。要真正理解、掌握,切忌生吞活剥。 二、 考试方式为开卷。

三、 考试试型和所占分数比例为:名词解释20%;简答40%;论述40%。 四、 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和复习要点 第一章 美论

重点掌握: 1、三个论美模式 2、美的本质 (1)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2)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 (3)劳动为美创造了前提条件 3、审美关系

(1)审美关系和功利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2)审美关系中美的多重属性 一般掌握: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探索 第二章 美感论

重点掌握:1、美感的特征(1)直觉性 (2)愉悦性 (3)超越性

2、美感的心理要素 (1)感觉和知觉 (2)联想和想象 (3)情绪和心境 (4)理解 一般掌握:美感的生理基础;人类为什么会有共同美感 第三章 美的形态论

重点掌握:1、形象美与内在美的关系 2、艺术美来源于生活的原因 (1)生活是艺术想象的土壤 (2)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 (3)生活推动艺术家创作技巧的发展

3、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4、崇高的审美特征(1)崇高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崇高以巨大的矛盾冲突获得审美价值

(3)自然界以不平凡的形态使审美主体获得崇高感 5、艺术中的丑及其审美价值 6、悲剧性美感的实质(1)悲剧性的崇高感是矛盾冲突中的美

(2)悲剧性的崇高感是情感升华的理性美(3)悲剧性的崇高感是人类尊严的体现 一般掌握:自然美的形态;喜剧性美感的来源及类型 第四章 艺术美论

重点掌握:1、艺术的六对基本风格(1)主观表现风格与客观再现风格(2)阴柔优美风格与阳刚崇高风格(3)含蓄朦胧风格与明晰晓畅风格(4)抒展沉静风格与奔放流动风格(5)简约自然风格与繁富创意风格(6)规范谨严风格与自由疏放风格

1

2、艺术的逻辑分类(1)本体论分类模式(2)心理学分类模式(3)符号学分类模式(4)功能论分类模式 一般掌握:关于艺术本质的再现说和表现说;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五章 审美论

重点掌握:1、审美活动的方式(1)日常式审美(2)鉴赏式审美(3)研究式审美 2、审美活动的过程(1)审美主义(2)体验(3)品位(4)领悟(5)净化

2、审美批评的种类(1)印象式审美批评(2)形式主义审美批评(3)背景主义审美批评 一般掌握:审美批评的过程 第六章 美育论

重点掌握:1、美育的定义 2、美育的任务(1)审美感受力的培养(2)审美鉴赏力的培养(3)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3、美育的功能(1)陶冶情性(2)开启智力(3)以美储善(4)以美塑形 4、美育实施的途径(1)家庭美育(2)学校美育(3)社会美育 一般掌握:美育在当代的功能与使命

在复习时,切忌浮光掠影式地走马观花,要认真通读全书,认真思考书中所阐述的文化现象和归结的要点。在复习过程中还要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美学专题》这门课?学习后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帮助?2、你认为美学还应包括哪些主要方面而书中没讲到?请进一步补充;3、任选书中一个章节进行评价(好,或不好都行)4、结合教材上的有关知识,谈谈你所熟悉的美学形态?并进行评述。5、学习美学、美育有何重要意义?6、试述你对美学未来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说明:考试以主教材《美学概论》为主,论述题内容可能会涉及其它辅教材。

开放教育汉语语言本科专业《美学专题》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美 2、悲剧性 3、鉴赏式审美 4、美育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一、 简答(每题十分,共四十分) 1、 美感的心理要素有那些? 2、 为什么说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3、 艺术的六对基本风格是什么? 4、 崇高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审美活动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试做简要说明。 2、请谈谈艺术中的丑及其审美价值,如何审丑?试举例说明。 开放教育汉语语言本科专业《美学专题》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五分,共二十分)

1、 社会美:社会美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人所组成的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各种制度、各种活动方式等之中的美。社会美又可分为人的形象美、内在美、生产劳动美、社会变革美等方面。

2、 悲剧性:指具有正面价值的人物和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冲突中遭到侵害或毁灭,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同时又被其崇高精神所感动,从而因情感的急剧震荡体验到的由痛苦感转化为快感的特殊形态的美感。

3、 鉴赏式审美:这是一种自觉的审美方式,即接受者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对象的美,了解美之为美的特性,并且能够以对象的美的存在方式去采取接受的审美方式。它不仅是对涵义方面的接受,而且也同样地关注对象的形式方面。

4、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美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美育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在方式上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自由愉悦和潜移默化的。

二、 简答(每题十分,共四十分) 1、美感的心理要素有哪些?

心理要素有(1)感觉和知觉(2)联想和想象(3)情绪和心境(4)理解(5)还包括其他成分,如期待、意象、记忆、通感等。

2、为什么说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1)生活是艺术想象的土壤 (2)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 (3)生活推动艺术家创作技巧的发展 3、 艺术的六对基本风格是什么?

(1)主观表现风格与客观再现风格(2)阴柔优美风格与阳刚崇高风格(3)含蓄朦胧风格与明晰晓畅风格(4)抒展沉静风格与奔放流动风格(5)简约自然风格与繁富创意风格(6)规范谨严风格与自由疏放风格 4、崇高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1)崇高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崇高以巨大的矛盾冲突获得审美价值 (3)自然界以不平凡的形态使审美主体获得崇高感 三、论述题(三十分) 评卷教师酌情给分

2

开放教育汉语语言本科专业《美学专题》试题B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崇高 2、喜剧性 3、研究式审美 4、美育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三、 简答(每题十分,共四十分) 1、 审美关系和功利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2、 为什么说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3、 艺术的逻辑分类有哪几种? 4、 美育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谈一谈你对理解美的几种模式的看法。 2、举例说明艺术的六对基本风格。

开放教育汉语语言本科专业《美学专题》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五分,共二十分)

1、 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指对象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属性。这种审美属性或范畴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作品中,并对人的审美心理发生作用,从而产生崇高感。崇高的具体涵义存在于不同的审美对象之中。

2、 喜剧性:是悲剧性的对应概念,又称滑稽,它反映各种在实质与外貌之间具有内在矛盾性和不一致的生活现象。

3、 研究式审美:是以理性分析为手段,以获取知识性结论为目的的审美接受方式。其接受主体往往是美学家、理论家、批评家、科学家或者其他各类专家学者,他们往往能够在自己的知识领域,以自己深厚的理力或独特视角去剖析、阐释对象,并进而得出各种知识性论断。

4、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美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美育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在方式上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自由愉悦和潜移默化的。

四、 简答(每题十分,共四十分) 1、审美关系与功利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审美关系中的对应双方是对象的美与主体的情,而功利关系中的对应双方是对象的善与主体的意志。

功利活动的目的是占有、支配对象甚至消灭对象,而审美活动的目的是观照对象,以求得精神的享受与充实。功利活动具有排它性而审美活动则具有分享性等。联系:(1)从发生学角度看,人类的实用功利活动是人类通过生产、生活活动与他的世界建立起审美活动的基础。(2)功利关系本身的内涵也是历史地丰富着的。

2、为什么说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1)生活是艺术想象的土壤 (2)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 (3)生活推动艺术家创作技巧的发展 3、艺术的逻辑分类有哪几种?

(1)本体论分类模式(2)心理学分类模式(3)符号学分类模式(4)功能论分类模式 4、 美育的功能有哪些?

(1)陶冶情性(2)开启智力(3)以美储善(4)以美塑形 三、论述题(三十分) 评卷教师酌情给分

开放教育汉语语言本科专业《美学专题》试题C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崇高 2、悲剧性 3、想象 4、美育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五、 简答(每题十分,共四十分) 1、 审美活动有哪些方式? 2、 艺术的六对基本风格是什么? 3、 优美与崇高的异同是什么? 4、 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谈一谈劳动和人化自然的美学意义。 2、结合自身体验,谈一谈美育实施的途径。 开放教育汉语语言本科专业《美学专题》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五分,共二十分)

1、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指对象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属性。这种审美属性或范畴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作品中,并对人的审美心理发生作用,从而产生崇高感。崇高的具体涵义存在于不同的审美对象之中。

3

2、悲剧性:指具有正面价值的人物和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冲突中遭到侵害或毁灭,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同时又被其崇高精神所感动,从而因情感的急剧震荡体验到的由痛苦感转化为快感的特殊形态的美感。 3、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组合的过程。它与感知、联想都发生联系,但它是在知觉表象和联想基础上的新的形象的创造。想象一般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4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美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美育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在方式上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自由愉悦和潜移默化的。

六、 简答(每题十分,共四十分) 1、审美活动的方式有哪些?

(1)日常式审美(2)鉴赏式审美(3)研究式审美 2、艺术的六对基本风格是什么?

(1)主观表现风格与客观再现风格(2)阴柔优美风格与阳刚崇高风格(3)含蓄朦胧风格与明晰晓畅风格(4)抒展沉静风格与奔放流动风格(5)简约自然风格与繁富创意风格(6)规范谨严风格与自由疏放风格 3、优美与崇高的异同是什么?

区别:在主体的审美感觉中,优美和崇高能给人不同的感官享受。优美一起的是单纯的快感,可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精神愉悦,心境是单纯而宁静的;而崇高所引起的是奋发激荡、昂扬向上的情绪。共同点:优美与崇高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满足感官的要求,不涉及明确的目的,都表现出主观的合目的性。

5、 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直觉性(2)愉悦性(3)超越性 三、论述题(三十分) 评卷教师酌情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