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5年下半年城市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住宅区的构成模拟试题
构成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城市开发建设活动的管理与控制 B:对各项物质要素进行统一的空间布局 C:开发建设项目的安排和直观表达
D:注重实施的技术经济条件及其具体的工程施工设计 E:综合治理
2、固体废物按,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 A:化学性质 B:危害状况 C:来源 D:特点 E:经济政策
3、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来源于。 A:欧文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B:戈定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C:傅里叶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D:莫尔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E:综合治理
4、当环道计算行车速度为30 km/h时,中心岛的最小半径是m。 A:20 B:25 C:35 D:50
E:经济政策
5、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以下关于地铁系统的主要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单向运输能力一般为1万~3万人次/h之间 B:采用全封闭线路,独立专用路权
C:主要服务于市区,一般适用于特大城市的骨干线路 D:采用钢轮钢轨支撑和导向,旋转电机或直线电机牵引 E:经济政策
6、城市规划实施的首要作用是。
A:使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得到全面的实施,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B:通过城市规划的实施体现城市规划的核心作用,城市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规
划能够得到实施,也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作用
C:处理好城市物质性设施建设与保障城市安全、保护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全面改善城市和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使经过多方协调并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保证城市中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活动之间协同行动,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决策质量,推进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E:综合治理
7、下列选项中,是建筑在相对两侧围合而成的线性三维空间。 A:经济区 B:街道 C:主干道 D:市中心 E:综合治理
8、形态的城市最通常是一些国家首都或特大型地区中心城市,在其周围一定距离内建设发展若干相对独立的新区域卫星城镇。 A:放射型 B:星座型 C:组团型 D:散点型 E:综合治理
9、目前我国施工的折板跨度已达m。 A:27 B:37 C:47 D:57
E:经济政策
10、近期建设规划主要在土地使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性框架,侧重于上的安排。 A:土地使用 B:空间布局 C:时间序列
D:基础设施支撑 E:综合治理
11、城市规划信息化最为基础性的工作是。 A:办公自动化 B:决策支持
C:图文一体化管理 D:辅助设计 E:经济政策 1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为形式,对城市用地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 A:分区规划
B: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 C: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 D:规划的综合性研究
E:综合治理
13、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__。 A.自变量 B.随机变量 C.因变量 D.相关变量
14、污染极其严重,一般布置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地段上的工业类型是工业。 A:隔离
B:严重干扰和污染的 C: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 D:一般 E:综合治理
15、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行人净空中的净高要求至少为m。 A:2.0 B:2.2 C:2.4 D:2.6 E:经济政策
16、城市水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根据本地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及外调水等现状情况及发展趋势,预测规划期内可供水资源,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预测城市需水量,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B:从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量、再生水等几方面分析供水现状及趋势,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等几方面分析用水现状及趋势,横向及纵向分析城市用水效率水平及发展趋势
C:根据城市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科学合理预测城乡生态、生产、生活等需水量,充分利用再生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资源,进行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确定城市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战略,提出水资源节约利用目标、对策,制定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D: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结合水资源承载能力,按照节流、开源、水源保护并重的规划原则,提出城市水资源规划目标,制定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雨洪及再生水利用、开辟新水源、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水资源应急管理等战略保障措施 E:综合治理 17、地理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用在于,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不同的区域条件为那里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主要体现在。
A:城市与区域生活条件的关系、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关系 B:城市与区域政治条件的关系、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关系 C:城市与区域自然条件的关系、城市与区域生活条件的关系
D:城市与区域自然条件的关系、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关系 E:经济政策
18、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基本特征为。 A:科学性
B:程序性 C:地域性 D:法律效应 E:综合治理
19、按建筑材料的,可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大类以及这两类的复合材料。 A:性质 B:化学组成 C:功能 D:作用 E:经济政策
20、城市垃圾不包括。 A: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 B:商业垃圾
C:工业固体废物
D: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 E:经济政策
21、直埋电缆、光缆路由要求与管道线路路由相同,埋深应为,并应加覆盖物保护,设置标志。 A:0.5~0.7 m B:0.6~0.8 m C:0.7~0.9 m D:0.8~1.0 m E:经济政策 22、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展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结构体系称为城市规划体系。 A:工作 B:法律 C:行政 D:政策 E:综合治理
23、建立于生态保护价值基础的旅游资源开发,是的重要功能。 A:优化调整区 B:重点发展区 C:控制发展区 D:适度发展区 E:综合治理
24、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行人净空中的净宽要求在范围内。 A:0.25~0.5 m B:0.5~0.75 m C:0.75~1.0 m D:1.0~1.25 m E:经济政策
25、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念的提出是在。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 A: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B: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C: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D: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E: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2、城市现状图的图纸比例为1:5 000~1:25 000,应标明城市(. )。 A:各类主要建设用地 B:主要建设用地范围 C:主要干路
D:重要的基础设施 E: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 3、某地政府根据《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退回不符合标准的乡村建设规划,这体现了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 A:行政的方法 B:法制的方法
C:科学技术的方法 D:社会监督的方法 E:经济的方法
4、下列属于场地总平面设计内容的是。 A:地形和地物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B:拆除废旧建筑的范围边界 C:绿化及景观设施布置 D:建筑物的位置安排
E:道路、铁路和排水沟的主要坐标
5、城市交通政策是由交通技术政策、经濟政策和管理政策组成的多方面相关政策体系。其中三大城市交通政策是。 A:城市交通方式引导政策
B:城市交通地域差别化发展政策
C: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政策 D:城市交通设施投资政策
E:城市交通综合协调与管理政策 6、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包括。
A: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及与权威性相容的灵活性
B:规划的内容和深度应适应规划地段的特点,保证地段及其周围地段的整体协调性
C:在对用地进行细分的基础上,规定用地的性质、建筑量及有关环境、交通、
绿化、空间、建筑形体等的控制要求,通过立法实现对用地建设的规划控制,并为土地有偿使用提供了依据
D: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的结合,是由技术管理向法治管理的转变,编制要保持一定的简洁性,编导要有一定的程序性和易查性
E:使规划管理人员在规划实施管理中有章可循、有理可争、有法可依,以“法治”取代“人治”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所谓强制性内容,是指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A: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 C:城市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E:控制性详细规划
8、城乡规划管理系统由__组成。 A.城乡规划决策系统 B.城乡规划执行系统 C.城乡规划反馈系统 D.城乡规划保障系统 E.城乡规划监督系统
9、以下管线属于压力管线的是__。 A.给水 B.污水 C.雨水 D.煤气 E.灰渣管道
10、城市消防供水水源主要有城市等。 A:消防水池 B:工业用水 C:自然水体 D:居民用水 E:公共供水系统 11、《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风景名胜区的设立,也是国家认证登录制度的一种,旨在不可再生的风景名胜资源,是在风景名胜区内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A:保护 B:规划 C:开发 D:利用 E:管理
12、信息社会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发展趋势为。 A:大分散小集中 B:从集聚走向分散
C:星圈层式自内向外扩展 D:从圈层走向网络
E:新型集聚体出现
13、对于住房来说,除了其本身性质和功能(如面积大小、楼层高低、设备配备等)会影响其价格外,还有很多外在的条件也会影响其价格。主要的外在条件是。 A:区位 B:开发商 C:物业性质 D:社区特性 E:环境质量 14、随着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发展,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衍生型的城镇体系规划类型,有等。 A:都市圈规划 B:城镇群规划 C:区域规划
D: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E: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15、城市规划报建审批管理主要包括__。 A.对建设项目选址审批核发项目选址意见书 B.对违章占地和违章建设的查禁工作
C.对城市用地审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D.按照规划实施监督检查体系
E.对建设工程审批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6、影响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城市的选址、城市性质和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特色,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E:海洋资源
17、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的优点有。 A:接近自然、环境优美
B:各城市物质要求的布局井然有序、疏密有致
C:容易低成本配套建设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D:布局灵活,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容量具有弹性 E:节省建设投资
18、镇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有。 A:综合分析法 B:经济发展平衡法 C:高程箭头法 D:区域分配法 E:环境容量法
19、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按照其对象和工作性质可分为。 A:对物质空间现状的掌握
B:对各种文字、数据的收集整理 C:对市民意愿的了解和掌握
D:对自然环境的调查 E:对城市环境状况的调查
20、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包括。 A:是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 B:安排具体的建设时序和重要的建设项目 C:保证城市、镇总体规划的有效落实
D:是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 E:是对即将开展项目的统筹安排 21、城市总体规划附件包括。 A:规划说明
B:相关专题研究报告 C:公共设施规划 D:基础资料汇编 E:城市发展目标
22、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3)(2002年版)的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三级,并相应提供配套设施。 A:居住区 B:小区 C:组团 D:街道 E:住宅
23、下列选项中,将影响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和各种用地的数量结构的是。 A: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 B:城市的产业结构 C:城市的竞争态势
D:城市产业结构相应的就业结构 E:城市用地的布局结构 24、刘某因超载被公路管理机关执法人员李某拦截,李某口头作出罚款2万元的处罚决定,并要求当场缴纳。刘某要求出具书面处罚决定和罚款收据,李某认为其要求属于强词夺理,拒绝听取其申辩。关于该处罚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 A.该处罚决定不成立,刘某可以拒绝
B.该处罚决定违法,刘某缴纳罚款后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C.该处罚决定不成立,刘某缴纳罚款后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D.该处罚决定无效,刘某可以拒绝
E.该处罚决定无效,刘某可以拒绝并对其所属单位提起诉讼
25、有关城市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包括等方面,主要反映现状中的城市环境质量水平。 A:大气 B:水质
C:污染物排放 D:噪声 E:气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