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2-3《穿井得一人》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来源:化拓教育网
《穿井得一人》学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 》, (时期) 家代表著作。 末期秦相 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 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 篇。 二、解释文中加点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 2.及其家穿井 ....3.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4.有闻而传之者 ....5.“丁氏穿井得一人。” 6.国人道之 ....

7.闻之于宋君 8.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

9.丁氏对曰 10.“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3.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4.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6.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四、从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现实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

《穿井得一人》学案答案

二、

文学常识填空:

《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时期)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二、解释文中加点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 2.及其家穿井 ....3.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4.有闻而传之者 ....5.“丁氏穿井得一人。” 6.国人道之 ....

7.闻之于宋君 8.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9.丁氏对曰 10.“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居住在外(专门做这件事)。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一个人。” 3.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有人)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

5.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人询问这件事。

6.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丁家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不是说从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五、从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现实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

说话要防止歧义。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对于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分析、甄别,去伪存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