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化拓教育网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20131022

课程英文名称:Urban Design

课程总学时:64 讲课:10 实验:48 讨论:6 适用专业:建筑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12月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课程地位: 《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继学习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课后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掌握城市设计的内容与方法,树立城市设计的观念,掌握其相关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实践中的能力,是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2.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熟悉城市设计概念与地位、城市设计性质与任务;了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系统掌握城市设计的发展历史;了解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掌握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类型与内容;掌握城市设计要素和设计方法;了解城市设计机构组织;熟悉城市设计的编制与成果表达;了解城市设计的决策、实施、操作与管理;了解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1、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理解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城市设计的内容与层次;

3、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城市设计理论思想及最新发展动态; 4、掌握当代城市设计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5、掌握当代城市设计的过程与成果表达形式;

6、学会运用当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城市设计实践;

7、了解城市开发的概念与类型;掌握不同阶段城市开发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条件

(1) 采用指定教材、辅助教材及参考书目作为教学辅导资料。 (2) 学生课下自学可利用系资料室、校图书馆、网络资源。 2.教学手段

(1) 理论讲授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 讨论教学课采用“教师总结+分组讨论+自由讨论”方式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

(1) 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城市设计概论》课程的学习应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框架的梳理。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专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有选择的讲解书中内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知识面的拓展。

(2) 采用“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交流讨论”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通过实践训练巩固理论所学知识要点。

(3)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教学环节应注重对城市设计案例的剖析与讲解。通过多媒体影音、图像资料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实的了解城市设计相关内容,使学生更系统、更深刻的掌握所学理论知识要点。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先修课程: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原理等; 后续课程主要有:建筑设计(五)、建筑设计(六)、、场地设计、村镇规划设计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城市设计概论课程结合城市设计实践展开。城市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完成片区及以上的(教师指定用地规模)城市设计任务。学生根据相关要求完成该地块的建筑布局、空间形态设计以及重点区域的景观设计。设计任务以小组形式展开,设计时要求组长进行合理任务分工,并完成设计工作量的记录与统计。设计成果包含:(1)城市设计图纸若干张;(2)城市设计手工模型;(3)相关文本文字说明。

课上习题测试为开卷考试形式,测验中,学生可根据情况查找相关参考书籍,但要求测试中禁止交头接耳、互相借阅、大声喧哗。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核成绩给定采用“作业成绩+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2.考核目标

考查学生对城市设计概念、类型、思想及方法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核学生对城市设计方法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3.成绩构成

课程成绩=作业成绩(80%)+平时成绩(20%)

注:a. 本门课程作业分为三部分:1.小组专题研究及汇报;2.城市设计方案及模型制作;3.结课论文。作业成绩为以上三项成绩的平均分。

b.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情况与课上表现而定。课上表现根据学生课上听课状况、

发言情况,以及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专业互动的积极性而定。

(七)参考书目 1、主要教材: (1)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8.01 2、辅助教材: (1)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三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01.01 (2)段汉明.《城市设计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主要参考书: (1)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08.01 (2)赵景伟.《城市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08.01 (3)金广君.《当代城市设计创作指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08.01 (4)[美]凯文·林奇.《城市意向》.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理念、思考、方法、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8)金广君.《国外城市设计精选》.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5

二、中文摘要

城市设计概论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继学习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课后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掌握城市设计的内容与方法,树立城市设计的观念,掌握其相关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实践中的能力,是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 教学内容 第一讲:城市设计概论课程概述 第二讲:城市设计概念及内涵 第三讲: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第四讲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一) 第五讲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二) 第六讲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三) 第七讲:专题: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街区保护 小组专题研究汇报及讨论 第八讲:当代城市设计的内容与原则 第九讲:当代城市设计的过程与成果 第十讲:城市开发与管理 课堂总结与讨论 城市设计实践 合计 2 48 64 学时 2 2 2 2 4 2 讲课 √ √ √ √ √ √ √ √ √ √ 实验 √ 讨论 √ √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城市设计概念及内涵

基本要求: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国的作用;掌握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了解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城市设计的层次与相关设计内容。

(二)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基本要求:了解城市设计的起源。了解古希腊古罗马的城市设计、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设计、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中国古代城市设计、以及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等相关内容。

(三)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基本要求:了解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史,掌握相关城市设计理论,包括:城市乌托邦及理想社区;形式主义及城市美化运动;现代主义与功能主义;后现代主义及批判地域性主义;宜居学派、场所理论及文脉主义;社区参与及参与式设计;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生态规划设计、生态社区与生态城市。

(四)当代城市设计的内容与原则

基本要求:掌握当代城市设计的内容与原则;学会进行城市设计实践。

(五)当代城市设计的过程与成果

基本要求:了解城市设计的过程;掌握城市设计成果内容有哪些,重点掌握两种不同类型城市设计成果的异同点;学会进行城市设计实践。

(六)城市开发与管理

基本要求:了解城市开发的概念与类型;掌握不同阶段城市开发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七)城市设计实践 基本要求:组织学生分组完成指定城市设计方案;对每组城市设计方案过程草图进行针对性辅导;组织设计方案汇报与点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