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国动画发展及现状探讨.
有关我国动画发展及现状探讨
关键词:动画发展现状探讨
一、我国动画片发展的历程
我国动画片经历了六个时期:1.1922~1945 是萌芽和探索时期,万氏兄弟在1926年摄制出了我国首部动画片《大闹画室》,为我国动画片拉开了帷幕。1935年我国首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由万氏兄弟研制成功。2.1946~1956 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建国后,随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诞生,国产动画片更如雨后春笋。3.1957~1965 是中国动画片的第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出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试制成功。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小蝌蚪找妈妈》的诞生,为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4.1966~1976 文化大革命。这个时期的动画都基本以描写革命战争、阶级斗争等等为主,在手法上,遵循着写实主义。5.1976~1989 是中国动画片第二个繁荣时期。这时期内,涌现出了多家新的动画片生产部门,生产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如我们熟悉的《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6.1990~2009 是中国动画业陆续扩大规模的时期。中国动画界基本上完成了以电影动画制作为主向以电视动画制作为主的模式转变。2006年8月,投资1.3亿的中国第一部三维动画片《魔比斯环》也正式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了。
二、国内动画与国外动画的比较
(一)国产动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知名品牌的缺失。国产动画虽有黑猫警长、阿凡提和孙悟空之类的家喻户晓的动画
形象,但目前这几个国产动画形象的经济价值几乎为零,中国到目前还没有推出一个像米老鼠或者机器猫一样成功的动画品牌。2.产量低、投入低、盈利少。目前,中国投入动画片创作资金的主要渠道有两个:一是CCTV每年投入3000万,二是来自民问的资金每年投入5000万,这两个渠道的资金投入进本上是不以回报为前提的。而动画是个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的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投资的风险。
(二)国外动画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在高新技术推动下高速发展的传媒业。为动画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宽广的天地。不少资料显示,日、美等国的动画片及延伸产品生产,已成为他们国家的支柱产业,尤其像日本,动漫业的发展已超过不少重工业和制造业。举日本为例,它把动画片在中国电视台收购价压降到最低,甚至免费赠送。但是,他们却在动画片所衍生的相关产品市场上,如服装、漫画、小说等上大赚钱,且外来的动画片都制作精良,画面优美,与之比较,我国动画片无论在技术或创作上都与国外产品有不小的差距。
三、关于中国动画发展的思考及解决方案
美日动画占领了我国动画消费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已是不争的事实。20年来的日美动画作品改变了中国青少年的动画审美习惯,这就进一步地操纵着他们对动画的消费选择,于是形成了动画消费的恶性循环。这一状况对青少年言语、品德形成、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友情爱情观及生活观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影响很大。艺术不只具有娱乐功能,它还具有教育功能。面对现代科技革命对动画产业的影响,如何扭转这一局面,也成为业内人士所探讨及探索的当务之急。中国动画产业如果要真正得到发展。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制订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一,打造原创品牌。原创力是动画产业授权衍生的前提,只有具有原创力,并且享有知识产权的作品才有可能进行品牌授权。在动画取材上,中国的动画从业者需要培养国际视野,要寻求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空间,在形式和欣赏习惯上要与国际接轨。
第二,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养动画专业人才。我们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破只有产品没有产业的这种状况,打破计划为体、市场为用的体制格局,让动画走入市场走向产。同时要设专项资金,支持资助原创动画精品的形成和开发。之外,创新人才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必须创造留住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的良好机制。
第三,推进动漫产业链的形成。动漫产业现在一般由前期市场调研和策划、动画片生产、动画片营销、动画片放映和动画片衍生产品营销五个部分组成的。这是环环相扣的企业链条。各个单元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完整的产业链,越往顶端商业空间越大、利润越大。然而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国产动画片只停留在通过播出盈利的层次上,动画市场开发严重依赖电视媒体,不利于市场化产业运作。所以务必要加紧推动动漫产业链的形成,才能保证动漫业稳步健康的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玲.关于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
[2]李中秋.美日动画市场分析,[J].2004.12.
[3]程世波.关于国产动画片的几点思考,[J].当代文坛.2006.
(吴霁 郑剑: 浙江万里学院。研究方向:动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