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钢支撑技术交底

来源:化拓教育网
SG-006

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成都地铁7号线5标 川师站 监理单位 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路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接受人签字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劳务单位 钢支撑 复核 交底日期 交底人签字 交底内容: 钢支撑技术交底 1、工程概况及现场查勘 1.1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7号线土建5标段川师站是7号线和远期规划13号线的换乘站,车站位于成龙路和菱安路路口东北角的地块内。车站按小里程端盾构始发,大里程端盾构调头设计。车站所处的成龙路道路红线宽40米,车流量较大。菱安路规划道路红线宽20米,为刚实现规划道路,车流量小。 本站为四层三跨岛式站台车站,车站长157m,宽22.3m,埋深27.72m。起点里程YCK15+883.100,终点里程YCK16+040.100,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CK15+962.000。车站顶板埋深9.33-10.1m,地面高程521.55-523.56m。本站附属结构一共设有4个通道,6个出入口,2个车站安全出口及1个物业安全出口及电梯安全出口。 1.2.编制依据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11SG81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国家、省、市现行的及相关技术标准、设计规范、规定; 成都地铁公司及中铁成投公司相关规定; 川师站围护结构设计图纸; 2、钢支撑概况 川师站钢支撑的施工指导需要。车站工设置六道支撑,自上而下第1道支撑撑为砼支撑,二至五道支撑为钢支撑,第六道支撑为钢换撑。 第二、三、五道支撑中,钢支撑均采用φ609、t=16mm钢管对撑,水平设置2I56a双拼钢围廪,三、五道斜撑部分采用密排布置;第四道支撑中,钢支撑均采用φ609、t=16mm钢管对撑,局部采用φ609、t=16mm钢管,对撑段水平间距按2.5m布置,设置2I56a双拼钢围廪,斜撑部分采用密排布置;钢换撑采用φ609、t=16mm,对撑段水平间距按3m布置。 3、钢支撑施工 3.1钢支撑施工工艺流程图 测 量 放 线 支撑面修凿找平 焊接牛腿(直撑) 焊接钢垫板和钢围檩(斜撑) 地面预拼检查 支 撑 安 装 施加支撑预应力 施 工 结 束 结 构 施 工 拆除钢支撑 3.2钢支撑的安装 1、钢支撑固定端及活动端安装 钢支撑固定端及活动端均有封端板和托盘组成,钢管与端头封板(700×700×20)焊接成钢支撑端头;托盘焊接在冠梁预埋钢板上或者钢围檩上(钢围檩上事先焊接托盘所需钢板);施工时固定端端头板与预埋(或围檩)钢板点焊连接,活动端待长度调节到位后用楔形垫块楔紧,点焊焊接到活动端头。 2、钢支撑架设 钢支撑采用φ609mm的钢管,根据与设计院的咨询情况,第四层φ609*18钢管可用φ630*16钢管代替。支撑由活络端,固定端和中间标准关节组成,管节之间采用法兰盘高强螺栓连接。 在钢支撑活接头两端各焊有千斤顶支托架,以便由千斤顶施加预应力,支托架采用2.0cm厚的钢板加工,主背钢板与钢管间(钢管外侧)每侧各焊有2道2.0cm厚的顶墩端板,以承受千斤顶方向轴力。 由于钢支撑较长,需分段加工,现场组合。分段长度为1m、2m、4m和 6m四种规格,支撑运输前需对构件进行编号,运至现场进行拼装,组装为成型的单根钢支撑。临时钢梁与钢支撑固定。 钢支撑安装就位后,用两台100T(备用2台50T)液压千斤顶在钢管支撑活络端分级预加轴力,并进行锁定。 3、钢支撑分级施加轴向预应力 钢支撑架设用两台100t的液压千斤顶进行施压,在活动端沿支撑两侧对称逐级加压。钢支撑架设预加轴力按设计要求施加,分三次逐级施加。预加轴力施加至设计值后,千斤顶停止加压,在压力表读数稳定10分钟后,且预加轴力与钢支撑架设轴力监测数据一致时用钢楔子将活洛端锁定。钢支撑架设在锁定时将会有轴力消减。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随挖随撑好的钢支撑及时施加轴向预应力,以减小支撑不及时引起围护结构变形。钢支撑轴力设计值见表3.2-2. 表3.2-2支撑轴力设计值 设计轴力 预加轴力 第一道 砼支撑 第二道 钢支撑 第三道 钢支撑 第四道 钢支撑 第五道 钢支撑 换撑 498 0 1764 600 2675 700 4271 800 3503 800 2081 0 注:(1)以上支撑均为直撑的情况,斜撑轴力N1=N/sina,N为直撑轴力,a为斜撑与围护桩平面的夹角。 (2)斜撑预埋件应满足抗剪要求,监理设计值为V=N1*cosa。 4、钢支撑安装控制要点 (1)基坑开挖至支撑中线以下0.5m的位置,迅速安装支撑并及时按设计值施加预应力。 (2)钢支撑架设时,先在基坑外地面上进行拼装,并按实际支撑的距离进行现场接长。钢管间采用法兰盘连接,连接螺栓使用高强螺栓。 (3)支撑加力之前,迅速设定支撑轴力监测点,取得初始读数后加力,加力后测试实际预加力,以此控制预加力施加准确。对钢支撑加力时,按设计分级加载和现场观测墙体加载反应决定加载速度,按设计要求预加力。 (4)斜支撑的架设最为关键,除架设要及时外,安装前先将斜撑支座与预埋在钻孔桩的钢板进行焊接,将斜撑支座连成整体,然后进行支撑安装作业,其方法与直支撑相同。转角处采用两侧边长1000mm,厚800mm,角度45°混凝土角撑,就地浇注,角撑钢筋在二、三道支撑处与钢围檩外侧钢板需焊接牢固。 4、钢支撑拆除 (1)钢支撑拆除顺序:主体结构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四道支撑;第三道支撑以下部分侧墙及中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强度后,拆除第三道支撑;第二道支撑以下部分侧墙及中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强度后,拆除第一道支撑。钢支撑采用门吊拆除。 (2)钢支撑拆除时分级释放轴力,避免瞬间预加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 (3)为防止结构开裂,对应结构板混凝土需到设计强度80%以后才能拆除钢支撑。 (4)钢支撑拆除方法 用门吊或手拉葫芦将钢支撑托起,在活动端设100T千斤顶,施加轴力至钢楔块松动取出钢楔块,逐级卸载至取完钢楔,拆下钢支撑。 4、钢支撑制作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钢支撑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擅自修改尺寸,如有修改,必须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并征得设计方的同意方能施工。起吊前检查钢丝绳固定情况,保证牢固,避免脱落伤人。 2、支撑钢结构件应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标高偏差按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 3、每道钢支撑施工完毕,均派人进行轴线、标高复核,超过设计标准,坚决返工;待合格后,再请监理验收。 4、钢管支撑接头采用法兰与螺栓连接,螺栓必须拧紧,并进行复拧,钢管下半边的螺栓不得遗漏。 5、所有电焊连接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焊缝饱满,焊缝高度不小于标准要求。 5、钢支撑安装安全保证措施 (1)吊车司机、信号工、司索工、焊工、电工必须有操作证及上岗证,严禁无证人员操作起吊设备。 (2)吊车开始工作前必须检查仪表、水、油、制动、保险等是否完好,各连接件应无松动,并须经过试运转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能工作。 (3)钢支撑吊装需要有专人统一指挥,动作应配合协调;无关人员严禁进入钢筋笼吊装影响区域内。 (4)吊装时,现场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5)在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吊作业。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时不能起吊。 (6)起重机吊起满载荷重物时,应先吊起离地面30~50cm,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和绑扎的牢固性及吊钩的保险卡等,确认可靠后,才能继续起吊。 (7)吊车工作及行走路线必须是坚硬水平地面,对强度不足的地面应事先进行场地硬化。 (8)吊放钢支撑时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他临时电气设备,防止钢筋笼在起吊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9)作业中发现起重机倾斜、支腿不稳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使重物下降落在安全的地方,下降中严禁制动。货物超重时不能起吊。 (10)钢丝绳应符合规定,按规定进行润滑。并经常检查,发现断丝数大于等于12个丝时,应停止作业,立即更换钢丝绳。 参加单位及人员 (参加的所有人员签字)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