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2015年12月)
一、积累运用(25分)
1. 下列加点字注意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旁骛(wù) 亵渎(xiâ) 恪尽职守(kâ) ... B.庸碌(lù) 扶掖(yâ) 重蹈覆辙(zhã) ... C.狡黠(xiá) 滞碍(zhì) 咬文嚼字(juã) ... D.拮据(jiã) 栈桥(zhàn) 精血诚聚(jù)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万事具备 千头万序 无动于衷 恪尽职守 B.不功自破 流离失所 消声匿迹 重蹈覆辙 C.断章取义 持之以恒 无与伦比 咬文嚼字 D.提心吊胆 狭路相逢 见意思迁 精血诚聚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B.正在热播的《甄嬛传》,成为“宫斗迷”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C.越南再次非法侵占我国南海油气资源,消息传来,大家无不义愤填膺。 ....D.2012年“”上,总理答记者问,直面热点问题,勇于承担责任,令西方国家对中国领导人刮目相看。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北京精神是一个有机整体,爱国是北京精神的 ,创新是北京精神的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 。
A.精髓 品质 核心 特征 B.核心 精髓 品质 特征 C.核心 精髓 特征 品质 D.精髓 特征 品质 核心 5. 按提示或要求默写填空(6分)
(1) ,不宜异同。(《出师表》)
(2)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 , ”描写了劳
1
动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烈日下刈麦的艰辛,饱含无比的同情。
(4)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的诗句“ , ”(《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冯唐持节”的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
6.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鲁达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
1
)
选
段
出
自
《
水
浒
传
》
的
精
彩
故
事
“ ”,
选段表现了鲁达 的性格特征。 (2)请将下面与鲁达相关的故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倒拔垂杨柳 ②落草二龙山 ③大闹五台山 ④大闹野猪林 7、学校开展以“合理消费,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共 7 分)
在学校组织的中小学生调查活动中,通过统计得到“某市中小学生消费状况抽样调查表”,内容如下:
阶段 学习消人情消时尚消其他 小学生 28% 44% 15% 13% 初中生 30% 46% 19% 5% 高中生 28% 46% 20% 6% (1)请仔细分析表格,提取概括主要信息:(2分) (2)针对现在中小学生的消费状况,请你为大家提出培养良好消费习惯的倡议。(3分)
(3)李放同学经常组织好友开生日宴会,请你想两个好办法帮他改掉这个习惯?(2分)
二、阅读品悟。(45分)
(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2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8.全词抒发了诗人 思想感情。(1分)
9.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词人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二)文言文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出师表》)
【乙】绍兴①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②。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③,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书〈出师表〉后记》)
[注释]①绍兴:这里指宋高宗的年号。 ②武侯祠:祭祀诸葛亮的祠庙。
③二表:指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 10.下面各项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挥涕走笔/录毕,走送之 B. 先帝不以臣卑鄙/坐以待....旦
3
C. 至于斟酌损益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D. 不求闻达于诸侯/遂宿于....祠内
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 12.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诸葛亮出师的目的是“ ”(选用甲文中四个四字词语填空),岳飞书写《出师表》的目的是“ ”
13. 岳飞夜读《出师表》,“不觉泪下如雨”?请结合【甲】文诸葛亮的形象和你对岳飞的了解,分析岳飞“泪下如雨”的原因。(3分)
(三)高贵的生命不卑微(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干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
4
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
14.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2分) 15.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
(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5
16.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其目的是什么?父亲的用意有何变化?(3分) 17.纵观全文,为什么说“高贵的生命不卑微”?(3分)
18.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和儿子。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3分)
(四)小议文化(子默)
①世人常谈文化,但要给“文化”下个定义,估计最博学的学者也难以受命。古往今来,界定文化者不在少数,能让人接受者却为鲜见。两人见面,一人恭维,“您真有文化”。这里的文化指的是学问,学识渊博,属狭义之见。宽泛之文化,就在于一国一民族长期形成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心理等的总称,但这也只属大多数较能接受的意义。
②世界上这么多国家,又生活着数量繁多的民族。要说文化都一统,无异于痴人说梦。
③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人类文化的不同,究其根源,就在于自然环境之不同,尤其是气候、物产相异,从而影响生活方式,进而产生种种不同,最终文化精神也有所差异。
④所以,西方文化有西方文化的特质,东方文化有东方文化的特点。 ⑤举个例子,我们中国不少人蔑视狗,因而“狗”也成了泄愤的词汇,“走狗”“狗腿子”“狗东西”“赖皮狗”“狗急跳墙”等词语往往脱口而出。而西方人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对狗的赞誉也屡见不鲜,并把人比作狗。比如a clever dog(聪明的孩子)、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等。 ⑥这种差异也不仅限于东西方。不同的西方思维方式和沟通方法也有很大差异。在论坛上看到有人对比:在美国人眼里,德国人悲观消极,顽固,很难让他满意;而在德国人眼里,美国人虚伪、天真和浅薄。美国人社交崇尚的是支持,德国人则是理性批判。美国人口头上的支持并不代表在实践中不考虑不可行性,只是习惯表达支持而已;而德国人的重实际泼冷水也不代表他对这个项目不看好或不支持,恰好相反,正因为他们重视才会表达深刻的意见!
⑦正因为多样和差异,世界才显现出五彩缤纷。正因为多样和差异,文化之间的沟通也有了障碍。
⑧而现实社会,由于军事、政治、经济实力的差异,导致了一种不好的倾向,
6
政治强国向弱国文化渗透,想以一己之文化遮蔽另一国之文化。而有些国家为了保护自我文化,不惜封闭自己,结果却丧失了生命力。
⑨前者有英国,在资本主义扩张期,大不列颠号称日不落帝国,把英语在全世界内传播,至今英语学习还是全球之热。后者以中国为例,清王朝末期,闭关锁国的,不仅阻断了经济交流,曾经引以为傲的中国文化也在西方炮火攻击中失去了自信。
⑩两者都是极端的例子。文化并无高低之分,差异也并非无沟通之法。对待文化,正确的态度是持一种兼容并包的精神,需要共同学习和包容,而不是封闭和诋毁。 19.
本
文
的
中
心
论
点
是
(2分)
20.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是什么?(2分)
21.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2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您真有文化”,这里的“文化”指的是“学问”,属于文化的“广义”之见。 B. 不仅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有差异,西方不同国家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方法也有很大差异。
C. 英国在对外侵略扩张中把英语传播到了全世界,中国清王朝的闭关锁国阻断了文化的交流而失去民族的自信。
D. 文化并无高低之分,但正因为文化的多样和差异,文化之间的沟通也有了障碍。
(五)坐,你未必会
许多人日常办公只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他们工作时要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坐。殊不知,身体的隐患也由此而生。如何坐,大有学问。 中国自古有“坐如钟”的说法,有些人认为人体只有维持在腰背挺直、脊柱坚挺的状态下才对腰椎和颈椎最为有利,这是不科学的。在办公桌前的正确坐姿应该是:坐时尽量拉近座椅与办公桌的距离,从臀部到腰部至后背全部紧贴座椅靠背,必要时可在腰部和座椅靠背间放一靠垫;头颈部保持中立位,同时调整座椅高度,使双臂自然下垂时桌面刚好处于肘关节处;保持膝关节稍高于髋关节的
7
姿势,使双脚能充分接触地面,必要时可在办公桌下放一脚垫。
在此姿势下,人体腰背部得到了座椅靠背充分的支撑,人体脊柱系统及其相关肌群也获得了充分的放松,自然会感到舒适安逸,不易疲劳,脊柱及椎间盘更不易发生蜕变;头颈部处于自然中立位,不过分前屈和后伸,使颈椎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弧度,颈项部肌肉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同时双肘关节与桌面处于平行位置,使腕关节得到了充分的放松;膝关节稍高于髋关节则有利于腰椎保持正常生理前屈位。这样,各种关节疾病自然就少多了。
好的坐姿还有赖于科学的座椅,合适的座椅可以减缓久坐的危害。椅子的高度要合适。过低则人的膝盖就会拱起,产生不适感;过高则身体压力会集中至大腿,令大腿受压,严重的会导致小腿肿胀。椅子的座面要合适。过窄则身体两侧的肌肉会受到挤压,会感到疲劳;过软的椅子易令人曲起身子,全身肌肉和骨骼受力不均,导致腰酸背痛。工作椅子的靠背也要有讲究。只要不影响使用者的活动,靠背的高度低可至使用者的第一、第二腰椎,高可到使用者的肩胛骨、颈部。靠背的倾斜角度约为110°,而且倾斜角度应该是逐渐向后增加的,它对人体的支撑点也同时逐渐向上转移。
即使这样,也不宜久坐。久坐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多种危害,可能导致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即使每天锻炼30~45分钟,其余时间还是坐着,仍属于久坐,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那些不经常锻炼的人则健康受损的几率更大。所以要保持身体健康,办公室人员必须经常起身运动。
有事要与同事交流时,你最好直接走到同事身边亲口告诉他,而不是坐在那里给他打电话或者发电子邮件;经常起身喝茶休息一下,以增加起身活动的次数;工作间隙应该经常随着呼吸做提肩动作,每隔5~10分钟抬头后休息片刻;坐久后离开凳子活动一下或躺着休息一下也是必要的。正常情况下,每坐45分钟左右,应该起身活动一下。其实,除写字或者打字、点鼠标需要坐着之外,办公室的一些工作还可以站着完成。 (注:基于命题需要根据《坐,你未必会》改写。) 23.下列对本文“坐的学问”的概括最全面的一项是( )(2分) A.调整好坐姿可以让肢体处于放松状态,减少所承受的压力。 B.既然必须长期坐在椅子上办公,就要坐在适合于自己的椅子上。 C.用正确的坐姿坐在合适的座椅上,但不宜久坐。
8
D.座椅的高低影响其舒适程度,正确的坐姿可以减缓久坐带来的不适。 2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人坐在椅子上,在腰部和座椅靠背间放一靠垫,可以维持腰背挺直、脊柱坚挺的状态,对腰椎和颈椎最为有利。
B.人坐在椅子上,双臂自然下垂时桌面刚好处于肘关节处,这样的桌椅高度比例才是适合于自己的。
C.坐时保持膝关节稍高于髋关节的姿势,有利于腰椎保持正常生理前驱位,可以降低患腰椎病的几率。
D.坐时头颈不能过分前驱和后伸,让颈椎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弧度,这样颈项部肌肉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25.下列做法符合本文所讲述的道理的一项是( )(2分)
A.中学生的学习时间紧张,为了提高效率,艳艳常利用课间十分钟坐在教室里写作业。
B.为了孩子有良好的坐姿,周爸爸特地给孩子买了一把能调节高度和靠背倾斜度的座椅。
C.文文常常用爷爷书房里高大的桌椅写作业,两只小脚能悬空摆动,她觉得很有趣。
D.芳芳在电脑前每工作2小时后就到茶水间泡杯茶或冲杯咖啡,以缓解久坐带来的不适。
三、作文写作(50分)
26.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 文题一:承诺
文题二:茶能醉我不需酒,书能香我何需花。冰心曾说过:“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最大的快乐!”闻着书香,一路成长,被感动、被鼓舞,有欢笑、有哭泣„„
请以《一路书香一路 》(歌、笑、痛、阳光、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9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考试
语 文 参 考 答 案(20151212)
1.C 2.C 3.B【点拨】“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在句中只能修饰动词,而不能做定语修饰名词,所以“津津有味”不能和“话题”搭配,如果换成“津津乐道”就恰当了。 4.C
5.(1)陟罚臧否 (2)只恐双溪舴艋舟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侠肝义胆、粗中有细(意近即可)(2)③①④② 7.(1)调查显示,某市中小学生人情消费支出过大。(2)、(3)略。
8.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9.C 10. D
11.(1)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2)这一晚,我竟然再也睡不着,一直坐着到了天亮。
12.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稍舒胸中抑郁 13.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样精忠报国的岳飞心生共鸣,为此感动落泪。(意思对即可。) 14.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卑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与结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15.(1)第①处“笑了”:女主演拉佛西被男孩的热情和纯真感染,感到高兴,决定满足男孩的愿望,为他签名。第②处“笑了”:男孩为实现了自己的“计谋”而感到高兴。(2)太阳就是信心和希望。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的事
10
实,使得男孩从自备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增强了自信,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16.通过卖衣服,培养儿子的自信心,使他能走出自备并明白每个人都是高贵的,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第一次用亲情打动儿子去“试一试”,勇敢地走出第一步(走出自我);第二次鼓励儿子思考探索,想办法提高衣服的价值,进一步增强儿子的自信心(挑战自我);第三次进一步激发儿子的潜能,提高儿子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超越自我)。
17.生命不因种族、肤色、而有贵贱之分,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是高贵的,不要妄自菲薄(自卑);只要不丧失希望,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积极探索,不断奋斗,就能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超越自我,终而获得成功,实现理想。 18.(1)儿子:通过三次卖衣服,走出了自卑,增强了自信,对自我、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正是文章着力要表现的主题。从开篇和结尾看,文章都是围绕儿子来展开的。对儿子的描写所用笔墨较多。(2)父亲:父亲是儿子的精神导师,儿子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精神引领,正因为父亲的精心引导,才使得儿子克服了自卑心理。没有这样的父亲,就不会有充满自信的儿子,更不会有后来名满世界的儿子,儿子的成功实际正是父亲的成功。父亲的身影贯穿在三次卖衣服的全过程。对父亲的描写所用笔墨也较多。(3)父亲和儿子:在主题的表现上都是为了体现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父亲是精神引领,儿子是实践验证,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情节的展开上,父子两人共同推动情节发展。在所用笔墨上,基本均等。19.对待文化,正确的态度是持一种兼容并包的精神,需要共同学习和包容,而不是封闭和诋毁。
20.自然环境之不同,尤其是气候、物产相异,从而影响生活方式,进而产生种种不同,最终文化精神也有所差异。
21.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有力地论证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2.A 23.C 24.A 25.B 26. 略。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