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与机床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书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日 期:
.
.
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名称 数控机床结构剖析实验 数控车床编程实验 数控车床操作及加工实验 数控铣床编程实验 数控铣床操作及加工实验
成绩 总评成绩 .
.
实验一 数控机床结构剖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数控机床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了解数控机床的各种功能部件及其作用; 3、了解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常用控制器; 4、了解数控机床的各种位置检测元件及其作用。 二、实验容及步骤
1、了解数控机床的三大组成部分:机械工作台、电气控制系统、控制软件; 2、了解数控工作台的组成及各种功能部件,各坐标轴及其方向、直线导轨、直线轴承、丝杠等;
3、了解PLC、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系统、变频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等的作用; 4、了解数控机床位置检测元件的两大部分:接触式行程开关和非接触式行程开关;
5、数控机床远动控制演示:轴选择、点动控制、自动控制,正反转及回参考点等动作。 三、实验用仪器 1、数控车床1台 2、数控铣床1台 四、实验前的准备 预习实验指导书。 五、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
.
1、本实验为认识实验,主要由老师向学生现场讲解和演示教学; 2、注意安全。 六、实验报告
1、比较数控车床与数控铣床的异同点。
2、说明交流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的应用特点及区别。
.
.
3、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包括哪些主要部分?与普通机床相比,它有那些特点?
.
.
.
.
实验二 数控车床编程实验
一. 实训目的
1.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上各个按键的功用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子程序M98、M99、C、R倒角在程序编制中的应用。 3.掌握G02、G03指令与G01、G00指令的应用和编程方法; 4.掌握程序输入及修改方法。
5.熟练掌握程序输入的正确性及检验; 二. 实训设备
1.CK6230数控车床 1台 三. 实训容
1.如图2所示成型面零件,已知毛坯尺寸为Φ40×80,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图形模拟加工。
图1
2.数控加工程序卡
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所使用的数控车床的编程指令说明,编写加工程序,填写程序卡,见下表:
车削加工程序卡 序号 程序容 程序说明 N010 N020 N030 N040 N050 N060 N070 N080 N090 N100 N110 .
.
N120 N130 N140 N150 N160 N170 四. 实训步骤 1.开机
2.编写图2—1加工程序 3.程序输入
4.检验程序及各字符的正确性 5.模拟自动加工运行
6.观察机床的程序运行情况及刀具的运行轨迹。 7.回参考点 五.注意事项 1.编程注意事项
①编程时,注意Z方向的数值正负号。
②认真计算圆弧连接点和各基点的坐标值,确保走刀正确。 2.其他注意事项
①安全第一,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有步骤的进行。
②首次模拟可按控制面板上的“机床锁住”按钮,将机床锁住,看其图形模拟走刀轨迹是否正确,再关闭“机床锁住”进行刀具实际轨迹模拟。
六.实训思考题
1.使用G02/G03指令时,如何判断顺时针/逆时针方向?
2.试用R和I、K指令分别编写程序。
3.说明模态态和非模态之区别。
.
.
实验三 数控车床操作及加工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常用指令及编程技巧;
2、通过对零件的加工,了解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 3、了解典型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备置卧式数控车床一台; 2、铝一根,(长100cm,直径28mm); 3、外圆车刀、公制螺纹刀、切槽刀各一把。 三、实验容及步骤
图2
1、工艺分析 (1)技术要求 (2)加工工艺的确定
1)装夹定位的确定:三爪卡盘加紧定位,工件前端面距卡爪端面100mm;
.
.
2)刀具起刀点及工艺路线的确定:起刀点确定原则是拆卸工件方便、不发生碰撞,空行程不长。
3)加工刀具的确定:外圆车刀、60度螺纹车刀、4mm切断刀。 4)切削用量:主轴转速500r/min,进给速度0.03mm/r。 2、数学计算
假设程序原点,建立工件坐标系,计算各节点坐标值。 3、编写程序 4、输入零件程序
5、进行程序校验及加工轨迹仿真,修改程序。 6、进行对刀操作 7、自动加工 四、实验报告
1、为什么每次启动系统后要进行“回参考点”操作? 答:
2、试述操作面板上主要按键的功能?
.
.
答:
3、简述零件加工过程的操作步骤 答:
.
.
4、编写图2零件的粗、精加工程序。
实验四 数控铣床编程实验
毛坯为70㎜×70㎜×18㎜板材,六面已粗加工过,要求数控铣出如图3所示的槽,工件材料为45钢。
.
.
图3
1.根据图样要求、毛坯及前道工序加工情况,确定工艺方案及加工路线 1)以已加工过的底面为定位基准,用通用机用平口虎钳夹紧工件前后两侧面,虎钳固定于铣床工作台上。 2)工步顺序
① 铣刀先走两个圆轨迹,再用左刀具半径补偿加工50㎜×50㎜四角倒圆的正方形。
② 每次切深为2㎜,分二次加工完。 2.选择机床设备
根据零件图样要求,选用经济型数控铣床即可达到要求。 3.选择刀具
现采用φ10㎜的平底立铣刀,定义为T01,并把该刀具的直径输入刀具参数表中。 4.确定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性能、相关的手册并结合实际经验确定,详见加工程序。
.
.
5.确定工件坐标系和对刀点
在XOY平面确定以工件中心为工件原点,Z方向以工件上表面为工件原点,建立工件坐标系,如图3所示。
采用手动对刀方法(操作与前面介绍的数控铣床对刀方法相同)把点O作为对刀点。 6.编写程序
考虑到加工图示的槽,深为4㎜,每次切深为2㎜,分二次加工完。为编程方便,同时减少指令条数,可采用子程序。 编写该工件的加工程序:
.
.
实验五 数控铣削操作与加工实验
毛坯为120㎜×60㎜×10㎜板材,5㎜深的外轮廓已粗加工过,周边留2㎜余量,要求加工出如图4所示的外轮廓及φ20㎜的孔。工件材料为铝。
.
.
图4平面轮廓工件
1.根据图样要求、毛坯及前道工序加工情况,确定工艺方案及加工路线 1)以底面为定位基准,两侧用压板压紧,固定于铣床工作台上。 2)工步顺序 ① 钻孔φ20㎜。
② 按O’ABCDEFG线路铣削轮廓。 2.选择机床设备
根据零件图样要求,选用经济型数控铣床即可达到要求。 3.选择刀具
现采用φ20㎜的钻头,定义为T02,φ5㎜的平底立铣刀,定义为T01,并把该刀具的直径输入刀具参数表中。由于普通数控钻铣床没有自动换刀功能,按照零件加工要求,只能手动换刀。 4.确定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该机床性能、相关的手册并结合实际经验确定,详见加工程序。
5.确定工件坐标系和对刀点
.
.
在XOY平面确定以o点为工件原点,Z方向以工件下表面为工件原点,建立工件坐标系,如图4所示。采用手动对刀方法把o点作为对刀点。 6.编写程序: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