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物学学科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方案适用学科、专业:
一级学科:作物学(0901)
二级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作物生物技术(090120) 持续发展与推广学(090121) 饲料作物栽培与利用(090122)
0901
一、培养目标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研究生教育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 原则,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 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1.思想品德要求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 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
要求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作物学领域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专业的历史、现状 和发展趋势;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能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不断创新和探索;能熟练运用计 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独立从事和组织本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能力;至少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 术交流的能力。
3.身体素质要求
身体健康,符合本专业对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3-4 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 一般不超过 6 年,硕博连读生及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合计时间一般为 5-6 年。由于特 殊原因,经导师和培养专业同意,研究生部审核,报校长批准,可允许研究生提前或延期毕 业。
三、研究方向
本培养方案按作物学一级学科设置。作物学一级学科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 传育种 2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作物生物技术、持续发展与推广学、饲料作物栽培与利用 3 个 自设二级博士点,方案将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和课程一并列出,方案中除规定的各学科专 业博士研究生必修的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外,对所列的专业选修课,各学科专业的博士研究
1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可根据其研究方向加以选择。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超高产理论和技术、作物生长发育机理及调控、作物产量品质形成机理及其应用、 作物精准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环境与营养生理、用地养地相结合理论与技术。
2.作物遗传育种
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作物改良上的应用、作物数量 遗传、作物分子细胞遗传学。
3.作物生物技术
作物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作物人工染色体及基因组学、植物重要性状基因的 开发和利用、植物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水稻基因组学。
4.持续发展与推广学
区域高效持续农业、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 5. 饲料作物栽培与利用
饲料作物资源的开发、饲料作物生理生态、饲料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及其利用。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博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达到 15 学分。课程分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 课。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不要求必修第二外国语。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除必修该语种 外,还应必修英语。
(一)学位课 1.学位公共课 (1)外国语
(2)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2.学位专业课(2-6 为方向学位课,各研究方向选一) (1)现代农业技术 (2)作物超高产与品质改良 (3)作物育种专题
(4)耕作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5)作物生物技术专题 (6)饲料作物专题 (二)选修课
根据博士生学习的外语语种及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以下课程或其它学科相关课
程中选修若干门课程。
(1)第二外国语 (2)作物学专题 (3)作物生理学专题 (4)农村区域发展专题 (5)作物分子细胞遗传学
2 3 学分 3 学分
3 学分 3 学分 3 学分 3 学分 3 学分 3 学分
2 学分 2 学分 2 学分 2 学分 2 学分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6)作物基因工程原理和方法 (7)植物重要性状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8)耕地用养理论与技术 (9)饲料作物加工与应用 (三)补修课
2 学分 2 学分 2 学分 2 学分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含作物生态 学、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高级植物生理,考试及格,记成绩,但不计算学分。
五、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导师为主,指导小组为辅,小组成员可以是聘请校外相关领域的知 名教授或专家。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2.加强联合培养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立足校内,同时加强与有关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联合,以此提高本学科 博士生培养质量。
3.课程学习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以自学为主,按时修完所规定的必修课,并取得学分。 4.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并在所在学院做学术报告至少三次(包括开题 报告)。
5.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 践。教学实践一般从第二学期开始,主要承担硕士、本科生试验、实习或指导论文等,或辅 助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生产和社会实践可利用寒暑假时间,以及结合论文工作,参加社会 调查、技术咨询服务等。博士生应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 教学表》。实践环节的总工作量不少于 10 标准学时。
6.文体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艺术修养。
六、考核方法
1.课程考核
博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专业课采 用笔试、口试、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着重考察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应用 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2.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要全面阅读文献,并做出文献综述,根据综述内容提出学位论文题目 和选题报告。开题报告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 5 人以上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对 研究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未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
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
3
3.中期考核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生入学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 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和身体状况等。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博士 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4.综合水平考核
博士生在申请论文答辩之前,需进行博士研究生综合水平考试,以全面考核其基础理论 及专业知识。学科点组成水平考试小组,对博士生进行考核。考试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 答辩,不合格者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仍未通过者,不能申请博士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 料,在第二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选 题要面向生产、面向社会。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省部级基金项目、高科技开发研究 项目接轨。论文应接触学科前沿,其基本观点、预期研究结论或成果,应在学术上和对国家 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论文题目确定后,由学科组织有关专家审议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 上,拟订和修订论文研究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提交阶段性报告。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须坚持试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 博士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试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论文还应反映作者查阅的大量的国 内外文献资料及掌握的本领域科学动态,并能对本课题范围内的重要文献有全面的评述。
2.博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
一般不少于两年(即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两年)。 3.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
博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按研究学术论文要求撰写,否则,不接受答辩。撰写格式一般包 括;中文封面,英文封面,目录,中文摘要,前言,材料和方法或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 (中、英文对照表格和图的说明),结论和讨论,参考文献,附录,索引,英文摘要,致谢 等,详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格式》。
4.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在该领域有突出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如创建新理论、概念,建 立新方法、新技术等。对理论和应用的创造性成果应做出详细阐述。
5.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1 篇被 SCI(或 CSSCI)、EI、
ISTP 收录的学术论文,或在学校认定的权威期刊上发表 2 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直接相关的学术 论文;以提前攻博或硕博连读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至少在学校认定的权威期刊级别以上
4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表 2 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 1 篇被 SCI(或 CSSCI)、EI、ISTP 收录。有关规定详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有关规定》。
6.学位论文提交的时间
博士研究生一般在正式答辩 30 天之前,必须向本学科的学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部提交 正式论文。
八、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 学生在按规定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的全部工作后,需向所在学科的学位委员会和校研究 生部提出答辩申请,经批准后,由学位分委员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组 成人员必须有 2 名以上外单位专家。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答辩合 格者经学位分委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博士学位。
九、思想政治工作
要加强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研究生除了学好必修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及邓小平理论外,还必须参加学校规定的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自 觉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学科应加强对研究生的形势、任务、方针政策及精神文明教育,鼓励
研究生参加社会生产实践。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
附:本学科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作物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植物生理学通讯 作物杂志 中国水稻科学 玉米科学 大豆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华北农学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中国种业 核农学报
种子 杂交水稻 遗传学报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通报 应用生态学报 土壤肥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各农业大学学报 Crop Protection Science Crop Science Plant and Soil 日作志。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