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葡萄酒

来源:化拓教育网


1. 我国葡萄酒发展历程

葡萄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6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开始种植葡萄。《周礼》记载,葡萄是一种珍贵水果;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西域的葡萄在中原种植,并开始葡萄酒酿造,比法国早了七八百年。

葡萄酒出现之初,成为黄亲戚、达官贵人享用的珍品。汉朝陕西扶封有一个叫孟佗的富人,用不到20kg的葡萄酒,向汉灵帝的宠臣宦官张让行贿,当即被任命为凉周刺史。苏东坡曾感慨道:“将军百战竞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由此足见当时葡萄酒的贵重和魅力。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葡萄酒酿造做最辉煌的时期,酿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风味色泽更佳。葡萄酒从宫廷走向民间,在街头酒肆盛行。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翰等都有吟咏葡萄酒的传世诗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葡萄酒,金笸箩,吴姬十五细马驼”(李白,对酒)。说明了葡萄酒的珍贵,象金笸箩一样可以作为少女出嫁的陪嫁。

元代曾经一度禁酒,但唯独不禁葡萄酒,宫廷内专门设有葡萄酒室。规定继嗣太庙必须用葡萄酒。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中国游记》中写道:“太原有许多葡萄园,酿造着许多葡萄酒,贩运到全省各地”。这说明太原人把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当作了一门产业。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以及葡萄酒的药用价值。“葡萄酒,驻颜色,耐寒”,葡萄酒养颜悦色功能在明朝就为世人所知。

尽管中国的葡萄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朝时也一度兴盛,然而由于中国工业化进展的缓慢,葡萄酒业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日见衰落。

张骞出使西域2000多年后,张弼士成为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生产的先驱。1张弼士与葡萄酒的不解之缘:1871年,已经在南洋暂露头角的张弼士接受一位荷兰友人的邀请参加在法国领事馆的一个酒会。法国领事以法国上流社会的礼仪接待宾客,席间自然少不了法国著名葡萄酒,张弼士品其味,果然香习习、味绵绵,让人不忍释杯。根据法国领事介绍,中国北方天津、烟台等地漫山遍野生长着野生葡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曾随着英、法联军来到烟台。因为没有葡萄酒相伴,联军士兵时常感到枯燥乏味,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山上有大片野生葡萄,士兵用随身携带的小型榨汁机榨汁酿造,酿造的葡萄酒别具特色,给士兵们留下难忘的记忆。有法国士兵打算战后留下来,创立葡萄酒公司,后来因为战事迅速平息而搁置下来。爱国人士张弼士心中暗下决心,要在中国建立葡萄酒公司。

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山东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随后引领建立了其它几家葡萄酒厂,我国葡萄酒业终于取得长足发展。

张弼士生于1841年,广东大埔县人,18岁只身远赴南洋谋生。他从雅加达一家米店勤杂工干起,经过艰苦打拼,先后在印尼、苏门答腊、爪哇创办垦殖公司,在槟城、雅加达、亚齐开办远洋轮船公司,在新加坡、雅加达、香港和广州开设药行,从白手起家到产业无数,号称“南洋首富”。

另一方面,张弼士还展现了非同寻常的政治智慧,先后被清廷委任为驻槟城总领事、新加坡总领事、粤汉铁路总办、考察外埠商务大臣、闽粤农工路大臣等职。有一个著名典故是张弼士在1904年(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献上三十万白银作为见面礼,终争取到“商办铁路、抵制洋货、以商战取胜”等“实业兴邦”等12条建议获得付诸实施。

谈起中国近代商业文化,人们常说:“南有胡雪岩、北有张弼士。”胡雪岩以办胡庆余堂而闻名,张弼士以创张裕公司而传世,两人都留下一个令人尊敬的百年老店。所不同者,就官位来讲,胡雪岩仅为二品大员,张弼士却是一品顶戴;就财力而言,张弼士资产达8000万两白银,而当时的大清国库年入也只有8000万两,可谓“富可敌国”。

张弼士与葡萄酒的不解之缘,始于在1871年的一天。当日,张弼士在雅加达应邀出席法国领事馆的一个酒会,酒至微醺之时,一位法国领事向张弼士讲起了一个小故事:咸丰年间,他曾随英法联军到过烟台,发现那里漫山遍野长着野生葡萄。驻营期间,士兵们采摘后用随身携带的小型制酒机榨汁、酿制,造好的葡萄酒口味竟相当不错,当时苦于征战的法国士兵们甚至还想过战后留在烟台,开办葡萄酿酒公司,但后来战事迅速平息他们就回国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20年之后的1891年,张弼士趁赴烟台考察铁路之机,顺便考察了当地的葡萄种植和土壤水文,认定烟台确是风水宝地。次年他就拿出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开辟葡萄园1200亩,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葡萄酒公司。

张弼士在海外创办的大小二十几家企业,名号皆有一个“裕”字,比如:裕和、裕兴、裕昌、裕益……惟独找不出第二个“张”字。由此可看到张弼士对“张裕”的厚爱,他将烟台的“张裕”视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而“张裕”也的确不负重望成为中国葡萄酒业惟一的百年传奇屹立至今。

1916年9月12日,张弼士在赴南洋筹办中美银行事务期间,因积劳成疾突发心绞痛,病逝于雅加达荷兰皇家医院,享年76岁。张弼士的灵柩由雅加达辗转送回故里途中,一路上南洋英荷政府下半旗致哀。在他的故乡广东大埔县西河镇车轮坪村举行的治丧期间,孙中山特派代表敬献花圈并送挽联:“美酒荣获金奖,香飘万国;怪杰赢得人心,流芳万

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