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绑扎工程作业指导书
一、作业条件
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产品合格和现场取样复试报告。 2.钢筋绑扎前,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柱、墙外皮尺寸线。
4.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浮锈、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5.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混凝土施工缝处要剔凿到露石子并清理干净。 6.扎丝:可采用20~22#铁丝或镀锌铁丝。
7.垫块:砂浆垫块内预埋20~22﹟铁丝,塑料卡应符合保护层厚度要求。 二、工艺流程
1.柱钢筋绑扎: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2.剪力墙钢筋绑扎:立2~4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
3.梁钢筋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间距绑扎箍筋→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间距绑扎箍筋。
4.板钢筋绑扎: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5.楼梯钢筋绑扎:划位置线→绑梯梁主筋→绑平台下皮筋→绑踏步筋→绑平台上皮筋。 三、施工要点 1.柱钢筋绑扎
(1)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插筋上,然后先立四角主筋,与插筋帮牢后。绑扎其余主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
(2)柱竖向筋连接时,接头应错开,绑扎连接时下接头的上口与上接头的下口应距离500mm。第一步的接头应距楼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净高1/6,且不在箍
筋加密区内。
(3)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将箍筋由上向下依次对准间距线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处,沿柱子高度方向交错布置。
(5)柱上下两端箍筋应按照设计、规范及图集加密。
(6)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
(7)上层柱楼面插筋应套一个箍筋固定。柱筋绑扎在立模前进行。 2.剪力墙钢筋绑扎
(1)立2~4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插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
(2)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3)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模板上口加角铁将伸出的竖向钢筋点焊加以固定。
(4)接头应错开,绑扎连接时下接头的上口与上接头的下口应距离500mm。第一步的接头应距楼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净高1/6,且不在箍筋加密区内。 3.梁钢筋绑扎
(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支座,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支座节点锚固。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也应锚固。
(4)箍筋弯钩,在梁长度方向不应在同一直线上,交错布置。 (5)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安装。
(6)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4.楼板钢筋绑扎
(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2)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下排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4)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5)在钢筋的下面垫好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 5.楼梯钢筋绑扎
(1)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2)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筋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3)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四、施工注意点
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钢筋间距较小时宜采用震动片振捣。浇筑混凝土后立即修整插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
2.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3个绑扣,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顺扣。层高超过4m时,搭架子进行绑扎。各种钢筋连接接头不能混用。 3.竖向及水平钢筋接头应错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