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①》阶段性测试题一
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完《在酒楼上》至《李有才板话》全部课文之后测试。 ②本测试题共300分。第四、五题为主观性测试题,判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分析独到,观点创新。
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鲁迅作品___《在酒楼上》___。 2、《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一件“无聊的事”是为他三岁的弟弟_迁坟_____。 3、《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二件“无聊的事”是送剪绒花给___阿顺___。 4、《铸剑》选自鲁迅的历史小说集__故事新编____。 5、《铸剑》中的两个复仇人是___晏之敖和眉间尺___。 6、《伤逝》的女主人公是__子君____。 7、废名原名叫__冯文炳____。
8、1929年,废名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__《竹林的故事》____。 9、《子夜》中吴老太爷的“护身法宝”是__《太上感应篇》____。 10、钱良材是茅盾的__《霜叶红于二月花》____中主要人物之一。
11、_《边城》_____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
12、《边城》中,大佬与二佬的父亲是__顺顺____。
13、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创作可分为“现实”和“怀旧”两种情况,《萧萧》和《丈夫》可视为__现实____题材。
14、老舍的小说_《正红旗下》_____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15、“她不但自己爱赊,而且颇看不起不敢赊,不喜欢赊的亲友。虽然没有明说,她大概可是这么想:不赊东西,白作旗人!”这个“她”是《正红旗下》中__大姐的婆婆____。 16、萧红的《呼兰河传》是描写童年生活的__回忆体____小说。 17、萧红不仅创作了《呼兰河传》,还有代表作中篇__《生死场》____。
18、《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__小猪____,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19、小团圆媳妇是萧红小说__《呼兰河传》____中的人物。 20、《倾城之恋》是一个__上海与香港____之间的双城故事。 21、《倾城之恋》中男女主人公相识的介绍人是__徐太太____。 22、《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是出身破落大族的闺秀__白流苏____。 23、《倾城之恋》中的男主人公是阔绰的华侨子弟_范柳原_____。 24、《金锁记》的主人公是___曹七巧___。 25、《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女儿叫___长安___。
26、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金锁记》是一个关于__禁锢____的故事,而《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
27、烟鹂和振保是张爱玲小说__《红玫瑰与白玫瑰》____中的两个人物。 28、阎家山有个李有才,外号叫“__气不死____”。
29、李有才编的歌,在阎家山一带叫“圪溜嘴”,官话叫_快板_____。
30、《李有才板话》中,老槐树底的人只有两辈,一个“__老____”字辈,一个“小”字辈。
二、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22、《边城》中,大老向翠翠家求婚走的是_C___。 A.马路 B.山路 C.车路 D.水路
23、“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这“另一件事”是指_D___。
A.大老夜里唱歌求爱 B.大老托媒人求婚 C.二老夜里唱歌求爱 D.因得到二老帮助,使翠翠情窦初开
24、《边城》中翠翠与二老第一次相识是在_A___。
A.翠翠13岁时的端午节 B.渡船上 C.二老家吊楼 D.翠翠家 25、老舍被人称为_B___小说的鼻祖。 A.京味 B.京派 C.海派 D.北京市民诗人
26、祥子为攒够买第一辆洋车的钱,用了整整__C__年的时间。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29、都属于老舍创作的小说的一项是____。
A.《老张的哲学》、《猫城记》、《结婚》、《断魂栓》 B.《二马》、《猫城记》、《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
C.《赵子日》、《骆驼祥子》、《断魂枪》、《茶馆》 D.《正红旗下》、《龙须沟》、《月牙儿》、《四世同堂》
30、《骆驼祥子》中祥子从营盘逃出,牵回三只骆驼,卖了__C__元。 A.100元 B.300元 C.35元 D.50元 38、都属于萧红作品的一组是__A__。
A.《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 B.《呼兰河传》《生死场》《初吻》《后花园》
C.《呼兰河传》《生死场》《混沌》《后花园》 D.《呼兰河传》《生死场》《早春》《小城三月》
39、《倾城之恋》成书于__C__。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40、都属于张爱玲的作品的一项是__A__。
A.《金锁记》、《红玫瑰白玫瑰》、《倾城之恋》 B.《金锁记》、《倾城之恋》、《蛾》
C.《金锁记》、《红玫瑰白玫瑰》、《结婚十年》 D.《金锁记》、《倾城之恋》、《歧途佳人》
41、流苏沉思了半晌,不由的恼了起来道:“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就完了!还得绕着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这段话是表明 __B__。
A.流苏不愿与柳原结婚。 B.柳原不想与流苏结婚,只把她当作情人。 C.柳原本想与流苏结婚,但做不了主。 D.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谁也不想结婚。 42、“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流苏怅惘的原因是 __A__。
A.她与柳原的婚姻是一个苍凉的故事。 B.她与柳原的婚礼太草率。 C.流苏的娘家人不高兴。 D.流苏不愿嫁给柳原。
43、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收入在她的小说集_C___。
A.《都市传奇》 B.《爱情传奇》 C.《传奇》 D.《女性传奇》
44、“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说这番话的人是《倾城之恋》中的 __B__。
A.流苏 B.柳原 C.徐太太 D.作者议论
45、“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说这番话的人是《倾城之恋》中的__B__。
A.柳原 B.流苏 C.徐太太 D.萨黑荑妮
46、张爱玲作品中,主题挖掘及艺术创造最深刻最丰富的一部是__B__。
A.《倾城之恋》 B.《金锁记》 C.《红玫瑰白玫瑰》 D.《沉香屑:第一香炉》 三、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2、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对祥子其“人”、其“车”的描写,比较正确的理解是ABCD____。
A.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注入作者自己的“陶醉”之情。 B.语言充满了诗意。 C.对祥子其“人”的描写,可以说是青春、健康的赞歌。 D.对祥子其“车”的描写,可以说是劳动的赞歌。
17、属于萧红的作品是__ABD__。
A.《呼兰河传》 B.《生死场》 C.《初吻》 D.《小城三月》 18、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_ABCD___。
A.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D.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儿童的不同视角。
19、“张爱玲热”有过两次,分别是_B\\D___。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0、收入到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作品有__ABCD__。
A.《金锁记》 B.《倾城之恋》 C.《沉香屑:第一香炉》 D.《花凋》
21、“本来,一个女人上了男人的当,就该死;女人给当给男人上,那更是淫妇;如果一个女人想给当给男人上而失败了,反而上了人家的当,那是双料的淫恶,杀了她也还恶了刀。”关于这句话,比较合理的说法有 _AC___。
A.本句是《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从香港回到上海家里时,作者的一段议论。 B.本句是《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从上海来到香港浅水湾时,作者的一段议论。 C.议论精辟,反映了社会对女人的偏见,女人命运的悲惨。 D.批评女主人公白流苏太傻。
四、语段分析鉴赏(共12题,每题8分,共96分。)
要求:结合文本抓住知识点作答。文字通顺,逻辑清楚、有创新观点。 指出说这段话的人物,简析这段话的含义。
7、“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沈从文《边城》
对这小说的结尾,谈谈你的感受。
8、“坐在那里,他不忙了。眼前的一切都是熟习的,可爱的,就是坐着死去,他仿佛也很乐意。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韮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 !” 站起来,他觉出他又像个人了。太阳还在西边的最低处,河水被晚霞照得有些微红,他痛快得要喊叫出来。摸了摸脸上那块平滑的疤,摸了摸袋中的钱,又看了一眼角楼上的阳光,他硬把病忘了,把一切都忘了,好似有点什么心愿,他决定走进城去。” ———老舍《骆驼祥子》 鉴赏以上两语段。
9、“从浅水湾饭店过去一截子路,空中飞跨着一座桥梁,桥那边是山,桥这边是一堵灰砖砌成的墙壁, 拦住了这边的山。柳原靠在墙上,流苏也就靠在墙上,一眼看上去,那堵墙极高极高,望不见。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她的脸,托在墙上,反衬着,也变了样——红嘴唇,水眼睛,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一张脸。柳原看着她道:‘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张爱玲《倾城之恋》
分析本语段的含义,尤其谈谈 你如何理解“墙”的象征意义。
10、“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沈从文《边城》
五、论述题(共7题,第1题20分,2-7题每题15分,共110分。) (注:每题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要求:论述正确深入,举例恰当合理,文字流畅,逻辑清楚。
3、《边城》中,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感悟和情感反应? 5、结合教材中《骆驼祥子》第一章,谈谈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
6、《倾城之恋》写的是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恋故事。是香港沦陷这一偶然因素改变了两人关系。请你谈谈小说为何要说“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并将这一故事称“传奇”。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①》阶段性测试题㈠
参考答案
四、语段分析鉴赏(共12题,每题8分,共96分。) 7、【参考答案要点】
①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着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4分)
②二老和翠翠的未来难以预料,反映了作者对“湘西世界”的“理想人生形式”在现代社会冲击下的隐忧。也可能终结,也可能新生。(4分) 8、【参考答案要点】
①写祥子爱北平,实质是作者爱北平。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抒发了这一情感。(3分) ②结合具体语句说明作者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心理的深刻体察,传神的细节描写。(5分)
9、【参考答案要点】
①灰墙是中国历史的象征,是“千年如一日”的死寂的白公馆的突然间延伸;那也是文明的废墟。(1分)
②灰墙“托”着流苏的面孔,形成了历史、文明与女人的并置;而这一象征也构成了张爱玲叙事体中一道几乎难于辨别的纹饰般的裂隙灰墙之下,那张“红嘴唇”、“水眼睛”的面孔,是废墟上的生,是时间、历史、文明坍塌之后的幸存与逃脱。(4分)。 ③范柳原的话,体现了张爱玲心爱的主题。(1分) 10、【参考答案要点】
①开头采取了讲故事的方式。(3分)
②语言朴素,平易亲切(用了顶真修辞格),一下子带起了全文牧歌一样的意境。(5分)
五、论述题(共7题,第1题20分,2-7题每题15分,共110分。) 3、【参考答案要点】
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理想人生的集中代表,也体现了他的文学理想。(3分)
②小说描写的理想生活不仅是一个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而且是一个爱情悲剧。但作者对这一切似乎并不怎么悲伤。在作者看来,翠翠、祖父、大老、二老的命运是自然的安排,是人生常态。当地民风如此,生活如此。作者用诗化的抒情手法表现了这一生活。(6分)
③作者一方面在思索“湘西世界”“常态”的同时,另一方面已预测到“湘西世界”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6分) 5、【参考答案要点】
①结合小说开头对祥子其“人”其“车”的描写,注入了作者自己的“陶醉”之情,语言中充满诗意。(5分)
②祥子牵着骆驼走夜路的描写,体现了老舍语言“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的特点。(5分)
③祥子逃回到北京,喝馄饨、吃老豆腐的描写,说明老舍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和心理体察非常深刻,细节描写生动传神,不愧为“北京市民诗人”。(5分) 6、【参考答案要点】
①要注意结合小说的叙述特点(即白流苏的视角)和两人关系的不对等,来回答这一问题。(8分)
②《倾城之恋》是一次没有爱情的爱情,是一个女人单方面的、绝望的、铤而走险的一场游戏。(4分) ③其它(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