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33分)
1. (8分) 选择下列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1) 苫蔽_____
A . shàn
B . zhàn
(2) 尻尾_____
A . kāo
B . kào
(3) 缀行_____
A . zhuì
B . chuò
(4) 假寐_____
第 1 页 共 14 页
A . mèi
B . mì
2. (12分) (2017八上·厦门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此物何足贵?________。(《古诗十九首》)
(2) 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曹操《龟虽寿》)
(3) 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4) 月下飞天镜,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5)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 岂不罹凝寒?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7) 柴门何萧条,________。(曹植《梁甫行》)
(8) 《黄鹤楼》中诗人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写出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 《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中的句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其间千二百里。”
3. (4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 ________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
第 2 页 共 14 页
③隶而从者________ ④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
4. (2分) 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蒋氏大戚 , 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A . 戚:忧伤
B . 涕:鼻涕
C . 生:使……活下去
D . 病:困苦不堪
5. (7分) (2016·金华) 名著阅读.
(1) 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
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功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③“你说话呀!成心迷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A . 孙二娘
第 3 页 共 14 页
B . 简•爱
C . 虎妞
D . 翠翠
(2) 杨峰先生笔下的“老王”,送身处因镜的钱钟书先生去医院,“却坚决不肯拿钱”,沈从文的《边域》中也有很多人淡然面对金钱,请写出一个相关情节并对该人物的作法予以评价.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6. (15分) 阅读《万园之园——圆明园》(节选),完成小题。
①圆明园地处永定河冲积扇的边缘。明清时这一带清泉涌溢,湖沼密布,被称为“海淀”。圆明园最初是清朝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①的宅园,后经不断地扩建与重修,总面积达到了5000余亩,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②圆明园是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园林艺术杰作。它继承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借鉴了欧洲园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为一体。其影响使得当时的英法等国一度产生了中国园林热。在欧洲,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之典范”。
③圆明园集叠山理水手法之大成。圆明园的水面,大的如福海宽达600余米,正所谓“蓬岛瑶台福海中,往来只借舟相通”;小的宽度均在四五十至百米之间,“跨水为小桥垂虹宛在,片云帆影,何必更羡吴江”。环曲潆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全园的脉络和纽带,提供了舟行游览和水路供应的方便。由此不难想像当年翠荷接天,龙舟泛彩,歌声荡漾的图画。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岛、桥、堤散布于园内,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近百处的自然空间。每个空间都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既表现了人为的写意又保持着野趣的风韵,其
第 4 页 共 14 页
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有道是“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圆明园虽是千顷之园,但气势浑然一体,韵味隽永。
④可惜,圆明园经英法联军的洗劫和八国联军的焚掠,其胜景已荡然无存。
【注】①胤禛(yìn zhēn):清朝雍正皇帝。
(1) 结合第②段,概括说出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杰作”。(限26字以内)
(2) 结合第③段,说说“叠山理水手法”在圆明园的园林建造中是如何体现的。
(3) 作者在文中引用“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意在说明什么?
7. (17分) (2017·怀柔模拟)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其独有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北京的文化,完成小题。
(1) 走进老北京的小胡同,看着沿街琳琅满目的商品,仿佛各种吆喝声儿扑面而来:“斗大的西瓜,船儿大的块儿哎!”“糖葫芦儿冰塔儿”……这些吆喝声儿散发着京腔儿独有的韵味。请给画线部分添加恰当的标点,并说说这样添加的理由。
(2) “遛鸟”是老北京清晨的一大景观。老北京人爱鸟,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常 以“鸟”为意象,营造诗的意境。请你写出与“鸟”有关字的一联古诗句,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第 5 页 共 14 页
(3) 走入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北郊,清华大学是你必览的胜景。这所百年老校,其校训彰显了学校的育人理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①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据上面的书法作品,请你写出校训的后四字(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
②结合书体特点,请你欣赏上面这幅书法作品。(不超过8个字)
(4) 老北京人的语言表达含蓄,语义丰富。下面是一位北京大爷和他侄子的一组对话,请你找出对话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
大爷:小子,你拿这大礼是几个意思①啊?
侄子:您不是六十大寿了吗?我就是意思②一下。
大爷:你这意思③有点大了。
侄子:您要这么见外,可就没意思④了啊!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第 6 页 共 14 页
C . ①和④
D . ③和④
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8. (5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9. (17分) (2017·临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养鱼记
【北宋】欧阳修
折檐①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②。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③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④,全其自然。纵锸⑤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⑥其上,潜形于毫芒⑦;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⑧也。
乃求渔者之罟⑨,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⑩!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 。(选自《居士外集》)
【注释】①折檐: 屋檐下的回廊②非非堂: 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③洿(wū):地势低洼的地方。④甃(zhōu)砌池壁。筑:夯底土。⑤锸(chā)铁锹。浚:挖沟疏通水路。⑥偃息:休息⑦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⑧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⑨罟(gǔ):渔网。⑩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
第 7 页 共 14 页
嚚(yín)昏:愚蠢糊涂。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________
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________
③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折檐之前有隙地。 怪而问之。
B . 因洿以为池。 童子以为斗斛。
C . 任其地形。 不能广其容。
D . 微风而波。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4) 下列六个句子分成为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 )
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第 8 页 共 14 页
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③湛乎汪洋,晶乎清明。
④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⑤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A . ①②⑥
B . ①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④⑥
(5) 文章结尾, 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
四、 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
10. (5分) (2020·椒江模拟)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从2019年末迄今,新型冠状病毒几乎席卷全球。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我国的病毒防控被迫进入了加时赛。但眼看着平时就小病不断的爷爷已经频繁出门,而且每次带口罩都松松垮垮地耷拉在鼻子底下,雅文急了,他仔细地阅读了病毒防控宣传图片,准备找爷爷谈谈。
第 9 页 共 14 页
请你拟写一段雅文劝说爷爷的谈话内容。
要求:根据爷爷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劝说,有理有据,简明扼要,言语得体。120字左右。
11. (5分) (2017·潍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户外行走时,我们有时会遇到顺风,有时会遇到逆风。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即使风力一样,也往往感觉逆风比顺风更大。顺风时,即使感觉不到,它也一直在推着你。
生湖中,顺风如同好运,人们往往会忽略它,高估自己;相反,逆风堪比霉运,人们往往会放大阻力,甚至会选择逃避。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第 10 页 共 14 页
参
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33分)
1-1、
1-2、
1-3、
1-4、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第 11 页 共 14 页
2-9、
3-1、
4-1、
5-1、
5-2、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6-1、
6-2、
6-3、
7-1、
7-2、
7-3、
第 12 页 共 14 页
7-4、
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8-1、
9-1、
9-2、
9-3、
9-4、
9-5、
四、 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
10-1、
第 13 页 共 14 页
11-1、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