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在建筑企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的今天,作为集科学性、专业性、基础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公路桥梁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其好坏直接影响桥梁建筑项目的成功与否。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读者参考。【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我国交通建设工程的高质快速发展,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成为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桥梁施工,更应该注重所建工程的质量。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原材料控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一般来说这种工程事故主要是不合理施工和管理错位所导致。只有针对具体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通病,将质量创优目标管理与质量通病防治相结合,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预期效果。
一、桥梁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1、桥梁基础施工问题 大多数大桥深水基础设计为钻孔桩加承台,承台一般位于河床面以下,桥墩应在枯水季施工完毕,在深水基础施工中,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是施工方案编制的前提,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审时度势是深水基础施工的关键。在桥梁施工实践中,还有诸如架桥机事故、钢管拱变形、混凝土裂缝等若干技术质量事故的发生。施工中的错误,往往都是因小失大,应该十分注重一些细节处理。 对于一些山区
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大多为旱桥,采用人工挖孔柱是较多见的施工方法,由于每一节护壁均由人工立模,确保其孔径、垂直度、中心位置准确是关键。必须及时检查、复核成孔后应使用捡孔器检查孔径,垂直度等。另外,桥梁工程中的桩基为隐蔽工程,监理必须全过程旁站。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做好记录,对于孔内地下水丰富的孔桩,尽可能抽干孔内积水,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若泉源封堵困难时,必须进行水下混凝土施工,应计算出浇灌时首批混凝土量,使其有足够的数量包裹导管下口,并连续浇灌,每次提升导管均要注意其埋置深度保持2~4m 之间,同时,导管连接牢固,密封性能良好。
2、腹板开裂的问题众所周知,桥梁腹板裂缝的成因很多,找出裂缝产生的确切原因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现行的建筑管理中,施工现场一旦出现问题,施工单位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大量的施工实践表明,仅仅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的事故,处理起来往往较容易;但如果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事故处理起来往往很难。 3、预制箱梁的质量问题预制箱梁质量在桥梁施工中尤为重要,影响预制箱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等,预制箱梁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防撞墙、伸缩缝预埋筋、通讯管道托架预埋钢板、通气孔、泄水孔的设置等不符合设计要求;(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没有设置专人检查,容易出现对抗拉螺栓及顶杠松动、跑模漏浆、内模上浮等质量问题;(3)不对底座强度、外型尺寸等进行检查,表面
不光洁,尤其是预拱度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设置;(4)不设专门洒水养护人员,不配备专门养护设施,端头、翼板湿接缝处不按要求在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进行凿面工序,无法露出均匀密实的混凝土面。4、施工支架问题近年来,在多座桥的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中,出现了支架失稳倒塌的大事故。支架倒塌现场,造成人员伤亡,损失极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现浇梁支架在施工中并未引起人们思想上的重视,尤其是忽视了现浇支架设计与施工中的许多细小枝节问题,最终由于小失误而引起大事故的发生。而近来不少规范手册中明确指出的所有支架必须预压的做法,实际上也是值得商讨的。不论地形条件,不论采用何种支架设计,一律无条件预压的做法是不妥的,并不是保证安全的好方法。预压本身的安全风险也很大,对工期和经济效益都不利。支架倒塌的原因主要有地质变化、劣质材料、设计不周、擅自施工。一般的地基及支架应该没有预压的必要,如果有必要进行预压,则要认真研究预压的目标,妥善进行预压设计和制定实施方案,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二、加强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措施1、保证施工质量公路桥梁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工程各部门要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在工地试验室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的前提之下,辅助基础部门进行质量管理。因此,路桥建设的施工必须以建设功能完善的工地试验室为前提。并按照工程质量监管规范要求配备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相关的实验人员,建立试验报告反馈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过程控制。试验人员必须服务到现场,用检测数据监控施工。2、科技管理与新技术应用充
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使科学技术尽快应用于生产,完成向生产力的转化。充分挖掘广大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智慧,促进生产的发展。形成务实求足,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3、强化管理运行机制(1)实施生产例会制度是管理前提生产例会制度要求每半月对项目经理召开一次生产例会,意在讨论生产情况,安排进一步的工作。能够有效地加强对施工动态管理,并及时地对劳动力使用、机械设备运转、材料供应和形象进度等情况科学分析,找出与网络计划的差异,及时调整和补救。(2)强化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是管理关键在施工中,全面深化安全质量管理。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的前提下,以预防为主,对质量实行超前控制,建立健全组织、职能方面的项目质量保障体系。针对不同专业性质和管理部门职能,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将各部门的质量责任明确到个人。同时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以及施工条件和要求。分别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及验收,保证每一分项目和每个关键工序控制点的质量。(3)强化安全管理是管理的保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经理部应将安全生产意识放在首位,通过施工安全教育在各部门的实施,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贯彻,合理分工。经理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科学地划分安全责任区。在岗前安全教育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劳动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施工后的安全总结,采用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安全防范,保证高空、水上作业安全,保证安全生产。4、建立和完善工期控制网络系统企业上下从领导到生产班组树立科学的工期意识。在工程筹备阶段,项目经理部应做好
前期预测,建立科学的工程工期网络控制系统。以甲方要求的竣工时间为终点,倒排生产计划,确保工期正点运行。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分阶段地寻找影响工期的关键,在进行逐一细化,绘制关键项目网络分析图。通过科学计算和周密预测,找出关键工序,集中力量予以突击,如此阶段性地抓住重点,突破关键工序和项目。扫除工程中的障碍,从而保证了总工期按计划向前推进。5、做好员工方面的管理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娱乐环境,保证职工的基本生活。(1)加强后勤管理,关心职工所想所需,消除后顾之忧,使职工体会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2)深入开展建“家”活动,增强企业职工参政议政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使职工时刻用责任感树立起处兴我荣,处衰我耻的主人翁思想;(3)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良好的生活和文化环境能够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项目施工管理机制的运行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三、结束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的施工技术将变得更加先进,施工涉及的专业和领域将越来越多,技术更新不断加快,施工过程也将变得更加复杂,企业对桥梁施工质量的把控也将变得越来越有难度,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学习,与时俱进,让工程质量不断提升,让人民更放心。参考文献 【1】俞华,杨晓华.对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山西出版,2007,6.【2】齐红军,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水利水电施工,2009,1.【3】施风华.浅谈如何加强路桥施工企业的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