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丽的“三潭印月”

美丽的“三潭印月”

来源:化拓教育网
美丽的“三潭印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潭印月”的由来及景色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

2、体会设问句、反问句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

课前准备:

一段西湖美景录像。

相关“三潭印月”美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西湖美景录像让学生欣赏。

2、教师导入新课:西湖是一首诗,西湖是一幅天然的图画,所有到过西湖的游客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游览西湖美景之一《美丽的“三潭印月”》。(板书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质疑课题。师:课题有什么特别之处?(“三潭印月”带有双引号,是西湖一处美景的名字。出示“三潭印月”图片。)

2、指名读题,结合图片体会课文主要写“三潭印月”的什么?

3、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1)、自由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地方能够反复读。边读边想象描写的画面。

(2)、课文介绍了相关“三潭印月”哪几方面的内容?

2、指名反馈。 (教师板书关键词)

第一自然段:西湖有个小岛,远望像个仙境。

第二自然段:小岛的由来以及“三潭印月”的范围。

第三自然段:三个石塔造型优美别致,是西湖的标志。

第四自然段:“三潭印月”名字的由来。

第五自然段:月下游“三潭印月”如至人间仙境。

三、细读课文,品悟美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今天我们有幸随着作者的笔触一道去领略“三潭印月”的美景,亲近她明媚的面容。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描写“三潭印月”美丽景色的句子。

(1) “远远望去,绿树依依,繁花似锦,绿荫中隐隐约约露出亭台楼阁,真像个人间仙境。”

(2) “这三个石塔造型优美别致,上头尖,中间镂成一个空心的球,像三只宝葫芦。”

(3) “每当中秋节的晚上,明月如盘,光辉朗照。这时候,人们在三个石塔里点起明亮的灯烛,再把石塔上的小圆洞蒙上薄纸,它们就好像是月亮投在湖面的影子,‘天上一轮月,湖中影成三’。”

(4)“每当此时,月色溶溶,灯影朦胧,波光闪闪。众多游客人到西湖来赏月、划船,一片欢歌笑语。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

2、指名读句子。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其他同学闭上自己的眼睛静静的聆听,让我们的“播音员”为大家展示“三潭印月”的美。

3、集体评议句子的美,体会句子所描绘的景色。

师:“三潭印月”的美从同学们的朗读中徐徐道来。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月影、灯影、塔

影相互映衬,画出了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这如画般的人间仙境。(出示图片)

(1)引导学生从词语的使用感悟句子所描绘的景色。

如:从“绿树依依,繁花似景”“亭台楼阁”,真是“人间仙境”这些词语体会如画的美景。

(2)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去评议句子的美。

学生了解比喻的作用,练习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播放“三潭印月”录像。让学生实行图文对照,享受美景。

6、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三潭印月”的月色吸引了众多游客。他们来到西湖赏月、划船,一片欢歌笑语。你能想象出那样的场面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指名反馈)

7、这就是“三潭印月”,美丽的“三潭印月”。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美丽的“三潭印月”》一文,作者抓住了“三潭印月”的突出特点“美丽”,为我们介绍了湖心小岛以及“三潭印月”名称的由来,描绘了“三潭印月”中的三塔和月色,令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月色中的“三潭印月”真不愧是人间天堂啊!

2、拓展延伸:

师:现在我们换一换角色,走进风景,走进文化,享受美景,感悟生活。(出示活动要求)

学生分小组讨论,选一个代表从以下几种角色中选一种角色参加:

(1)“三潭印月”景点播音员(配乐朗读);

(2)“三潭印月“景点导游(注意口语,尝试使用“设问句”的表达方式);

(3)“三潭印月“景点的游客(用自己的口吻介绍);

(4)、三个石塔的设计者与建造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有什么好处)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收集其他名风景名胜资料,同学间交流。

六、板书设计

2、美丽的“三潭印月”

小岛由来

石塔造型 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

名称由来

月色迷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