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理统计学

心理统计学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1”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2”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 A)

A.称名数据 B.顺序数据 C.等距数据 D.比率数据

2.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A ) A.差异系数 B.方差 C.全距 D.标准差

3..中数的优点是(A )

A.不受极端值影响 B.灵敏

C.适于代数运算 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

4.一班3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2.6,二班40人的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的平均分为7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 B ) A.75.93 B.76.21 C.80.2 D.73

5.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这种统计图是( A )

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

6.一组数据中任何两个相邻数据之比接近于常数,表示其集中量数应使用( B )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加权平均数 7.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结果称为( A ) A.随机事件 B.必然事件 C.事件 D.不可能事件

8.进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一般采用( D ) A.Z检验 B.t检验 C.χ2检验 D.方差分析 9.已知P(Z>1)=0.158,P(Z>1.96)=0.025,则P(110.统计学中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分布是(C )

A.概率分布 B.t分布 C.正态分布 D.F分布

11.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的变化方向一致(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C )

A.完全相关 B.负相关 C.正相关 D.零相关

12.假设检验中的犯“取伪”错误的概率是(B )

A.α B.β C.1-α D.1-β

13.某实验选取了4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n1=8,n2=9,n3=10,n4=8,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A )

A.3 B.8 C.31 D.35

14.PR=80所表示的含义是(D )

A.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 B.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 C.80%的学生成绩高于该生 D.80%的学生成绩低于该生

15.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10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 C )

A.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 B.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 C.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 D.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已求得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Mdn=71,则众数为__73_____。

2.随机变量的特点:离散性、_变异性 _____和规律性。

3.教育与心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重复、_局部控制_______、随机化。 4.随着n的增大,t分布曲线就越来越接近__正态_____曲线。

5.当总体参数不清楚时,常用一个样本统计量估计相应的总体参数,这样一种研究形式及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称为__点估计________。 6.这种只强调差异而不强调方向性的假设检验称为___双侧检验______。 7.从总体中按一定规则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___样本_________。 8.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称为____集中量数______。

9.随机区组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的总离差平方和可分解为组间离差平方和、区组离差平方和和____误差__离差平方和三部分。

10.若A、B是两个互不相容的事件,则A和B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P(A+B)=_

P(A)+P(B)

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15小题;每小

题1分,共15分)

1、随机现象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则称这些数字为( c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随机变量 D.相关变量 2、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图是( D)。 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 3、几何平均数又称为( A )。 A.对数平均数 B.总体平均 C.样本平均数 D.算术平均数 4、数据16,20,18,22,17的平均差是( C )。

A. 2.20 B. 0 C. 1.92 D. 2

5、某城市8岁男童身高的平均数为130厘米,标准差为10厘米,现有一8岁男童身高为137厘米,该男童身高的Z值是( A)。

A. 0.7 B. 0.3 C. 1.1 D. 0.5 6、在统计学上,相关系数r=0,表示两个变量( C)。

A. 相关程度不高 B. 不相关 C. 不存在线性相关 D.不存在曲线相关

7、.积差相关是英国统计学家( C )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计算相关的方法。

A. 高尔顿 B. 斯皮尔曼 C. 皮尔逊 D.肯德尔

8、五选一选择题共120道,问一考生全凭猜测来作答其标准差是多少? ( B )。

A.19.2 B.4.38 C.24 D.4.90 9、已知母总体为正态分布,σ未知,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10的样本,其标准差为8,则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为( B )。

A. 2.53 B. 2.67 C. 1.52 D. 1.67 10、配对数据平均数的检验采用的统计量为( B )。

A. F B. t C. Z D. Q 11、对3×4列联表资料作2 检验,自由度等于( C )。

A.2 B. 3 C. 6 D. 12 12、参数检验法的特点是(B )。

A. 不需要严格的前提假设 B. 特别适用于连续数据 C. 适用于小样本 D. 不考虑总体分布模式 13、以下不是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的是( D )。

A. 线性关系 B. 性 C. 正态性 D. 误差分散性

14、为了调查儿童的游戏情况,从某幼儿园的4个大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再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儿童,这是( D )。

A.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随机抽样

C.等距抽样 D. 两阶段随机抽样 15、假设检验中的β错误是指( B )。

A. 弃真 B. 取伪 C. 取真 D. 弃伪

二、填空题(本大题15空 ,每空1分,共15分)

1、描述样本情况的统计指标,称为 统计量 。

2、总体的特征值称为 参数 ,常用 字母表示。 3、“70—”表示某次数分布表中某一分组区间,其组距为5,则该组的Xc为 72 。 4、用相同大小圆点的多少或疏密表示统计资料数量大小及变化趋势的统计图称为 散点图 。

5、方差具有可加性 和 可分解性 的特点。

6、对一组数据的 变异性 进行度量的统计量,称为差异量数。

7、事物之间的关系大致有三种情况,分别是 因果关系 、 共变关系 和相关关系。

8、当两列变量完全正相关时,其相关系数为 1 。

9、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已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 正态分布 ,其标准误为 σ/n1/2 。

10、在非参数检验中,等级之和称为 秩和

11、如果总体中包含个体的数量是有限的,该总体就叫 有限总体 。

五、简单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已知母总体为正态分布,7.07,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36的样本,计算X79,问总体参数μ的0.95置信区间? 1、解:(1)求标准误

7.071.18 (2分) 36(2)计算置信区间

X当Z0.05/21.96时,置信区间为:

791.961.18791.961.18 (2分)

即76.780.3

答:总体参数μ的0.95置信区间为76.7~80.3。 (1分)

2、有人从受过良好早期教育的儿童中随机抽取70人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0100,015),结果X103.3 。能否认为受过良好早期教育的儿童智力高于一般水平?(设总体为正态分布)

2、解:根据题意,采用单侧检验

H0:10 (1分) H1:10 (1分)

151.793 (1分) 70103.31001.84 (1分) Z1.793Z0.051.5,因为Z1.84Z0.05,故p0.05,拒绝虚无假设。 (1分)

SEX答:受过良好早期教育的儿童智力高于一般水平。

六、综合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10分,共30分)

1、把25名被试随机分成A,B,C,D,E五个组,每组(5人)接受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后,每组平均数依次为5,5.4,8,7.2,7.4;方差依次为1.95,1.24,1.20,1.75,1.86。假定总体正态分布,各样本方差齐性。问五种教法是否有显著差异?(=0.05)?

1、解: H0:12345 (2分)

H1:12345 (2分) (1)求平方和

Xt55.487.27.46.6 (2分)

5SSb5(56.6)2(5.46.6)2(86.6)2(7.26.6)2(7.46.6)2(3分)

=34.8

SSw51.951.241.201.751.86=40 (2分) (2)求自由度

dfb514 dfw55120 (2分)

(3) 均方34.8408.7, MSw2420(4) F检验MSbF(2分)8.74.35(1分)2查F分布表,F0.054,202.87, FF0.05,p0.05,(1分)

故五种教学方法存在显著差异。

(5)方差分析表 (2分)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组间 34.8 组内 40 总计 74.8 *表示p<0.05

4 20 24

8.7 2

F值 4.35*

答:五种教学方法存在显著差异。 (1分) (步骤正确,计算失误可酌情给分)

2、某校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调查,其中男生55人,女生42人,其调查的结果如下

性别 男 女

2、解:提出假设

H0:性别与课外活动内容无关联 (2分) H1:性别与课外活动内容有关联 (2分)

2755185515.3 fe210.2 979755524227fe329.5 fe411.7

9797421842527.8 fe622.5

9797fe12222222115.31110.22329.5611.777.82922.52活动内容

体育 21 6

文娱 11 7

阅读 23 29

问性别与课外活动内容是否有关联(=0.05)?

fe515.310.229.511.77.822.5 = 8.35 (3分)

当df=(3-1)×(2-1)=2时,25.99 (1分) 0.05220.05,故拒绝H0 (1分)

答:性别与课外活动内容有关联。 (1分) (步骤正确,计算失误可酌情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