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 第一节 健康教育
• 8一、健康的含义
• 9二、健康的标志
• 9三、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 10四、健康教育的含义
• 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 11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性
• 12二、学前儿童健康生长的标准
• 13三、学前儿童健康问题的现状
• 14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的
• 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及其达成
• 16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及要求
• 16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层次
• 17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达成的途径
• 第二章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 第一节 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 26一、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 28二、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 29三、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实施
• 第二节 幼儿园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 31一、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 33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
• 33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整合方式
• 37四、幼儿园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组织策略
• 第三章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
•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概述
• 43一、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意义、任务和具体要求
• 48二、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实施
• 50一、制度的保证
• 53二、日常的防范
• 58三、活动的渗透
• 65四、学前儿童安全教育实施的原则
•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意外伤害事故
• 67一、意外伤害事故的状况
• 68二、意外伤害事故的特征
• 69三、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处理
• 71四、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处理
• 第四章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
• 第一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概述
• 81一、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 85二、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 87一、学前儿童一日生活中的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
• 二、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
• 90三、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原则
• 第五章 学前儿童体育
• 第一节 学前儿童体育概述
• 96一、学前儿童体育的内涵
• 97二、学前儿童体育的价值
• 第二节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 99一、学前儿童基本动作的练习
• 103二、学前儿童基本体操的练习
• 105三、学前儿童体育游戏
• 106四、学前儿童运动器械的练习
• 第三节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实施
• 108一、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应遵循的规律
• 112二、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 115三、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 第六章 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
• 第一节 营养与健康概述
• 126一、营养的含义
• 127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 第二节 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 127一、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目的
• 130二、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内容
• 第三节 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实施
• 131一、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原则
• 134二、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 135三、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方法
• 137四、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途径
• 138五、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活动设计
• 第七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 152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 156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 158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 160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 163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三节 学前儿童一般行为偏异
• 169一、学前儿童一般行为偏异问题的鉴别
• 171二、学前儿童一般行为偏异的矫治方法
• 173三、学前儿童一般行为偏异的表现及矫治
• 第八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
•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
• 185一、外貌模式
• 188二、CIPP评价模式
• 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
• 191一、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
• 191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 191三、筛查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相结合
• 192四、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192五、绝对评价与个体间差异评价相结合
• 193六、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 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
• 193一、确定评价目的
• 193二、设计评价指标
• 196三、确定资料收集的方案
• 196四、实施评价、收集资料
• 196五、分析整理资料
• 197六、形成评价结论
• 197七、及时反馈修订
• 第四节 学前儿童健康状况的评价
• 197一、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评价
• 210二、学前儿童心理发育评价
• 第五节 学前教育健康管理制度的评价
• 219一、生活作息制度
• 220二、健康检查制度
• 221三、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价制度
• 222四、常见疾病管理制度
• 223五、传染病管理制度
• 225六、体弱儿健康管理制度
• 226七、日常消毒制度
• 227八、安全制度
• 第六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
• 228一、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准备工作的评价
• 229二、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的评价
• 230三、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所产生的近期影响的评价
• 230四、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目标的评价
• 第九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评析
•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 231一、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KABP)
• 233二、健康行动模式
• 234三、计划性行为理论
• 235四、心理场论模式
• 237五、健康信念模式
• 240六、社会学习理论
• 241七、PRECEDE/PROCEED模式
• 第二节 当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分析
• 243一、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核心
• 244二、大健康教育观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视角
• 245三、预防模式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