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学宝典《百家姓》:葛姓

国学宝典《百家姓》:葛姓

来源:化拓教育网
【 导语】葛⽒源于葛天⽒,出⾃远古部落葛天⽒族,属于以部落名为⽒。下⾯是分享的国学宝典《百家姓》:葛姓。欢迎阅读参考!

  【姓⽒源流】

  葛(Gě)姓源出有四:

  1、出⾃嬴姓,是黄帝后裔,以封地名为⽒。据《通志·⽒族略》和《孟⼦·滕⽂公》所载,夏时,黄帝之⽀庶封于葛,后世⼦孙以国为⽒。

  2、出⾃以部落名作姓⽒。据《风俗通》所载,远古时有部落名葛天⽒(今河南葛⼀带),其⼦孙后代称为葛姓。  3、出⾃洪姓改葛⽽来。据《姓⽒考略》所载,汉时蒲庐,⼀作葛庐,乃洪曩祖之⼦,起兵佐汉光武有⼤功,封下邳僮县侯,庐让封于弟⽂,向南渡江,家于句容,为吴中葛姓所出。  4、出⾃他族改姓⽽来:

  ①据《魏书·官⽒志》所载,北魏贺葛⽒⼊中原后,改单姓葛。

  ②清满洲⼋旗姓墨勒哲埒⽒、格济勒⽒等后均有改姓葛者;赫哲族葛依克勒⽒汉姓为葛。  ③鄂伦春族葛⽡依尔⽒汉姓为葛。  ④裕固族格勒克⽒汉姓为葛。  ⑤今蒙古、⼟家等民族均有葛姓。

  葛伯。夏朝时,黄帝⽀庶封于葛(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县北⼗五⾥),为伯爵,故称葛伯。夏朝末年,商汤欲取夏⽽代之,⾸先以都城亳附近的葛国为⽬标。汤先以助祭为名送牲畜给葛伯,⼜派⼈为葛伯耕⽥,因葛伯杀了为助耕之⼈送饭的童⼦,汤以此为借⼝,⼀举攻灭葛国。葛国亡后,后世⼦孙以国为⽒,称葛姓,他们尊葛伯为葛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尽管关于葛姓源⾃上古葛天⽒之说不尽可靠,但葛姓源于河南却为⼤家所认同。葛姓在得姓以后的很长时间⾥,始终在中原地区发展繁衍。周成王时有羌族⼈葛由,⼊蜀⾄峨嵋⼭西南的绥⼭,这说明西周初期已有葛姓⼈迁⼊四川。《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令符离⼈葛婴将兵,徇蕲以东,皆下之”句,说明在秦朝时已有葛姓徙居安徽。《元和姓纂》称,西汉有颍川太守葛兴,东汉有历任荡阴令、临汾令的葛龚,为葛兴的后裔。葛龚,字元甫,梁国宁陵(今属河南)⼈。由此可知,史载葛姓有颍川、梁国之郡望,当形成并昌盛于此际,并且还说明,两汉时期葛姓仍有留居故国旧地者。东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葛姓还有:《韩传》中提到的太守葛兴,《天⽂志》提到的为贼所拘的交趾刺史葛祗。新莽时期,葛庐渡江向南,安家于句容,其后繁衍昌盛,发展成为吴中⼤族。此⽀葛姓来源与北⽅葛姓不同,却⼤⼤壮⼤了葛姓家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板荡,战⽕连天,使得原居于河南之葛姓有迁江南者,⽽居句容之葛姓却⼀直长盛不衰,并有东晋葛洪为炼丹,携⼦侄⾄⼴州。此际⾄隋唐,由于战乱、⾃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今⼭东、⼭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东等省均有葛姓⼈。五代⼗国时,名将葛从周因仕宦之故由⼭东鄄城徙居偃师县亳⾢乡。两宋时,葛姓以江浙之地繁衍为甚,葛⽴⽅由丹阳徙居湖州吴兴,葛天民由越州⼭阴(今浙江绍兴)徙居台州黄岩。明初,葛姓作为明朝洪洞⼤槐树迁民姓⽒之⼀,被分迁于河南、陕西、江苏、⼭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清代开始,闽粤沿海地区的葛姓有渡海赴台,进⽽播迁海外者。如今,葛姓在全国分布甚⼴,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省葛姓约占全国汉族葛姓⼈⼝的百分之三⼗六。葛姓是当今中国姓⽒排⾏第⼀百⼆⼗位的姓⽒,⼈⼝较多,约占全国汉族⼈⼝的百分之零点⼀⼆。

  【历史名⼈】

  葛龚:东汉梁国宁陵⼈,性慷慨壮烈,勇⼒过⼈,以善⽂记知名,有⼈请其捉⼑写奏章,并照抄上奏,忘⾃载其名,以龚名进之,故当时有语:“作奏虽⼯,宜去葛龚。”

  葛⽞:丹阳(今属江苏省)⼈,三国吴道⼠,曾从左慈学道,并⼊深⼭修道。道教尊为葛仙翁,⼜称太极仙翁。

  葛洪:丹阳句容⼈,葛⽞曾孙,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号抱朴⼦,好神仙导养之法,后卒于罗浮⼭。其对化学、医学的发展有⼀定贡献,著有《抱朴⼦》等传世。

  葛邲:吴兴(今属浙江省)⼈,宋代名⾂。祖籍丹阳,进⼠及第,官刑部尚书。绍熙年间任左丞相,论疏皆切中时弊。⾝居相位,能遵守法度,推荐⼈才。

  葛密:江阴(今属江苏省)⼈,宋代官吏。中进⼠,任光州推官,善于审决案件,官⾄太常博⼠。性格淡泊,号草堂逸⽼。

  葛林:浙江省杭州⼈,明代太医院官。善⼩⼉科,杏林悬壶,医术⾼超,因⼀⼔药治愈襁褓中的明武宗,⽽名声⼤噪,累官太医院判。有《杏坞秘诀》。

  葛振林:狼⽛⼭五壮⼠之⼀,副班长⼀职,跳崖后悬挂树杈留命,享年88岁!

  葛优:北京市⼈,当代名伶,葛存壮之⼦。曾出演影视剧多部,擅演⼩⼈物,冷峻中见幽默,平实中见功夫。

  葛从周:濮州鄄城(今属⼭东省)⼈,五代⼗国名将。其⼼情豁达,智勇兼备,先从诗⼈。字君顾,负才沦落,以诗⾃鸣,有《桧庭吟稿》。葛天民:越州⼭阴(今浙江省绍兴)⼈,宋代诗⼈。字⽆怀,号补翁。初为僧,后还俗,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怀⼩集》。

  葛⽴⽅:丹阳⼈,宋代诗⼈。绍兴年间进⼠,历官校书郎、中书舍⼈、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著有《西畴笔耕》、《韵语阳秋》、《归愚集》,词学晏殊,有《归愚词》。

  葛胜仲:丹阳⼈,宋代词⼈。绍圣年间进⼠,元符三年中鸿词科,曾两知湖州。有《丹阳词》。

  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宋代南京琼州⼈。博学多闻,⼯书善画,尤精梅⽵。开设命馆太⼀宫,封为紫清真⼈。为道教南宗五祖之⼀。晚号神霄散吏。著有《琼海集》、《罗浮⼭志》。

  葛徵奇:字⽆奇,⼀字轮以,号介龛,明代浙江海宁⼈,崇祯元年(1628年)进⼠。善画⼭⽔,尝以⾃负。侧室李因擅画花卉,得徐黄遗意,有名于时,夫妻曲房静⼏,互以绘事为娱。⽆奇尝语⼈⽈:“⼭⽔姬不如我,花卉我不如姬。”传世作品有崇祯七年(1634年)作《溪⼭清趣图》,图录于《⽀那名画宝鉴》;崇祯⼗三年(10年)作《⼭⽔图册》⼗开,⾦笺,墨笔,纵28厘⽶,横28厘⽶,笔墨沉着,浓淡相宜,功⼒颇深,现藏⼴东省博物馆。

  葛德新:⼭西省浮⼭⼈,清代官吏。初任陕西⼤荔典史。后因抓获张格尔叛乱党⽻,擢升直⾪沧州知州。

  葛元煦:清代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号理斋,学古斋为室名。少⼯篆、⾪,不轻以酬应。家藏书画甚巨,尝辑刻丛书。兼擅铁笔。

  葛⼠达:清代上海⼈,同治初随军剿捻,官知平定知州。⼯诗古⽂。著有《从戎⽇记》、《遂志斋集》。

  葛云飞:字鹏起。清代浙江省⼭阴(今绍兴)⼈。道光武进⼠。为⼈刚毅勇敢,廉洁正直。制宝⼑两把,分刻“昭勇”、“成忠”,字以⾃励。道光⼆⼗⼀年九⽉英军再犯定海。他以定海主将⾝份,团结从⼣)地调来的郑国鸿、王锡朋⼆总兵共同抗敌,坚守阵地,奋战六昼夜。⼗⽉⼀⽇三总兵中,他最后⼀个英勇战死。著有《制械制药要⾔,、《浙海险要图说》、《名将录》等。  【郡望堂号】  1、郡望

  顿丘郡:汉置顿丘县,在今河南清丰西南。晋以此为顿丘郡治所(今河南省清丰西南)。北齐废顿丘郡。唐五代曾以顿丘为澶州治所。

  梁国:即梁郡,汉建梁国,治所在淮阳(今河南省商丘南),南朝宋为梁郡,移治下⾢(今安徽省砀⼭)。隋曾以宋州为梁郡,唐为睢阳郡。

  句容县: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即今江苏省句容县。初⾪鄣郡,元封元年(公元前109年)改⾪丹阳郡。

  颍川郡:秦灭韩,以所得韩地置颍川郡,在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东魏迁治颍阴(后为长社,即今许昌)。隋唐为许州颍川郡。  2、堂号

  葛姓的堂号主要有:“清柳堂”、“梁国堂”、“余庆堂”、“崇德堂”等。  【宗族特征】

  1、葛姓得姓是相当早的,⽐后来成为我国诸家姓⽒主流的周⽂王姬姓后代之得姓,最少要早六七百年。

  2、我国有南⽅和北⽅两⽀不同宗的葛姓。江南葛姓是东汉初年由洪姓分出来的,北⽅葛姓是传由葛伯之后,因此说南北两⽀葛姓应该没有⾎缘上的关系。

  【葛姓宗祠通⽤对联】  〖葛姓宗祠四⾔通⽤联〗  望出梁郡;  源⾃葛天。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全联典出葛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姓⽒源流》和《⼆、郡望堂号》介绍)。  市⽆喧鹊;  饭可成蜂。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上联典出南宋青阳⼈葛邠,字⽤光,乾道初年任青阳知县,有政绩,市上没有喧鹊之警⽰,野外却有驯雉之异象。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葛⽞,字孝光,丹阳句容⼈,相传随左慈学道,受太清、九⿍、⾦液等丹经,在阁皂⼭修道。道教尊为葛仙公,⼜称太极仙公,宋代封为冲应真⼈、冲应孚佐真君。据说曾与客⼈对坐吃饭,吐出⽶饭化为蜜蜂。  绥⼭得道;  定海成仁。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上联典出周代羌⼈葛由,成王时,曾雕刻⽊⽺出卖,后骑⽺⼊蜀中绥⼭,王侯贵⼈追随他⼀起去的,都得道成了仙。当地谚语说:“能得绥⼭⼀枚桃,虽不能成仙,也⾜⾃豪。”下联典出清末浙江省⼭阴⼈葛云飞,字⾬⽥,⼜字鹏起,道光年间进⼠,任浙江省定海镇总兵。英军侵犯定海时,他与郑国鸿、王锡朋⼆位总兵协⼒抗敌,据守定海⼟城,⾎战六昼夜,英勇战死。著有《浙海险要图说》等。  清节著誉;  ⽂记知名。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上联典出北宋江阴⼈葛密,字⼦发,进⼠出⾝,任光州推官,善于审决案件,官⾄太常博⼠。性情恬谈,五⼗岁时辞官归家,⾃号草堂遗⽼。能写诗,著有《西昆⾼致》。下联典出东汉宁陵⼈葛龚,字元甫,和帝时以善于⽂记(⽂奏,官府⽂书)知名。安帝时为太官丞,后历任荡阴、临汾县令,均有政绩。  位列仙班;  凡炼罗浮。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上联典指三国吴·葛⽞,号“葛仙公”。下联典指东晋·葛洪炼丹于粤中罗浮⼭。  系承嬴⽒;  望出句容。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全联典指东晋·葛洪,句容(今属江苏省)⼈。  绥⼭得道;  定海成仁。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上联典指周·葛由,成王时好刻⽊⽺出卖,⼀⽇骑⽺⼊蜀中,王侯贵⼈追上绥⼭,皆得仙道。下联典指清·葛云飞,定海抗英阵亡,谥壮节。  荡阴⾦⽯;

  句漏丹沙。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上联典指东汉葛龚任荡阴令,有政绩。下联典指东晋·葛洪因求丹出为句漏令。  稚川传冶;  楚辅忠贞。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上联典指晋葛洪。下联典指宋葛邲。

  -----------------------------------------------------------------  〖葛姓宗祠六⾔通⽤联〗  乞丹砂于句漏;  勒⾦⽯于荡阴。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上联典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葛洪,字稚川,⾃号抱朴⼦,丹阳句容⼈,三国时⽅⼠葛⽞的族孙。少年时喜欢神仙导养法术,随葛⽞的弟⼦郑隐学习炼丹术。司马睿为丞相时,任他为掾,后任咨议参军等职。听说交趾出产丹砂,便请求出任句漏令,携⼦侄到了⼴州,就在罗浮⼭炼丹。他把道家术语附会到纲常思想相结合。对化学、医学的发展有⼀定贡献,记载了当时流⾏的炼丹⽅法,保存了中国早期医学典籍和民间⽅剂。著作有《抱朴⼦内篇》、《抱朴⼦外篇》、《神仙传》等。下联典指东汉宁陵⼈葛龚。  画有幄图真迹;  书藏杏坞秘诀。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上联典出晋代画家葛洪第三⼦,不传名,善绘画。相传于⼤历初在幄中少顷画出三⼈、⼆树、⼀⽩⿅、⼀药笈,皆⾮常意所及,茅⼭李舍光见了后说:“此葛洪第三⼦所画也。”下联典出明代太医院官葛林,善⼩⼉科。成化中充太医院官。累官太医院判。有《杏坞秘诀》。

  -----------------------------------------------------------------  〖葛姓宗祠七⾔通⽤联〗  抗英名将有鹏起;  太极仙翁惟孝先。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上联典出清代抗英名将葛云飞,字鹏起,道光武进⼠,曾任浙江定海镇总兵。公元1841年,英军再犯定海,他与郑国鸿等率兵英勇抗击,⾎战六昼夜后英勇战死。有《浙海险要图说》等传世。下联典出三国吴道⼠葛⽞,字孝先,曾从左慈学道,道教尊为葛仙翁,⼜称太极仙翁。  绩境⼆梅殊可贵;  绥⼭⼀桃亦⾜豪。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上联典出明代孝⼦葛泰,绩溪⼈。正统初,母疾笃,思⾷⽣梅,时⼋⽉,梅⽆存者。泰但遇梅树,盘桓涕泣,竟得⽣梅⼆颗如初熟者。持以⾷母,疾遂愈。下联传说周成王时,羌⼈葛由曾骑⽺⼊蜀中,王侯贵⼈追之上绥⼭,皆得仙道。因有谚⽈:“得绥⼭⼀桃,虽不得仙,亦⾜以豪”。  茧纸闲临初断帖;  胆瓶长养欲开花。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明末书法家葛应典撰书联。葛应典,字贞⽩,江苏省吴县⼈。  -----------------------------------------------------------------  〖葛姓宗祠七⾔以上通⽤联〗  抱朴炼丹,妻亦寿世;  妙真茹素,母果延年。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上联典指东晋·葛洪,号抱朴⼦,著《抱朴⼦内篇》。下联典指元·葛妙真,终⽣吃素,以延母年,母果以寿终。  辞令尹隐居,书传抱朴;  弃侯封不拜,术煮丹砂。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联

  全典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对化学、医学发展有⼀定贡献,有《抱朴⼦》等传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