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地基与基础)承台 一、施工准备 1、 劳动组织
(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工程队组织模式。
(2) 施工人员应结合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2、 机械配置
序号 1 2 3 4 5
机械种类 吊车 装载机 洒水车 挖掘机 自卸汽车 机械数量(台) 1 1 1 1 1 二、 技术要求
1、 测设基坑的平面位置、垫层顶标高要准确无误。 2、 钢筋的切割、焊接、绑扎要符合规范要求。
3、 模板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且有牢固、稳定的固定支撑系统,
模板安装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 承台混凝土滑槽入模,高频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连续分层浇筑,不留施工缝。 三、 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1、 施工程序
承台的施工程序主要有前期准备工作、模板工程、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四个部分组成。 2、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测设放线-承台基坑开挖-基坑排水-垫层-钢筋加工、制作、绑扎安装- 模板的安装T混凝土浇筑T养生T检验验收。
四、 施工工艺 1、施工放样
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用全站仪先对桩基进行点位放样,然后根据基础尺寸及开挖深度用尺量的方法
确定基坑开挖长度及宽度,并用白灰撒岀边线,注意基坑应在四周各多预留 支立侧模1.5m,深基坑留2m,做为排水沟和 工作面。需要特殊防护的深基坑按照专项方案实施。
2、基坑开挖
采用挖掘机放坡开挖,坑底预留 20cm人工清底。同时备用水泵在基坑开挖时抽水。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 桩基不被破坏,必要时人工清理。
3、桩头凿除
风镐凿除桩头,凿除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使基桩顶部露岀新鲜、坚硬的混凝土表面,桩基埋入承
台长度及桩顶主筋锚入承台长度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复测桩顶高程,若凿除桩头后桩顶高程不够,应重 新支模与承台一同浇注。
4、 基底处理
采用基底平铺10cm厚 C20混凝土进行抹面找平并作为承台底模,用水准仪控制垫层标高。
5、 钢筋的加工焊接及绑扎:采用在钢筋加工场地进行钢筋加工, 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和绑扎。 混凝土 垫层达
到一定强度后,精确放出基础边线,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 钢 筋采用现场加工、绑扎成型。先将墩台主筋与桩基钢筋焊接连接, 再绑扎 系梁、承台钢筋。
(1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 干净。 (2)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3)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 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4)
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
径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 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
(5) 用HPB300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 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 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 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宜小于箍 筋直径的10倍。
(6) 钢筋施焊前,必须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
5d,单面焊缝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 两钢
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7) 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 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 非
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钢筋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进行检查, 填写检查记录。在 灌注混凝土时,应保证已安装好的钢筋不移位。
6、模板支立:模板支立前先对模板进行尺寸、平整度及刚度和稳定性方面的检查,并复核支立模板处基 底标高。首先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保证底部干净整洁,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支立。拼装模板时应注意保证 拼缝的密封性,防止漏浆。模板支立完成,并自检合格后,监理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加工钢筋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允许偏差(mr) 士 10 士 20 士 5 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见下表
检查项目 两排以上排距 受力钢 梁、板、拱肋 筋间距 同排 基础、锚碇、墩台、柱 箍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 钢筋骨架 尺寸 长 宽、高或直径 弯起钢筋位置 柱、梁、拱肋 保护层厚度 基础、锚碇、墩台
允许偏差(mm 士 5 士 10 士 20 0, -20 士 10 士 5 士 20 士 5 士 10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基础 模板标高 柱、墙和梁 墩台 基础 模板内部尺寸 墩台 基础 轴线偏位 柱或墙 梁 轴线偏位 墩台 装配式构件支撑面的标高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咼低差 模板表面平整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10 +2,-5 8 10 士 20 15 允许偏差(mr)i 士 15 士 10 士 10 士 30 2 5 3 10 + 10, 0 7、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泵(天泵)送混凝土施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的浇环境筑 温度昼夜平均温度或最低温度不低于
-3 C,局部温度也不高于
40 C,否则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相应防寒
或降温措施。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前,应保证桩头清理干净,不残留混凝土碎渣或泥土,且承台浇筑范围内没有积水。混凝土 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
30-45cm。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板。振动器的振动深
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 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 面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
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 40cm,与侧模保持 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
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岀气泡,表面岀现平坦泛浆。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在养护期间测定混凝土表面及内部温度,内部温度与混凝土表 面之差不大于15C,拆模温差不大于 20 C,以避免岀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纹。
8、 拆模养生
砼浇筑完成后,对承台顶面进行修整。抹平定浆后,再一次收面压光(墩柱处应凿毛),表面用草袋覆 盖,洒水养生。在保证承台模板拆除后,承台混凝土不缺棱掉角的情况下即可拆除模板,并及时回填。
9、 基坑回填、拆除支护设施
承台施工完毕,模板拆除后,及时、对称、分部回填基坑,回填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步回填至距承台 顶30cm处,第二步回填至原地表高程。回填的同时进行分层夯实。
10、 沉降观测
承台施工完成后,设沉降观测点观测承台的初始高程,然后随着施工进程,观测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加 载条件下承台的沉降及沉降规律。 11 、注意事项
(1) 桩基承台砼施工必须在无水条件下浇筑,按施工现场确定无地下水。
(2) 砼浇筑完成后,每隔 2小时测一次温度,并做详细记录,验证砼内外、砼表面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值 是否超过15C,通过温度测试对施工方法有效调整,防止砼因水化热和温差超标使砼产生裂纹。
五、质量检查及检验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rj) 检验方法 1
尺寸 士 30 尺量长、宽、冋各 2点 2 顶面咼程 士 20 测量5点 3
轴线偏位 15 测量纵横各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