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桥梁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技术

桥梁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技术

来源:化拓教育网
总第82期

        西部探矿工程seriesNo.82

                    

2003年第3期WEST-CHINAEXPLORATIONENGINEERINGMar.2003

文章编号:1004—5716(2003)03—149—02

中图分类号:U445147+1 文献标识码:B

桥梁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技术

巫洪安,唐昭霖

(中铁十七局集团六处,福建厦门361009)

摘 要:清水混凝土是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不需要任何装饰,棱角分明,垂直方正,曲线圆顺,无大面积鼓包或蜂窝麻面、气泡、开裂,颜色均匀一致,保持混凝土原汁原味的质感效果。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

1 概述

近年来,在国内外桥梁施工中,许多桥梁外表要求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即浇筑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不做任何装饰,垂直偏差小,棱角分明,垂直方正,无大面积(<50cm2)鼓包或蜂窝麻面、气泡、开裂,颜色均匀一致,混凝土浇筑无明显“冷缝”,接缝过渡自然,无错台、漏浆现象,保持混凝土原汁原味的质感效果。本文介绍厦门海沧大桥东渡立交桥工程和厦门环岛路演武路—白城段跨海大桥工程的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成功经验,与读者共享。厦门海沧大桥东渡立交桥工程采用普通预应力箱梁,桥墩为板式花瓶艺术墩;厦门环岛路演武路—白城段跨海大桥采用国际流行,在国内首次采用的鱼腹式预应力箱梁,箱梁结构为单箱三室,桥墩为椭圆花瓶式艺术墩,其外表造型美观大方、线条流畅,是集交通、旅游于一体的景观工程的优选方案。

2 模板工程

求,模板结构采用组合大钢模板,尽量减少接缝,按《公路桥涵施

(GBJ17-88)中的有关规定进工技术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行设计,必须保证模板结构有足够的刚度、强度,避免变形,模板的工作面要有足够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212 钢模板的制作

钢模面板采用优质钢板,外表无锈斑、压痕。水平、竖向连接缝密贴、平直,连接边板无扭曲、碰伤现象,连接螺栓孔中心偏差

<0.3mm,严禁氧割孔眼。严格按《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及(GB50221-95)中的有《钢结构质量评定标准》

关规定进行检测、验收,确保模板结构的刚度、强度及工作面的平整度、光洁度满足设计要求。

213 模板表面的处理与防锈

模板经试、校正、检查合格后进行表面处理与防锈:

(1)模板工作面要进行磨光、除锈,对焊缝局部坑陷用粘性强的汽车腻子刮平、磨光、抛光后用棉纱浸柴油拧干后擦洗表面,再用棉纱彻底擦干油污、锈污。

(2)选用优质地板蜡对抛光、除锈后的面模进行第一次打蜡,待地板蜡硬化后,用细砂纸打磨,达到手感平滑、无波浪感觉,去污,再进行第二次涂地板蜡,如不理想,重复进行,直到达到镜面效果为止。

模板不拆除的情况下就可以拼装下一层模板。同时在打前一层砼的时候,使模板边缘留下足够的搭接,保证下一层模板拼装时能与前一层模板保证在同一平面,同时也易于对模板的加固和校形(见图3)。

4 严格把握振捣关,防止敲边鼓情况出现

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垂直偏差、棱角等外观尺寸与模板有密切的关系,模板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型后的混凝土的外观尺寸。因此,按高标准设计、制作模板是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的先决条件。

211 模板的设计

为了保证结构表面光滑、平顺,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的要

防止跑模还有一个问题需避免的就是一定要注意振捣过程中,棒头离模板要保持20cm左右的距离,过近则极易在振捣过程中击打到模板,引起模板的位移,特别是模板接头处、转角处非常容易出现移位现象,甚至会导致爆模,所以施工时应派有经验的工人操作振捣棒,按规范对模板附近的砼进行振捣,确保模板不产生位移。

通过此番改进,我公司在桥台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桥

图3 模板预留空间

梁施工也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50

Mar.2003

西 部 探 矿 工 程                  

No.3

313 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梁体混凝土前要清理散落在模板上的铁丝、焊渣、焊

  (3)模板及支撑体系须防锈:涂刷防锈漆二道。

214 模板的安装

拼装模板按模板节段逐节吊装就位,吊装时应选好吊点,防止模板变形与挂伤面模。根据结构的轴线、标高调整模板后及时固定。每两块模板之间应用螺栓加固拧紧,以保证模板的整体性。

模板支撑不得连接在作业平台或与脚手架联接。海上墩柱模板可支撑在桩基钢护筒围堰上或设置拉杆螺栓。

215 钢模涂刷脱膜剂

条头及其他污染物,并用高压风管将模内焊渣、泥砂和锯末等杂物吹干净。

(2)混凝土捣固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棒插入稍快,拔出速度要慢,振捣时间要适度,当振捣棒周围表面开始出现浆液时缓慢拔出。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1.5倍。不得贴模板边振捣,振捣器距离模板约10~15cm。当混凝土层面出现浮浆过厚或振捣泌水现象,用海绵泡沫塑料将多余水量吸出,以减少混凝土水泡。

(3)为保证现浇梁内实外光,减少气泡,在底模外侧用附着式振动器配合插入式振捣器内外振捣,每次振动时间应≤30s,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减少表面气泡。混凝土振捣人员要经培训,各部位振捣要定人、定位,拆模后检查评比,奖优罚劣。当新浇梁段浇筑完后,须对新、老混凝土施工缝二次插振,以防产生支架变形裂缝。

(4)浇筑墩柱、梁体混凝土时,必须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并派值班人员观察模板变形情况。

(5)当墩柱混凝土分段浇注时,混凝土浇筑顶面应低于模板顶面5~10cm,并在模板顶面镶5~10cm木板条,以控制混凝土施工接缝平整度。当混凝土终凝后,拆除木条。顶层与尚未浇混凝土相接的一节模板,要待上层混凝土浇筑后方可拆除,以保护混凝土施工缝平整、不漏浆。

(6)梁顶板平整度控制:为保证箱梁顶板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拖式振动梁,在梁上安4台1.5kW振动器,当梁段混凝土浇筑完后,再用振动梁加压从一端振压至另一端,在加压振动过程中,将高出梁面的混凝土铲除,凹处补上混凝土。

314 混凝土的养护

(1)墩柱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加设棚罩,防止暴晒开裂或雨

模板架立、调整、固定后,涂刷脱膜剂。为保证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颜色均匀一致,脱膜剂宜选用无色变压油,涂刷均匀,不得有油渍残存。严禁使用废机油。

216 模板保护

模板拆下后,要检查模板变形情况,如发现肋边翘曲、弯折,板面变形、脱焊、板面漆擦伤,应送加工厂矫正。模板校正后,要及时拼成整体,以防模板再次变形。

3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本色控制着整个混凝土构筑物的外观色差。清水混凝土对混凝土的要求十分严格,加之本工程位于旅游风景区,对混凝土构筑物的外观色差要求更高,因此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规格、配合比的选择,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混凝土的运输及浇筑均要严格控制。

311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应选择同一厂家供应的同一品牌优质水泥。制作

混凝土试件观察色泽、润滑度、细腻度。经试验比较,最后选用优质硅酸盐水泥。水泥应具有抗海水腐蚀性能,同时要检验和控制

C3A及碱性含量,以防混凝土泛碱。

(2)粗骨料:选用花岗岩碎石,粒经控制在5~25ε,并严格

控制级配和粉尘含量,根据当地石料场生产情况,宜采取二次级配,碎石进场验收还要检查其颜色变化,岩脉量控制在3%以下。

(3)细骨料:选用中粗砂,细度模量>2.4,严格控制含泥量,含泥结块粉细砂严禁使用。

(4)外加剂:选用缓凝、早强、引气量小、掺量少的高效外加剂,不致因外加剂掺量大而引起混凝土浇筑产生浮浆,影响外观色差。要通过试验选择与水泥相容的最佳外加剂。

(5)添加料:掺用适量的粉煤灰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混凝土外表气泡。粉煤灰要求经磨细加工达到一级灰标准。

312 混凝土拌制与运输

(1)混凝土生产前应对搅拌站的计量设备进行校正,严格控

淋失浆,待初凝收浆后再覆盖洒水养护,使用不褪色的覆盖物以防浸水后污染混凝土表面,禁止使用麻袋、草袋覆盖洒水养护。墩柱拆模后浇水,并用塑料膜裹缠养护。每天用高压自来水冲洗薄膜2~3次。

(2)箱梁顶板压振平整后,可用无纺土工布浸湿后覆盖顶板混凝土面,并用鼓风机向箱室内送风降温。混凝土终凝后要揭开盖布浇透水,箱室内喷水降温,拆除底模后及时浇水冲洗养护,再涂刷两遍养护液进行养护。严禁用海水养护,不得用易掉色的麻袋或草帘覆盖,以防止覆盖物掉色污染混凝土面。

315 混凝土的拆模

制计量误差:水泥≤±2%,碎石≤5%,砂≤3%,粉煤灰≤±1%,每批量混凝土的生产施工,均要测定粗、细骨料含水量,以调整掺水量,满足配合比的要求。

(2)混凝土在机内的拌制时间应≥60s,并通过检查拌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及泌水性调整其拌制时间。混凝土生产须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进行拌制。

(3)混凝土的运输采用输送车输送。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要在罐内继续搅拌,混凝土入模前不得出现离析或泌水现象,并要抽查坍落度。不合标准的混凝土严禁在混凝土输送罐内掺水或外加剂调制后再用。

为保护墩柱表面不受损伤,拆模时间应在混凝土浇完3天以后拆模(混凝土强度>5.0MPa)。拆模后,立即用与墩柱混凝土同配合比混凝土堵塞拉杆螺栓孔,并进行封口表面处理。

墩、梁拆模时,禁止在混凝土与模板缝内撬开模板、或脱模后模板掉落擦伤混凝土表面。

4 体会与效益

厦门海沧大桥东渡立交桥工程和厦门环岛路演武路~白城段跨海大桥工程均已竣工通车。经过一年多的使用,这种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控制是比较成功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