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化拓教育网
《软科学)2010年9月.第24卷.第9期(总第129期) 论中国邮政储蓄银纤的核心宽争力 周颖辉,彭建刚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长沙410079) 摘要:我国邮储银行在成立初期,具有其他银行不可复制的“高覆盖、低成本”、触角广的范围经济效应等核心竞争 力优势。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的情况下,邮储银行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 核心竞争力,在为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服务的同时也促进自身的价值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邮储银行;核心竞争力;二元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1: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0)09—0057—05 The Core Competence in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ZHOU Ying—hui,PENG Jian—gang (Financial College,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9) Abstract: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in its early days has the core competence such as”high coverage,low cost,”a wide range of antennae for the effects of scope economy,which can not be replicated by other banks.In the situation of China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uality aye clear,Postl Saviangs Bank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advantage of nd further enhance itas own core competence to eliminate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also make its own value maximized,in order to realize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core competence;dual economic structure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本文简称为“邮储银行”)于2007 年3月20日正式成立。邮储银行在改革成立的初级阶 学识。”近年来的研究普遍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其 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区别于竞争对手所独有的、 段,虽然具有起步晚的劣势,但是其与生俱来的贴近农民, 为“三农”服务的优势,使得它在服务“三农”与促进中西 部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因此,邮 难以在短期内模仿与替代的以支持和维系企业持续性竞 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能为顾客创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为企业带来持续超额利润回报的独特能力与资源优势的 储银行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自身现有 的优势条件以及支持等外部条件来发展壮大自己以 促进银政企农的共同协调发展。 一整合。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既具有一般 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和特点,又有着自己的特殊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性。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不同的商业银行主体在 同样的宏观环境背景下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运用各 自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和价值的能力,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战略理论在2O世纪中期的最 新发展,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相融合的理论成果,也是知识 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1959年Panrose 首次 是银行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中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 体现。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作为银行竞争系统中 最重要的功能性要素,是商业银行能够获得长期超额利润 的最基本的、能保持长期稳定的一种竞争能力。商业银行 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性,并且其有多种构成要素,一般包 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概念,他在书 中指出:“企业能更有效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 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所在。”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 学的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的哈默 (Gary Hame1)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55中把核心竞争力定 义为“企业组织中的集合性知识(Collective Learning),特 括企业文化、资源禀赋、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 一家银行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拥有核心 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资源的 能力。邮储银行作为一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同样具有 收稿日期:2010—03—09 作者简介:周颖辉,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管理、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彭建刚,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商业 银行管理、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 ・57・ 《软科学 ̄2010年9月.第24卷.第9期(总第129期) 其他银行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它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其 只是吸取农村本不宽裕的资源,而并没有把吸取的资金及 独有的、其他银行短时间内难以复制的核心能力,是一种 时地回流到农村,不能有效地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 整合资源的能力。邮储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主要包括 的金融支撑。这不符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下金融服 范围经济性与外部适应性等方面,体现了它的核心信仰, 务企业与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利益,邮政储蓄的改革势在 而核心信仰也可以进一步巩固其核心竞争力。核心信仰 必行。邮储银行应在改革过程中充分利用覆盖城乡的网 用以规定企业的基本价值观,是构成企业愿景的重要组成 点优势等核心竞争力来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村经 部分,是企业长期不变的信条与聚合剂。核心信仰必须能 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改善二元经济结构,从而达到以金 被组织成员共享,它的形成是企业自我认识的过程,包括 融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以经济协调发展带动金融的良好运 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使命。其中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最 行机制。 基本和持久的信仰,是组织内成员的共识;而邮储银行的 正是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邮政储蓄及时进行了 核心使命主要是:在当前各级大力提倡支持“三农” 反应性变革,分离为邮政部门与邮储银行,邮储银行是一 与中西部落后地区发展以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 个全功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邮储银行充分利用其核心竞争力优势在实现其自身可持 2.邮储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续发展的同时,为“三农”及中西部落后地区服务,促进我 我国邮储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其他银行难以复制 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或替代的核心能力,是一种整合资源的能力。商业银行的 二、中国邮储银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现状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商业银行在不同的发展时 1.邮储银行的发展背景 期,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不一样的。邮储银行在成立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在北京正 的初期阶段,主要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几十年积累下来 式挂牌成立。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 的庞大的网络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等。 的典型特征,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 核心竞争力一:“高覆盖、低成本”的硬资源优势。邮 要任务。邮储银行正是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成立的。 储银行是在邮政储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高覆盖、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由于部门间生产函数与劳动生产 低成本”的优势主要源于邮政储蓄的长期发展,并且该优 率差异或者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经济性两极分 势具有持久性,在短期内难以被其他银行所复制。邮政储 化。目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我国 蓄自1986年开办以来的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其网点遍布 也不例外。2008年的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工业产值占 全国大小城乡,而且邮递员每天穿梭于各城镇和乡村间, GDP的比重为42.9%,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6.1%; 兼任储蓄代办员,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网点的 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为11.3%,农业对GDP的贡献率为 优势与储户的优势使邮政储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6.5%,并且全部工业企业利润也远远高于农业企业利润 极为稳固。 总额,但是农村人口比重为54.32%,城镇人口比重为 自邮储银行于2007年正式成立以来,采用的是“自营 45.68%。此外,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异显著,城市的 +代理”二元。“自营+代理”二元是指邮储银 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收 行采用自营网点和代理网点相结合进行的整体管理营销 入是农村居民的3.32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 模式,其中代理网点主要是直接从邮政储蓄分离出来的邮 的3.6倍,并且这种城乡对比系数毫无明显下降的趋势。 政部门以及二类支行。“自营+代理”的二元进一步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一号文件都明确指出“我国城 完善了邮银协调机制,形成了“邮银合作,共谋发展”的良 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 好局面。这使邮储银行可以利用邮政储蓄几十年来积累 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所以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我 下来的网点与客户资源优势,加强与邮政企业在网络建 国目前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解决的重要课 设、业务发展、客户服务、资金安全等方面的沟通,从而形 题。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 成邮储银行“高覆盖、低成本”的优势局面。 问题与农村金融抑制密不可分,因而加强农村地区的金融 邮储银行拥有3.6万个网点和近4亿客户,是网点数 体系建设,完善金融服务经济的功能,是我国转变二元经 最多的金融机构,并且拥有强大的农村市场根基。在一些 济结构的必经之路。 偏远农村地区,邮政储蓄是当地居民唯一可以获得金融服 1986年在严重通货膨胀的形势下,邮政储蓄作为回 务的机构。在各家商业银行重组收缩网点之时,邮政储蓄 笼货币的一个手段予以恢复,其功能定位于“积聚资金、 银行不但没有收缩网点,还在继续增设,网点资源更为丰 增加货币回笼和稳定金融”,其业务主要局限于储蓄存款 富,深入城市居民聚居区和农村各乡镇,为邮储银行开发 与汇兑业务,资金运作模式单一,全额上划央行,这对当时 横跨城乡的金融服务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邮政部门在专 缓解通胀,稳定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当时的邮政 业化经营过程中组建了专业营销队伍,并且在每条邮路上 储蓄只是回笼货币的媒介,其近三分之二的网点和42% 不停行走的投递员是收集客户信息和维系客户关系的生 的储蓄余额来源于农村地区,故只相当于一个“抽水机”, 力军,可以更好地消除信心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这 ・58・ 《软科学 ̄2OlO年9月・第24卷・第9期(总第129期 样,邮储银行便形成了触角广、软信息获取能力强、其他银 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网点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与农村地 区,并且网点具有东中西、城乡纵横交错的特征,这刚好为 行难以复制的强大网络优势。 另外,与其他商业银行直接在各网点设立分支机构的 模式相比,我国邮储银行的“一元”邮政代理网点具有运 我国实现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邮储银行自身 获取支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邮储银行可以更好地 发挥其对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极的金融 0 8 6 4 2 O 8 6 4 2 0 %%%%%%%%%%% 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机遇,为邮储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 ∞∞∞∞∞∞∞∞∞∞∞ 营成本(网点租赁费、设备折旧费)低、工资成本低、信息 获取成本低等特征。其低成本可以促成其高利润率,通过 代理网点成本粗略测算,可知其代理网点的直接收入利润 率高于平均水平。 邮储银行在城乡地区的高覆盖以及其相对较低的邮 政代理成本,是其他金融机构短时间内难以复制的,是我 国邮储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这将成为邮储银行在我国二元 支撑作用,对典型的微观发展模式“一村一品”提供信贷 支持,支持当地的主导产业,使经济优势不明显的村加快 培育出主导产业,使拥有主导产业的村将产业规模做得更 大、产业链条拉得更长、发展得更具竞争力。邮储银行可 以在为乡村发展极提供金融支撑的同时促使自身获得较 快的发展。 经济结构现状下取得长远发展的可靠保障。 核心竞争力二:网点布局优势。邮储银行的网点布局 具有一定的特征。从城乡网点分布来看,只有28.1%的 网点位于城市,而县及县以下的网点占比为72.9%。从 从邮储银行2009年1月至11月的贷款业务特征来 看,其资金运用于“三农”的比例具有这样的特征:西部地 区的涉农贷款占比与贷存比均要高于东部地区的涉农贷 款占比,如图1所示。这说明邮储银行在西部地区的“三 农”服务力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的“三农”服务力度,体现 了邮储银行在促进西部“三农”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到更 东中西部网点分布来看,邮储银行有三分之二的网点分布 在中西部,只有三分之一的网点分布在东部。邮储银行的 这种网点布局与我国目前所采取的协同发展战略相契合。 我国目前重点实行支持“三农”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 加突出的作用。并且邮储银行于西部地区的贷存比高于 东部地区的贷存比说明邮储银行在西部地区所吸收的资 金于运用的占比多于东部地区,这些都体现了邮储银行对 促进中西部发展有很大的优势。这些都体现了核心竞争 发的发展战略,以消除经济与金融的二元性,实现经济的 协同发展。这些欠发达地区实现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金 融的支撑,需要资本这一必不可少的要素流人到资金要素 短缺的区域以实现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功能。 因此在国家倾斜的宏观背景下,邮储银行网点布局具 力的外部适应性特征,因此,在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邮储 银行的这一网点布局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东部地区涉农贷款占比 西部地区涉农贷款占比 东部地区贷存比 西部地区贷存比 】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8月 9月 lO月11月 图1 邮储银行东、西部地区涉农贷款占比及贷存比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统计报表数据整理所得 核心竞争力三:城乡贯通的网络优势。现阶段,服务 重于城市,只有30%左右的网点布局在乡镇;农信社的网 点主要集中在乡镇;邮储银行在城市与县城的网点数约占 其全部网点的35.7%,在乡镇的网点数约占64.3%。可 见,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网点覆盖现状相比,邮储银行的网 点具有横贯城乡,并且主要分布于乡镇的特征。 邮储银行这一城乡贯通并偏重于乡镇的网络使得其 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业发展银行、国有商业银 行、农信社、邮储银行四类,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诸如股份 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网点,即使存在也大多设在经济 条件较好的县城,在农村地区设点的极少。以湖南省为 例,截至2009年6月末,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 3352家,占全省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总数的55.9%;邮储银 行网点1318家,占全省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总数的22.0%; 有着与众不同的服务基础。邮储银行既是农村地区金融 机构的生力军,同时又是连贯城乡的主力。在农村地区, 农业银行网点618家,占全省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总数的 特别是在自然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大部分的农民都需要 依靠外出打工赚取收入,2009年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 10.3%;另外,农信社、邮储银行在乡镇的网点占比合计达 76%。而三家机构中,农业银行较之其他两家,网点多偏 人数达14916万人,约占农村总人口的20%,约占全国人 ・59・ 《软科学 ̄2010年9月.第24卷.第9期(总第129期) 口的11%,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金融服务将具有很大的 坏账损失和不良资产,并且邮政储蓄在经营的二十多年 市场,比如,外出务工农民收入的相当部分都需要通过金 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8万亿,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排名 融机构汇到农村,而邮储银行由于其横贯城乡的网络优势 第四,这造就了未来邮储银行可以在没有历史包袱和坏账 使得它具备了满足外出打工农民的金融需求的条件。 负担的情况下轻装上阵。因此,邮储银行在未来的发展过 核心竞争力四:范围经济性。邮储银行是一个具有全 程中具有后发优势,这也将是邮储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功能牌照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是分布于各个地区的分支 三、进一步提升中国邮储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社区银行的有机整体,具有范围经济性。一方面可以将其 1.中国邮储银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逐步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通过不同的分支社区银行有区 邮政储蓄长期以来都是依赖央行利差吃饭,造成由邮 别的复制得以延伸,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不同分支社区银行 政储蓄发展而来的邮储银行在银行业务管理上欠缺经验, 之间通过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达到邮储银行整体的效益最 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风险控制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另 大化。比如,邮储银行可以把我国视为一个区域共同体, 外,邮储银行缺乏专业的人才。邮政储蓄多年来单一的经 利用其分支社区银行的软信息优势与网点跨度广的优势, 营模式使金融人才严重匾乏,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邮储 为区域共同体内异地交易的买方与卖方提供相当于国际 银行的快速发展。 结算业务中的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业务,为各地的产业专 另外,在邮储银行的近两年发展过程中,其东部的业 业化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进而形成一个多边的联动 务发展状况明显要好于中西部,如图2所示。邮储银行尽 机制。这既有利于风险的控制,也有利于促进国内物流及 管在东、中、西部的网点各占三分之一,但是东部地区的储 贸易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交易双方所处两地都形成适合 蓄余额与贷款余额都要明显高于中部、西部。这说明邮储 于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极,最终促进我国这个区域共同体 银行的业务发展目前主要集中于发达地区,在发达地区的 的协同发展。因此,邮储银行这一触及到各个乡镇的范围 金融供给比较充分;邮储银行存款增速缓慢,在2009年前 经济性是其他银行短时间内难以复制的核心能力,是邮储 三季度,邮储银行新增存款余额2444亿元,仅占全国总量 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的6.46%,特别是在9月份全国新增7217亿元的情况下, 核心竞争力五:资金优势。邮储银行的前身是只存不 邮储银行仅新增了46.21亿元,这与邮储银行的网点布局 贷的金融机构,长期以来依赖银行的利差生存,没有 状况很不匹配。 1 2 OO0 1 0000 800O 6O00 4O00 2 O00 O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地区 墨1月储蓄余额 ■1月贷款余额 口2月储蓄余额 口2月贷款余额 一3月储蓄余额 ■3月贷款余额 ■4月储蓄余额 囹4月贷款余额 ■5月储蓄余额 ●5月贷款余额 口6月储蓄余额 囹6月贷款余额 ●7月储蓄余额 ■7月贷款余额 ■8月储蓄余额 ●8月贷款余额 囝9月储蓄余额 口9月贷款余额 口1 0月储蓄余额 口1 0月贷款余额 囵11月储蓄余额 囵l1月贷款余额 图2 邮储银行东、中、西部存贷款规模的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统计报表数据整理所得 50oO 14 2.进一步提升邮储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4500 4140 12 邮储银行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人力资源积累薄弱、抗 4000 350HD 1O 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明确自身的 3Oo0 25oo 8.O 核心竞争力优势,以及客观地认识自身的劣势,正确地给 2ooO 矗r~t叶一l 7-4 l50o 自己定位,并且要进一步提升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在 10oO 5o0 2 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 0 (1)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大力发展农村服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务 图3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与纯收入增长率 如图3所示,农村居民收入在近些年来一直处于快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en 增长的阶段,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 ・60・ 《软科学)2010#-9月.第24卷.第9期(总第129期) 年的67.7%降至了43.1%,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说明农户 通过向银行借款所获得资金的主要用途不再是满足生活 的基本需求,而主要是用于农业生产与投资,这为邮储银 行在农村提供金融服务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可能。因此,邮 (3)进一步加强金融业务的创新,提供以客户为中心 的个性化服务 邮储银行要想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则必须加 强对金融业务的创新,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 邮储银行应加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创新,应根据其主要 储银行应该利用其现有的核心竞争力优势来大力发展农 村服务,为地方产业发展极提供金融支撑 ,以进一步提 升邮储银行的综合能力。 在非均衡协同发展战略下的经济发展极建设初期,需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优势选定主导产业。在发展极形成和 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点,紧紧围绕区域特色,针对不同地 区的资源优势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不能只对客户提供 简单、统一、机械化的服务。 基层行是邮储银行的对外窗口,是邮储银行体系的重 壮大过程中,与主导产业相联系,需要形成一个产业链,进 要层面。因此,不同地区的基层行应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 而形成产业集群。从长期看,有利于当地发展极形成的产 特色,在制度允许范围内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通过 业,有利于开发本地资源的产业,大多是区域内优先发展 产品组合创新和服务创新,确保其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客 的主导产业,一般具有较为理想的投入一产出比,应是金 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比如 融机构在当地发展极的重点服务领域。 在经济欠发达、农民创业意愿不强的地区,邮储银行可以 邮储银行作为一个兼具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整体规模 通过与当地、龙头企业及担保公司的合作,为农户提 与社区银行业务特征、能填补农村金融空白、服务地方经 供一条龙服务,或者提供以租代售的金融服务,这样既顾 济发展的新型银行,拥有3.6万个网点,其中近72%的网 及到了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也可以促使邮储银行在 点覆盖在农村及县域,拥有强大的农村金融根基。因此, 此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其自身。 邮储银行应该且有能力为地方产业发展极提供必要的金 (4)以人为本,整合提升人力资源能力 融支撑。 邮储银行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人才很匮乏。银行间的 邮储银行可以根据其网点分布特征,在县域及中西部 竞争最终都要归结于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在未来知识化、 欠发达地区大力提供金融支持,有重点地培育或者发展当 信息化的社会里,人才的竞争力强弱将最终决定商业银行 地的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链,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极的形成 竞争力的强弱。因此,邮储银行应该以人为本,提升人力 与扩大,进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极的形成与扩大, 资源能力。首先是在邮储银行人才积累比较薄弱的状况 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作出贡献。同 下要把好新员工招聘这一关,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时,地方产业发展极的扩大会刺激金融需求,进而使邮储 的老员工始终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其次要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网点的员工 (2)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 要进行培训,让其熟悉银行的文化与使命,塑造出一批精 邮储银行目前的网点布局具有外部适应性,正好适合 明能干的营销队伍,为邮储银行的品牌形象更好地深入每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能够为中西部发展及县域发展 一个角落作好准备。再次是要搭建公平竞争平台:运用平 做出贡献。但是,目前邮储银行在网点布局上也存在不尽 衡记分卡绩效管理方式,构建科学的员工岗位业绩评价体 完美的地方,比如,某些网点主要集中在某一区域,而并没 系与员工岗位职级晋升体系;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促 有真正惠及到某些偏远山村。因此,邮储银行应该进一步 使员工自觉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引导员工不断提升个人 优化网点布局,在区域上要将经济发达地区、具有经济增 综合素质和岗位工作能力。最后要从精神文化建设的角 长潜力的地区(如中部崛起地区、西部开发地区)、经济欠 度来提升员工对邮储银行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加强具有邮 发达地区等不同省份、不同区域区分开来,形成有利于全 储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营造和谐的工 行竞争力提升的区域战略布局,确立与不同区域相匹配的 作氛围;加强员工对邮储银行核心信仰与使命的认识,增 经营发展战略和业务增长方式。 强其为邮储银行发展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的内在动力。 邮储银行在网店布局规划上应加大投入,紧密结合城 参考文献: 市的发展状况和农村的资源特征进行规划,通过撤并、搬 [1]Panrose E T.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John Wi— 迁、新设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各区域的网点布局,提升网点 ley,New York,1959. 辐射能力,实现网点资源与目标客户的协调分布,为填补 [2]C K Prahalad,Gary Hame1.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M].1990. 农村金融空白做出贡献。另外邮储银行应该加强打造电 [3]谢少雄,李鉴清,刘飞舟.商业银行网点核心竞争力研究[J].金 子银行,优化电子商务金融渠道建设,针对目前我国庞大 融论坛,2008(8):27—32. 的、逐步深入农村的手机用户群体,开辟手机服务新渠道, [4]彭建刚,周鸿卫.发展极的金融支撑: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 给手机用户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这将为其更深入地进入 发展的战略选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 农村市场、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创造更好的条件。 (责任编辑:唐杰)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