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曦月( xī) 襄陵(xiāng) 飞漱(sù) 经纶世务(lún)
B.荇(xìng) 缥碧(piāo) 峻茂(jùn) 夕日欲颓(tuí)
C.属引(shǔ) 沉鳞(líng) 千转(zhuàn) 嘤嘤成韵(yīng)
D.犊(dú) 征蓬(péng) 横柯(kē) 互相轩邈(miǎo)
2.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林寒涧肃(严肃)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冲击,撞击)
D.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D.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下列加粗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 B.盖竹柏影也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5.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相互到院中散步。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两岸青山连绵起伏,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蝉儿长久不断地欢唱,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D.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文: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潜在的铺垫)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的“直”字和“圆”字用得逼真传神,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为你读诗”是一个公众网络艺术平台,它用诗歌吟读的方式表达情感,推动诗歌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倡导诗意生活。“为你读诗”希望通过海内外各领域知名人士参与读诗,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与诗歌结缘。
【任务一】“我要读诗”
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为亲友(或自己)读一首诗。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
你的请求。
【任务二】“邀Ta读诗”
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听到知名音乐人周杰伦读诗。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向周杰伦发出邀请。
要求: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
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高林”指的是破山上高高的树林。
B.“曲径通幽”四字,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清幽的景色,常被后人借来题写山水景点。
C.“潭影空人心”的意思是“潭水十分清澈,临潭照影,觉得心中杂念被洗涤一空”。
D.“万籁’泛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内容上说,本诗写了破山寺后禅院的深幽、寂静,赞美的是佛境摆脱尘俗,怡悦无忧的境界。
B.尾联用钟磐音反衬静,亦深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妙,所以此联最为人欣赏。
C.本诗构思巧妙,以叙写事,以情布景,绘形绘声,写事写物超出象外,让人领略到景致之外的神髓。
D.本诗造意工致,透过视觉的、听觉的、透视的、比衬的种种意象,使人如置身于它的时空之中,受到感官的、精神的感染,有难言之妙。
(三)西湖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年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突兀( ) 即棹( ) 目酣神醉( ) 波纹如绫( )
2.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即棹小舟入湖(名词,船桨,这里用作动词,划桨)
B.已不觉目酣神醉(剧烈、浓盛)
C.觅阿宾旧住僧房(寻找)
D.余游西湖始此(开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不觉目酣神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按下面的提示,分别写出相关的文句。
(1)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初见西湖美景时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描绘下列景色。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
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
一、1.D 2.A 3.B 4.D 5.A 6.C
二、【任务一】示例:我是一个八年级学生,即将转校,离开我的母校,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很舍不得。“为你读诗”是一个能很好表达情感的网络平台,我想借助平台读一首诗,表达我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同学的爱,也给自己留一个纪念,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请求。
【任务二】示例:我是一个八年级学生,“为你读诗”给我带来了轻松、愉悦的心情。我和我的同学都是周杰伦的忠实粉丝,想在平台上听到周杰伦的声音。他的歌词常化用古典诗词,
如果让他来朗读,一定很有味道。相信周杰伦读诗会让更多青年人亲近诗歌,希望您能满足我的愿望,邀请他来为大家读诗。
三、(一)1.诗人想到现实之路充满坎坷险阻,前途迷惘,无所适从,因而内心愁苦,面对“玉盘珍羞”也无法下咽。
2.此句用典,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告诫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机遇总会有的,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
(二)1.A 2.B
(三)1. wù zhào hān líng
2.B
3.(1)喝完了茶,就划着小船进了西湖。
(2)已经不知不觉让人看得如醉如痴了。
4.从武林门出西行,到昭庆,然后棹小舟入湖。
5.(1)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2)不觉目酣神醉: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