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参
一、1. A 2. B 3. D 4. C 5(1)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造成大量平民伤亡。(2)示例:让和平鸽把橄榄枝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战火,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6(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二(一)7. 第二天中午,老头子痛打鬼子,为女孩报仇。8.(1)这处景物描写突出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2)这处景物描写烘托了老头子痛打鬼子后轻松、愉快的心情。9.老头子首先在船头放了一大捆莲蓬,诱使在淀里洗澡的鬼子抢莲蓬,然后通过高超的划船技术不经意地把鬼子引进设有木桩和钩子的水域。 10.外貌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老头子自信又机智勇敢的特点。
(二)11. 显赫一时的上马凳 穿越千年的汉砖瓦 生动本真的乌龟石(每点2分,共6分)12(1)“亲吻”在此处是表示亲近喜爱之意,突出了作者喜爱这片土地淳朴的田园美景,以及岁月流逝的印痕的思想感情。(3分)(2)“朦胧”本是“不清楚、模糊”之意,这里指昔日繁华热闹的徐闻港已成为陈迹,航海家们的身影已模糊在过往的历史中,但他们的精神气韵却弥散在这片土地上。(3分)
13(1)这里有古朴的村庄、葱翠的古椰、斑斓的阳光、澄澈的湖水、蓊郁的红树林等自然美景让人陶醉;(2)这里有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千年古港,记录着人类历史文化等文明印痕;(3)这里还有许多几经周折保存下来的文化遗迹,是千年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4)这里有纯朴善良坚贞的渔民,有许多动人的传记传说,值得细细品味。(每点1分,共4分) 14.开篇为我们呈现了四种自然场景,让我们置身于缤纷的大自然中,既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添了形式美,又自然开启下文,引出“我们是徐闻千年的等待”这一话题。(4分) 15.示例一:第②段“徐闻城于公元前111年建在海边的讨网村”与第⑩段“这是一场公元前111年的约定。”有时间上的照应。示例二:①段“便是她千年的等待”、③段“与你赴一个千年的邀约”与⑩段“这是一场公元前111年的约定”,既有时间“千年”的照应,亦有“约定、等待”这一内容上的照应。示例三:③段“还有沉甸甸的历史传记与美丽传说”、⑤段“用静默讲述着一段古老神秘的传说”与⑧段“关于这乌龟石,亦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也是前后照应,③段是总说,⑤段与⑧段印证“这里有美丽传说”的说法,⑧段把“传说”具体化。(找对了相照应的语句并略有分析即可)
三(一)16. 描写了一幅秋风萧瑟,树叶飘零,大雁南飞的肃杀景象;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二)17(1)田间小路 (2)通“邀”,邀请 (3)请 (4)沿着,顺着 18. C 19.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20. 表达了作者渴望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人人劳动,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理想社会。(三)21. C 22. 原来盗贼害怕第二天大搜查,急于转移赃物,但赃物太多难携带,所以秘密地穿在身上,多次带出城。23.机智过人,断案如神。
【湛江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参 第 1 页 共 4 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二)参
一、1. D 2. B 3. D 4. B 5(1)如:奉献爱心,挽救生命。(2)如:同学们,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但在这个集体,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如今,小明同学患病,我们又怎能坐视不理?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用爱心为小明同学撑起一片希望的晴空。6(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二(一)7.写老王抱病给“我”送鸡蛋和香油,感谢“我”对他的帮助和关怀。
8(1)“镶嵌”,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艰难、身体僵直的形态。(2)“强笑”含蓄地透露出作者见到老王病菌成那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9外貌描写;写出了老王病入肓,瘦得不成样子的形象,暗示他已不久于人世了。
10为老王在重病的情况下给自己送香油鸡蛋,报答自己平时对他的关照而感动,觉得这份情意是无法用鸡蛋数目来衡量的。
11(1)因为善良的老王怕“我”真的又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2)“我”给老王钱是出于对他的关心与同情,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助他。
(二)12.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 流。(答出两点即可)
13.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
14.(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 (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1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1分)。
15.(4分)本段起过渡作用(1分),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1分);紧扣 文题(1分),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1分)。
三(一)16.景色秀丽(神奇秀丽),气势雄伟(高大巍峨);表现了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二)17(1)靠近 (2)举 (3)同“屈”,弯曲 (4)同“横” 18. C 19. 那人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20. 介绍了核舟首尾雕刻的人物的神态动作。 (三)21.C 22.我的朝臣上千人,每次施政办事,没有人不说:我们的君王是圣明的君主啊!23. 谄谀者众。(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意思对即可。)
【湛江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参 第 2 页 共 4 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三)参
一、1. C 2. D 3. C 4. D 5.(1)“低碳生活”指: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2)示例:①今天你低碳了吗?②低碳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③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④低碳 , 让生活更美好;享受低碳生活,不再被OUT;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清爽地球靠大家, 低碳走进你我他;温室效应我不要, 低碳生活我拥抱;节省水电讲环保 低碳生活我来造;少坐汽车多行走, 低碳健康我拥有;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低碳让地球解脱苦难。6(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一)7、(1)紫荆的属科和树形。(2)紫荆的叶子。(3)紫荆的花朵。(每写出一点得1分) 8、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紫荆花蕴含的意义不只是比拟亲情,寓意兄弟和睦,家业兴旺”承接上文田家三兄弟分而复合的故事,“还代表湛江这个光荣的城市对先烈的缅怀之情”引出下文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的故事。(写对一点得1分) 9、(1)在湛江人心中,它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2)它代表湛江这个光荣的城市对先烈的缅怀之情;(3)它从容自然、不卑不亢、优雅浪漫;(4)它是湛江与国际友好城市的见证;(5)它象征湛江人民默默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每写出一点得过且1分,写出五点中四点即可得4分)10、从表达方式看,(1)本文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比如第②段中“紫荆,是豆科,属落叶乔木,引种庭院栽培以后,通常呈灌木状,高3-10米。”对紫荆花的属科、整体形状作了介绍。(2)本文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比如第②段,运用了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了紫荆的叶子、叶柄、花朵、花骨朵的美态。(3)本文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第④段和第⑥段通过记叙田家三兄弟分而复合的故事和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的故事来证明紫荆花蕴含的意义不只是比拟亲情、寓意兄弟和睦、家业兴旺,还代表湛江这个光荣的城市对先烈的缅怀之情。(4)本文运用发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最后四段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紫荆花的无限深情,揭示了紫荆花的象征意义。(每点得1分)
(二)11.在盼援无望的情况下才自救;性格上习惯等待别人的救助,存在依赖思想,缺乏自强自立能力(答其中的任何一项即可得分)。12.愤恨(埋怨、怨恨)) 理解 13.为儿子成功自救而兴奋,为自己的教育方法获得成功而兴奋。
14.巧设伏笔:父亲说的“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前面有三处伏笔,(1)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井边的草丛在响;(2)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3)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答出其中任何两处即可)
15.含义:父亲挖陷阱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学会自救,这是对儿子一种深沉的爱。形象:对儿子严格要求,对儿子体贴关怀,教育方法独特,有教育智慧。
三(一)16.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不舍之情。 (二)17(1)通“缺” (2)正午 (3)顺流而下 (4)连接 18. D 19. 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20. 奇山,异水;抒发了作者对三峡景观的赞美之情。 (三)21.C 22.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
23.①不迁怒,不贰过。(1分)②从中所得的启发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1分)。
【湛江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参 第 3 页 共 4 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四)参
一、1. C 2. B 3. C 4. D 5(1)中国人喜欢过洋世,而我们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2)略。(可以赞成保留,也可同意摒弃,言之有理即可。) 6(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一)7. 来历、分布;形象特征;历史价值(意义)。8. “番鬼托梁”是湛江的建筑工匠把法国侵略者的形象雕刻成垫在梁架上作托梁的一种木俑(木雕)。9(1)写法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先说明“番鬼托梁”的概况,再具体描写“番鬼托梁”的动作、表情特征,最后议论点明其寓意。(如果学生只是抓住其中的描写作分析,也可以。)(2)语言运用上,在平实说明的基础上,运用生动的描写,将“番鬼托梁”的动作神态描摹得形象逼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以上两方面,只要从其中一方面作答即可。)10(1)说明了当时湛江人民对法国侵略者充满了仇恨和蔑视,同时反映了湛江人民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无限的爱国热忱。(2)这种木雕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且的很高的地方历史研究价值。(或:保护好这些木雕,能让我们记住历史,反思历史,呼吁和平。)(只要扣住它的历史价值来回答便可。) (二)11.文章叙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母亲讨饭(米)供儿子读书的故事(2分),表现了母爱无疆的主题(2分)。12.(1)“轻轻地、细细地”表现对儿子的呵护,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了深厚的母爱。(揣摩词语1分,细节描写1分,句意理解1分)(2)斑驳陆离:形容土墙已经百孔千疮破败不堪了。噌噌:形容长得很快。 本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儿子”家虽然十分贫穷,但儿子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揣摩词语1分,比喻1分,句意理解1分)13.因为这三袋米,凝聚着母亲的汗水和心血,是母爱的结晶(2分),母爱是无价的,金钱买得到粮食,但买不到母爱。(2分)14.(4分)示例:天啊!那位靠乞讨大米供儿子上学的母亲竟是我的娘。娘啊!您拖着残疾的身躯乞讨供我读书,那漫长的乞讨路上却印下了您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和殷切希望。儿子不知怎样才能回报您的恩情。(内容合乎情理2分、生动感人2分)15.示例一:每天早晨桌上的早餐,每次出门前那声亲切的叮咛,获得成功时给我肯定,遭遇失败时给我鼓励„„我愿永远停靠母爱的港湾。(内容2分,情真2分)示例二:爸爸总是那么严厉,生活中让我、学习上让我自主,每次遇到风险总不让我退缩。其实,在他那威严的面孔下藏着一颗慈爱的心。(内容2分,情真2分,共4分)
三(一)16. 写作者早出晚归给豆苗除草却不以为苦的事。“愿”是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二)17(1)农历十六 (2)一点点 (3)画上文彩 (4)高 18.D 19.只有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20.从侧面衬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21.D 22. 如果能够被范公称作是宗派之人,范公对我的恩赐就很厚重了。 23. 士大夫莫敢往别;正直、无畏。
【湛江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参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