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来源:化拓教育网


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摘 要】混凝土施工涉及到诸多方面,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避免裂缝问题产生,从设计到施工,包括施工材料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都应提高重视。并从多方面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分析。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以实现综合治理原则,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工程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需要严格的施工管理,对施工进行全过程控制。本文将对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及有效对策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1.混凝土质量问题分析

要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应重视控制水泥与混凝土水灰比两个重要环节。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混凝土的强度主要与水、水泥的比例成正比,因此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就是水灰比与水泥强度。如果水灰比相同或者配合比相等,两种材料配制出的混凝土,碎石的强度更胜一筹。因此,一般在混凝土施工中将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且细骨料的品种强度比粗骨料小得多。虽然在混凝土计算公式中没有体现砂种柔细效的特点,但是砂质对混凝土的影响仍不容忽视。砂石质量需符合混凝土各种标号的质量标准。由于在施工现场的砂石质量变化率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障砂石的质量,并根据施工现场砂含水量适度调整水灰比,并确保混凝土的混合比,而不能将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淆。

另外,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只有在保证一定温度、湿度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满足,并尽量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养护,如冬季保温防冻、夏季防晒脱水。

2.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尤其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早期养护工作,能有效避免混凝土早期尽量减少收缩。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主要是对构件的湿润养护,有条件的情况下宜对大体积混凝土实施蓄水或者流水养护,一般养护时间为14-28 d。对于混凝土体积较大的结构。在施工中需考虑水泥水化热问题,除了实施适当的降温措施外,还应避免水化热问题的集中出现,减少峰值。当混凝土已浇捣成型后,必须采取蓄水保温措施,避免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别过大而造成裂缝,对于地下结构的混凝土,宜尽早回填,能有效避免裂缝。另外,适当延长混凝土养护的时间长度,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对防止裂缝的产生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为了确保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热度不至过快散去,可选择在混凝土表面铺盖草袋,并在草袋的上面再盖一层尼龙薄膜,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表面湿润,使其降温速度降慢。由于初期的混凝土养护工作十分重要,能为后期投入使用时避免混凝土裂缝现象提供较好的保障,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不能怠慢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2 重视混凝土施工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并将强度等级控制在c20-c35的范围内,尽量不选用高强混凝土,并对混凝土的抗裂薄弱部位进行科学计算,从设计的源头提高对裂缝的控制,避免影响竣下,或者后期修复的高成本。对于跨度过大或者体积较大的梁,应注重其纵向钢筋的设置,提高梁纵向截面的配筋率,以保证施下期间由温度、荷载变化、收缩应力等引起的裂缝,并在阳角处、凹角处、剪力墙外墙等相交或者约束力强的部分进行合理配筋,尽量避免使用小直径、密间距布置情况,且间距不能大于10cm。 2.3 混凝土配合比需符合标准

合理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除了应满足实验室的数据要求,也应满足实际施t的耐久性、节约原材料等特点,并具备施t要求的和易性。因此,在实验室中应设计出合理的配比,并确保水泥、砂石的合格率。水泥的强度控制、砂石的细读控制、含泥量、含水量等,也应符合标准。只有保证原材料的合格要求,才能做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确保施工正常进行,符合设计与验收标准。 2.4 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

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与波动性,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例如水泥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同时造成混凝土级配的变化、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等,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中水灰比也有所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加强检验,只有符合各项技术指标才

能投入使用。如果骨料中所含的有害物质超过了规定范围,就会影响水泥水化,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并弱化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与水泥中的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膨胀的有害物质。对于砂子的含水量,可通过于炒法优化,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测定含水率,并调整混凝土中的配合比,以符合实际施工需要。因此,对于原材料的把握,收料人员需提高把关效率。不合格的原料不允许进场,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5 强化现场检测工作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实验室成果密不可分。首先。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水泥的选择十分重要。不同品牌、类型的水泥其组织各不相同,因此配置出的混凝土性能也不尽相同,一般混凝土工程在浇筑初期发生开裂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其内部温度升高与收缩而造成的。通过对混凝土选材及配合比的控制,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尽量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以减少水化热现象引起的收缩变形。另外,混凝土的施工一般都需要符合抗冻要求,且需在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如何混凝土中含气量不合格,或者混凝土硬化后不符合抗冻性要求,需要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不断检测混凝土的含气量、坍落度等,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3.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验收主要分为两部分:外观与几何尺寸、内在质量。这两部分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缺一不可。在施工完毕后,通过对外观质量的确定基本能够判断内在质量优劣。外观检查主要

包括是否存在裂缝、麻面、蜂窝、露筋、连接部位错位、空洞等现象,如果发现缺陷,必须及时返工并采取加同处理。几何尺寸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实际测量,检查混凝土构建是否符合使用功能,并对产品的质量等级进行评判;内在质量的验收则是最重要的环节,并对整体工程具有否定权,通过对施工记录、原材料化验单等技术资料的检阅,再根据混凝土的检测报告单,科学方法进行强度评定,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才能将产品交付使用,避免竣工后返工问题}h现。 参考文献:

[1]郑少瑛,层次分析法在混凝土施工质量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4).

[2]董军杰,对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建议[j].陕西水利,20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