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诗歌鉴赏(I)卷
一、 诗歌鉴赏 (共8题;共42分)
1. (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释】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2. (5分)对下面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苦闷。 B . “悠然见南山”写出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心灵的自由惬意。
第 1 页 共 6 页
C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夕阳落山、成群鸟儿纷纷归巢的美好场景。 D .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领悟到的自然之趣与人生真谛。 3. (5分)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________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 (3)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赏析。 4. (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请用“/”画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 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5. (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第 2 页 共 6 页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颔联连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6. (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______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__之情。 7.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雨后看松色寻水源,领略清新怡人的山中美景,处处体现“________”这个字。
(2)诗人寻人未得,非但没有失望,反而说“溪花与禅意,相对已忘言”。请联系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谈谈你对本诗中“忘言”一词的理解。
8. (5分)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乡愁
第 3 页 共 6 页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第 4 页 共 6 页
参
一、 诗歌鉴赏 (共8题;共42分)
1-1
、
1-2
、
2-1、
3-1、3-2
、
3-3、
4-1、4-2
、
5-1、5-2
、
第 5 页 共 6 页
6-1、
7-1、7-2
、
8-1
、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