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意见
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现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切实保证教学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业三项,其中毕业论文6月要安排答辩,5月底必须完成。1、课程设计2、生产实习
3、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习专业技术课所需的必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并使学生得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课程设计的设置应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实际局部设计从收集资料、方案比较、计算、绘图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工程设计中计算和绘图的基本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做必要的准备。
二、对学生要求:
1.学生需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熟悉有关设计资料及参考资料,熟悉有关各种设计规范的有关内容,认真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内容。
2.学生均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 3.课程设计的计算说明书不低于4000字。
要求计算说明书计算准确、文字通顺、书写工整。
要求图纸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三、课程设计的课题:(题目自定,机械方面的即可) 四、成绩考核及时间安排:
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资料、计算书、图纸及质疑进行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按五级分制评定,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五、书写格式
课程设计书写格式与论文格式要求相同。 1.书写打印要求
课程设计要求用A4纸书写打印。页边距:上20㎜、下20㎜、左25㎜、右20㎜。左侧装订。1.5倍行距。 2.书写排版要求
·各章题序及标题 小4号宋体 ·正文 小4号宋体
生产实习
一、实习目的
生产(毕业)实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所设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本专业生产(毕业)实习一共2学分。生产(毕业)实习的目的: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和控制智能的设计、维护、制造及开发基本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要有机械电子两方面的基础理论,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能力。通过生产实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以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生产(毕业)实习,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3.通过生产(毕业)实习接触认识社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实习要求
1.实习工厂的选择
(1)本专业生产(毕业)实习工厂应具有中、大型规模和现代化
的技术水平,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工厂的实习培训部门有一定的接纳能力和培训经验,有进行实习指导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应能提供较充足的图纸资料等技术文件。
(2)优先选择为学生实习提供生产过程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工厂或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
(3)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同时选择有关的几个大、中型工厂。
2.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实习的教师应责任心强,认真刻苦,身体健康。实习中要强调教书育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实习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好的实践能力。能组织实习活动,与工厂相互配合,完成实习全过程。指导学生记实习笔记,写实习报告等。实习结束后,对学生实习成绩给出实事求是的评定。
(3)实习结束后,及时向教务部门提交学生实习成绩单。 3.对学生的要求
(1)明确实习任务,认真学习实习大纲,提高对实习的认识,做好思想准备。
(2)认真完成实习内容,按规定记实习笔记,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实习报告。
(3)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尊重知识,敬重他人,甘当小学生。及时整理实习笔记、报告等。
(4)自觉遵守学校、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服从指导教师的领导,培养良好的风气。
(5)实习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交齐实习笔记、实习报告等。 三、实习内容
1.认识机电一体化设备(数控机床、自动线、加工中心等)。 (1)了解数控机床及机电设备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与工艺要求。 (3)了解控制系统原理和数控编程方法。 (4)结合图纸、资料,熟悉设备的结构。
(5)深入分析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做好记录,为撰写实习报告收集资料。
2.收集相关资料
(1)有关机械结构、传动系统方面的资料。 (2)微机控制系统框图、接口、驱动电路。 (3)驱动系统、传动结构、装置形式等。
(4)工艺卡片及其它相关资料。 四、实习笔记、实习报告 1.实习笔记
(1)学生应认真做好实习笔记,不断积累知识。实习过程中,每天认真记录实习的内容、心得体会和发现的问题。包括加工设备、工艺过程、检测方法、质量保证等。
(2)记录工程技术人员讲课的内容、工人师傅的讲解、对生产的组织、管理、生产过程的个人认识等,实习笔记中应有必要的零件草图、工艺流程等。 2.实习报告
实习结束后,参照实习笔记,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工厂概况、车间概况、主要产品、人员组成等。
(2)实习内容。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检测方法等(不同的实习单位可以有不同的实习内容)
(3)对于数控设备,说明其编程方法。
(4)本人在实习中的收获、体会,及对工厂(车间)的合理化建议。
(5)实习报告不低于3000字。
实习报告书写格式与论文格式要求相同。 1.书写打印要求
实习报告要求用A4纸书写打印。页边距:上20㎜、下20㎜、左25㎜、右20㎜。左侧装订。1.5倍行距。 2.书写排版要求
·各章题序及标题 小4号宋体 ·正文 小4号宋体 六、考核
实习结束,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及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综合评定成绩。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不参加实习或累计缺席三分之一时间的学生,不予评定成绩,凡不及格者不能取得实习学分。对实习中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视情节降低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分校统一安排。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2.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4.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与设计题目相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顺畅,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正文不低于5000字。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原则要根据教学计划中所制定的培养目标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为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2.应尽量选择结合自己工作、与所在单位生产、科研相结合的题目。可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结合个人的实际工作选择题目。
3.多人同作一个题目,应在保证相同基本内容之外,各有侧重,防止雷同或抄袭。
四、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1.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必须进行答辩。
2.学生答辩时,需提交论文、及相关资料。每名学生答辩时间为15分钟左右,包括设计介绍和回答提问等。
3.学生论文答辩工作,应由各分校统一安排,相对集中进行,报省电大电大备案,以便监督检查。 五、成绩评定
1.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采取五级记分和评语相结合的办法。
根据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优缺点、数据和结论的精确程度、说明书与图纸的质量、答辩情况等写出评语。经答辩委员会通过,将成绩和评语填入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栏目内,并由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2.评分标准(五级分制)
优(90-100分):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正确、有见解或取得有价值的成果;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提交的论文(说明书)及附件完整、清晰、答辩正确。
良(80-分):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正确、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提交的论文(说明书)及附件完整;答辩时回答基本正确,无概念性错误。
中(70-79分):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正确、工作能力一般;提交的论文(说明书)及附件完整;答辩时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主要概念清楚。
及格(60-69分):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无原则性错误;工作能力差;提交的论文(说明书)及附件完整;答辩时回答问题不完全准确,有个别概念性错误。
不及格(59分以下):毕业设计(论文)未完成规定的任务和要求或有原则性错误;提交的论文(说明书)及附件不完整;答辩时概念性错误较多。无故不参加答辩者,以不及格论。
七.成绩验收
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结束后,由分校进行汇总和初审。2.省校对毕业论文(设计)验收工作进行复审。电大对毕业论文(设计)验收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3.毕业设计(论文)书写、打印、装订请参阅附件。 附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毕业论文规范
一、撰写内容,格式
1.论文字数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不少于5000字。 2.前置部分
前置部分包括封面(由指导教师填加)、指导教师评语(由指导教师填加)及成绩评定、摘要、关键词、目录。
论文题目要恰当,准确反映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述,应包括本论文的成果及理论实际意义。 3.主体部分
论文主体部分包括:绪论(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绪论(引言)要简要说明毕业设计工作的目的、意义、设计要求、技术指标、主要内容等。
正文包括总体方案设计、数据分析处理、试验效果、理论分析等。
结论应明确本题目研究的成果、社会经济价值及研究方向的前景。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炼。 4.附录部分
附录是论文主体部分的补充项目,视论文需要决定是否使用,包括不便于在正文中撰写的资料、公式推导、附加数据等。 二、书写打印 1.书写打印要求
毕业论文要求用A4纸打印。页边距:上20㎜、下20㎜、左25㎜、右20㎜。左侧装订。1.5倍行距。 2.书写排版要求
·各章题序及标题 小4号宋体 ·正文 小4号宋体
·摘要、结论、参考文献标题 4号黑体 ·摘要、结论、参考文献内容 小4号宋体 ·目录标题 4号黑体 ·目录中其它内容 小4号宋体
·论文页码页低端居中,阿拉伯数字 ·页眉与页脚5号宋体居中
注:论文前置部分不编排页码,页码从第一章首页开始。 三、参考文献 按以下格式:
[序号] 作者姓名 期刊 名称 卷号 期数 页码(年份) [序号] 作者姓名 书名 出版单位 页码(年份) 例:
[1] 黄克智. 板壳理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 于立彪, 郑慕侨, 张英. 负重轮多体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