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说明文?(1)
以《中国石拱桥》为例讲解
昭苏县第五
赵莉
什么是说明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说明文的概念。
2、了解说明顺序及其运用。
3、了解说明方法及其运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学会运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说明文概念
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说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
二、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把事理阐述明白,要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拟、打比方、下定义、画图表、摹状貌……
根据对说明方法的了解,说出以下使用的说明方法。
〔1〕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打比方〕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列数字〕
〔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未出过事。〔作比拟〕
〔4〕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摹状貌〕
〔5〕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引用、打比方〕
三、常用的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外—内、上—下、前—后、总体—局部〕
〔2〕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开展变化。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整体—局部、原因—结果、特点—用途、主要—次要、概括—具体、现象—本质、一般—特殊〕
明确:《中国石拱桥》中所用到的说明顺序:作者写作思路:逻辑顺序;文中所写到的桥:时间顺序。
设计意图:
《中国石拱桥》是学生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学生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知道的较少。为了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说明文,出示有关内容让学生了解说明文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点。这节微课着重针对说明文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