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
(2011-09-07 06:27:33) 转载
▼
标签: 杂谈
层次
我们经常听到所谓的“层次”,甚至我们自己也经常谈论到“层次”,究竟什么是层次?层次是根据什么划分的?我们考虑的却很少!
谈论层次的人往往是些自以为有层次的人,说白了:是很多领导在谈论层次,否则也显示不出自己的层次。所以业务员、生产人员、内勤人员是基层;部门主管、部门经理是中层;凡是与“总”沾亲带故(总助、副总、总经理、总监、总裁等)的自然也就是高层了!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普通的划分方式,层次代表职位和身份。这一层有虚的成分!当然我们有时候也会按照学历去划分层次,初中、高中(中专、高职等)、大专、大学本科(学士)、硕士、博士等等,这是文化层次,更多的是代表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也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能力! 当看到或谈论到某某有层次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不知道或没有关注到他的职位和学历,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他的层次,这时层次代表的是素质和能力。这一层是实心的! 记得有一副对联是这样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还有一种说法:高处不胜寒!层次就象金字塔,层次越高、离根基越远、越容易脱离群众和实际,如何沟通?如何决策?如何监督?因为层次高的人大都有看不起层次低的人的习惯和毛病。 层次分明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让人们谈论的,其结果就是在技术、工作、生活的连续性上出现断层,就象一根竹竿,看起来很长,但却被划分成了一节、一节的,上下不通!难以协调。在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谁有能力尽快解决之!然后去沟通、去取经、去解决!而不要去考虑隔了哪一层(越级汇报和越级检查是很多人接受不了的,因为那里面有政治的、负面的成分),以免在上传下达、上下沟通或汇报时设置人为的障碍,让体制影响到机制、让机制影响到效率!
在当今形势日新月异的变革中,创新很重要,“有效”更具实际意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关注是否有效?或效率的高低?如果层次妨碍了沟通、决策、执行和效率,甚至影响到方向和效果,那么我们还需要层次吗?“层次”就象迷魂药,高层头越来越大、中层心越来越痛、基层牢骚越来越多,怎么能不影响团结和协作?平等和公道是解决层次问题的尚方宝剑!就象穿衣服,不管有多少层,目的都是一致的,保护主人!当然在工作中不管有多少层,我们也只有一个目的,保护和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赵德峰 2006.12.22.
我们经常听到所谓的“层次”,甚至我们自己也经常谈论到“层次”,究竟什么是层次?层次是根据什么划分的?我们考虑的却很少!
谈论层次的人往往是些自以为有层次的人,说白了:是很多领导在谈论层次,否则也显示不出自己的层次。所以业务员、生产人员、内勤人员是基层;部门主管、部门经理是中层;凡是与“总”沾亲带故(总助、副总、总经理、总监、总裁等)的自然也就是高层了!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普通的划分方式,层次代表职位和身份。这一层有虚的成分!当然我们有时候也会按照学历去划分层次,初中、高中(中专、高职等)、大专、大学本科(学士)、硕士、博士等等,这是文化层次,更多的是代表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也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能力! 当看到或谈论到某某有层次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不知道或没有关注到他的职位和学历,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他的层次,这时层次代表的是素质和能力。这一层是实心的! 记得有一副对联是这样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还有一种
说法:高处不胜寒!层次就象金字塔,层次越高、离根基越远、越容易脱离群众和实际,如何沟通?如何决策?如何监督?因为层次高的人大都有看不起层次低的人的习惯和毛病。 层次分明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让人们谈论的,其结果就是在技术、工作、生活的连续性上出现断层,就象一根竹竿,看起来很长,但却被划分成了一节、一节的,上下不通!难以协调。在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谁有能力尽快解决之!然后去沟通、去取经、去解决!而不要去考虑隔了哪一层(越级汇报和越级检查是很多人接受不了的,因为那里面有政治的、负面的成分),以免在上传下达、上下沟通或汇报时设置人为的障碍,让体制影响到机制、让机制影响到效率!
在当今形势日新月异的变革中,创新很重要,“有效”更具实际意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关注是否有效?或效率的高低?如果层次妨碍了沟通、决策、执行和效率,甚至影响到方向和效果,那么我们还需要层次吗?“层次”就象迷魂药,高层头越来越大、中层心越来越痛、基层牢骚越来越多,怎么能不影响团结和协作?平等和公道是解决层次问题的尚方宝剑!就象穿衣服,不管有多少层,目的都是一致的,保护主人!当然在工作中不管有多少层,我们也只有一个目的,保护和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赵德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