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网络言论自由及其限制

来源:化拓教育网
青年与社会2014年9,q中 第26期总第572期 试论网络言论自由及其限制 曹玲玉(新疆大学王丹凤 乌鲁木齐830046)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摘要】言论自由是一项重要的基本人权,N--F,网络渐渐成为言论自由的一个重要阵地。网络言论自由在推进社会 政治民主、增进个人自由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过度的网络言论自由也对其他私权利、甚至公共利益带 来侵害。网络言论自由必须要有限度,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才能使网络言论自由更好的发挥。 【关键词】网络;言论自由;限制 一、网络言论自由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言论自由得到极大发展, 特别是网络在中国发展和普及,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言 论自由。但我们也该看到网络言论自由对于现今社会生活而 言是一把双刃剑。 (一)网络言论自由的积极影响 1.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在网络时代,社会各阶层的公众 都能够通过互联网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让普通公民掌握了平 等的话语权,也使得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有了直接沟通的新 途径,政府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社情民意,收集第一手资料。 从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聊天,到官员政 务微博的开通,网络问政平台的设置,中国官员越来越多地 通过网络问政于民。“微笑表哥”照片的曝光、陈雪明等人 集体嫖娼视屏在网上流传,使得网络成为“反腐”的一个新 阵地。在网络时代,网络言论自由,是充分发扬政治民主的 新途径。 2.网络言论自由有助于实现平等权。过去,人们对于信 息的掌握是不对等的,少数人拥有着对信息的垄断权。而现 今网络社会,每个个体既是信息发布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收 者。信息的分享是没有门槛的,这种分享不受身份、地位或 者其他方面的约束。迈克尔・戈德温说,网络“把出版自由 的全部权利交到了每个人手中”。在网络环境下,每个人都 平等地享有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权利,这无疑是平等权实现的 一个重要部分。另外,网络言论自由还具有匿名性,这让人 们摆脱了身份地位的束缚。在网络空间这个公共领域之中, 来自不同背景的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平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更有助于平等权的实现。 (二)网络言论自由的消极影响 无论在任何国家,言论自由都是有限制的,不会对任何 言论都放任自流。但是,由于网络的特殊性,言论自由被滥 用的风险也在加大。 1.从个体层面而言,与公民权利的冲突。相对于传统的 社会监督模式,网络反腐具有便捷性、公开性、低成本、互 动性等优势。经网络曝光,可以揪出一些问题官员,达到良 好的社会效果。但同时,网络反腐也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 比如“情妇举报公安分局局长”、“中石化女处长非洲牛郎门” 等网络谣言,对当事人构成了巨大伤害。还存在着通过网络 对他人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以及“人肉搜索”这 种现象,严重侵犯了他人隐私权。 2.从社会的层面而言,与公共秩序的冲突。截至2014 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 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网络因其平民色彩,刺 激了人们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的热情。例如微博以其便捷 性和公共性等特点,成为具有重要公共影响力的网络媒体, 与其与日俱增的影响力相伴的是利用网络虚假信息等现象也 日趋严重,致使网络言论自由被滥用。在2012年,警方曾 查处了一起网络谣言案件,该案中李某、唐某等6人利用微 博编造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虽然事后 部分造谣、传谣、疏于管理的网站予以关闭,但对社会造成 ・290・2014.V0L.572.N0.26 了恶劣的影响。这种无度的言论自由,从社会的层面而言, 产生了与公共秩序的冲突。 二、对于网络言论自由限制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立法 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过度的网络言论自由不可避免 地与隐私权、名誉权等权利发生冲突。而目前,我国关于互 联网方面的基本法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电子签名法》,法律还不够完善。 另外,法律中关于网络言论的责任条款部分,大多是针对网 络信息服务商,且处罚力度不够,针对网民言论自由的保障 及责任的条款更是缺失。所以,一方面是要通过立法来限制 网民的非理性行为,另一方面是要对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追 究法律责任。同时可以建立网络服务提供商传播有害信息的 不良记录制度的方法对涉及言论网站运营进行审查和监管。 (二)运用技术手段抑制网络自由无度 我国政府自2003年以来大力打击网络色情等有害信息, 在技术措施上,一方面是网络服务提供商必须根据国家的法 律法规对网络内容进行技术处理,自动过滤和屏蔽有害信息; 另一方面是在电脑终端装载不良信息的过滤屏蔽软件。世界 上许多国家都在采用新技术对网络言论加以监督和控制,对 网络内容实施分级过滤是目前比较有效的监管手段。德国就 网络问题制定了《多媒体法》,规定网络信息发布者有责任 采取技术手段来阻止淫秽、色情信息,通过“网络标签技术” 辨认其性质、来源,以此避免不良信息向未成年人的传播。 在法国,网络公司向青少年普及和发送过滤软件,网络用户 在登记和安装上网设备时,网络服务商必须免费安装青少年 上网保护软件,以此屏蔽不健康游戏和不良信息。总之,科 技产品还得技术手段来解决。 (三)引导网民网络自律 避免过度的网络言论自由,不仅要靠强制性的力量,更 重要的是要靠正确的引导人们网络自律。网站在处理自己和 网络用户之间的关系时,在给予网络用户自由发表言论权利 的同时也应主张用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各网站的免责声 明中几乎也都有用户责任自负的条款。这实际上也是对用户 的道德自律是一种强烈的呼吁,让用户考虑自己行为在道德、 法律上的恰当性。网络自律,对网民们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却也是促成网络言论秩序的最有效手段。可以说, 自律是网络社会秩序发展的中枢,它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 网民乃至整个社会秩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1唐守廉.互联网及其治理【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f21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一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1徐宏.自由的狂欢场还是罪恶的源流地——社区网络 的伦理问题[EB/OL1.人民网.2008-12-03. 『41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 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