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二篇)
我所上的是⼈⾳版⾳乐教材中的歌曲《蜗⽜与黄鹂鸟》,这是⼀⾸流⾏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曲以⼀个叙述者的⼝吻讲述了蜗⽜在葡萄树刚发芽时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黄鹂鸟却在⼀旁讥笑它的情景。歌曲歌颂了蜗⽜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活⽓息。歌词结合紧密,⼤多⼀字⼀⾳,与⼝语相近,质朴⾃然。 ⼆、教学⽬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的年龄特征和⼼理特点,本课的教学⽬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指导学⽣⽤明亮、轻巧的声⾳,⽤不同的⾳⾊、速度和语⽓表现歌中骄傲⾃⼤的黄鹂鸟和锲⽽不舍的蜗⽜形象。 2、指导学⽣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乐活动。
3、使学⽣懂得在⽣活和学习中要象蜗⽜⼀样要具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明亮、轻巧的声⾳,⽤不同的⾳⾊、速度和语⽓表现歌中骄傲⾃⼤的黄鹂鸟和锲⽽不舍的蜗⽜的形象。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全⾯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标,教学时我针对⼉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深的原则,利⽤多媒体教学⼿段,充分发挥学⽣的主体作⽤,重点采⽤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法设计本课过程的。 五、说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在组织教学这⼀环节中我采⽤学⽣随乐曲〈可爱的蓝精灵〉⾳乐共同律动进教室,以此来创设“⾳乐课堂”的氛围,激发学⽣参与学习⾳乐的兴趣与热情。
上课伊始我对学⽣说:同学们,你们看⽼师的表情,(⽼师做出灿烂的笑容)谁能和⽼师⼀样?(学⽣被⽼师所感染)太棒了!我们每⼀位⼩朋友都送给⽼师⼀个美丽⼜灿烂的笑脸。好,我们现在和⽼师⼀起跳起来。通过这样的交流,拉近了我与学⽣间的距离。
(⼆)体态律动,导⼊新课
这个环节我主要是让学⽣根据⾳乐所塑造的不同⾳乐形象来模仿蜗⽜和黄鹂鸟的动作。开始我就设了⼀个悬念给学⽣:今天⽼师为⼤家请来了⼀位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学⽣顿时产⽣好奇⼼(播放在低⾳区慢速弹奏的《蜗⽜与黄鹂鸟》旋律)然后我⼜对学⽣们提出要求:请你们静静地听,注意观察⽼师的动作,如果谁猜出来了千万不要说,等⽼师的表演结束时,我们来抢答。⽼师这样说的⽬的是让学⽣注意倾听和观察,由于⾳乐的不确定性学⽣可能会回答出各种动物的名称,但我不会去否定他们的答案,⽽则是⽤谜语的⽅式告诉他们原来这位朋友是蜗⽜,并且让学⽣来学学蜗⽜是怎么⾛路的,学⽣的积极性肯定⾼。然后运⽤同样的思路播放在⾼⾳区加快速度弹奏的《蜗⽜与黄鹂鸟》旋律并加⼊鸟叫声让学⽣们模仿黄鹂鸟的动作。通过这⼀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初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了蜗⽜与黄鹂鸟的⾳乐形象,⽽且更好的调动了学⽣学习的积极性,⾃主性,为完成歌曲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三)歌曲教学
在这⼀环节主要是让学⽣通过边听边⽤不同⾓⾊的律动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对歌曲反复的情感体验,引导学⽣⾃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的把握,并在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形象。我主要分两⼤块来完成:⼀是学唱歌曲,⼆是歌曲处理。⼀开始我并没有让学⽣马上聆听歌曲⽽是通过看图⽚听⾳乐故事这样的⽅式,吸引学⽣的注意⼒,对《蜗⽜与黄鹂鸟》的故事有⼀个初步的印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创设⼀定的情景,扩⼤学⽣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利⽤多媒体课件,给学⽣直观的画⾯,运⽤听唱法这种歌曲教唱的⽅法来完成歌曲学唱的。在歌曲处理这个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改变歌曲的速度、运⽤不同的情绪的来演唱各个⾓⾊的,帮助学⽣进⼀步理解歌曲,使学⽣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在接下去的⾳乐游戏环节中,让学⽣选择⼀个⾃⼰喜欢的⾓⾊进⾏表演旨在发挥学⽣的创编和表演的能⼒,张扬学⽣的个性,增强他们⾳乐表演的⾃信⼼,在他们在唱、听、看、演的过程中
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更重要的通过以上⼏个环节的教学让他们学习到了蜗⽜的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合作创编歌词
新课标提供⾃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在创编歌词这⼀环节中我充分渗透了这⼀教学理念。通过⽣⽣合作和⾃主探究
的⽅式来进⾏歌曲创编。这⼀学习⽅式不仅为学⽣创设了民主、宽松、⾃由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的创新思维,增强了⾃信⼼。通过合作创编歌词,学⽣的合作意识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得到了发展。 (五)课堂延伸
这⼀环节主要是让学⽣拓展和积累课外的⾳乐知识,拓宽学⽣的⽂化视野,提⾼学⽣的⼈⽂素养。最后整节课在《蜗⽜与黄鹂鸟》歌曲声中愉快的结束。【篇⼆】 ⼀、说教材
《难忘的歌》这⼀课包括两⾸表演曲《共产⼉童团歌》、《卖报歌》和两⾸聆听曲《⼉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四⾸作品都为⾰命历史题材的作品。⽬的是要让学⽣了解⼉童团员在⾰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启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学习⽤坚定有⼒的声⾳演唱这⾸⾰命歌曲。我选择的是表演《共产⼉童团歌》,通过学习这⾸作品帮助学⽣了解⼉童团员的光荣事迹,体会坚定的演唱情绪。本课设计为综合实践课。 ⼆、说⽬标
结合学⽣的认知和⾳乐能⼒,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标:
1、学⽣通过歌唱、演奏、欣赏等艺术活动,结合队列⾏进中的步伐和⼤、⼩⿎的节奏,在律动中认识并体验⼆声部节奏变化。训练对⾃⼰的节奏感和多声部的欣赏能⼒及⾝体协调能⼒。
2、通过欣赏图⽚,激发对⿎号队的兴趣,认识⿎号队的乐器,并能亲⾃操作,从不同⾓度提⾼艺术能⼒。 3、学⽣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歌曲坚定、⾃豪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掌握⼤⿎和⼩⿎基本的演奏⽅法,认识并体验⼆声部节奏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
⼆年级学⽣能主动感知⾳乐,对⾳乐也有⼀定的兴趣。能发现⾳乐的速度、⼒度、情绪和演唱形式等要素特点。并且善于表现,乐于表演,也能⽤⾃然的声⾳演唱歌曲。 四、教法及学法选择
情境法、设问法、讲述法、分层教学法、探究法、合作互学法、视听结合法。 教学思路及突破:
在本课的教学中,精⼼设计富有情趣的⾳乐教学情境。利⽤学⽣触⼿可及的物品进⾏教学,增强了学⽣对⾳乐的实践意识。同时,让学⽣带着浓郁的兴趣⾛进课堂,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淡化传统教育中单⼀的知识传递过程,强调⾳乐课应是师⽣互动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乐美的过程。 教具准备:
教学电⼦琴、⼤⿎、⼩⿎各⼀个。 学具准备:
铅笔盒⼀个、铅笔两⽀。 五、教学过程: 1、上课.师⽣问好! 2、律动表演《巡逻兵》
[设计意图:营造⼀种⾳乐氛围,让学⽣萌发学习⾳乐与参与⾳乐活动的兴趣,并体会进⾏曲的节奏。] 3、复习与巩固 导语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共产⼉童团》这⾸歌曲。同学们想⼀想,在共产⼉童团⾥都涌现了哪些⼩英雄?
⽣答:王⼆⼩、海娃、⼩兵张嘎------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英雄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贡献,有的甚⾄献出了宝贵的⽣命。 复习歌曲
让我们⼀起来复习⼀下这⾸歌曲,请⼤家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情绪。 学⽣边演唱歌曲边踏步,体会歌曲坚定、⾃豪的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体语⾔与唱歌相结合,更好地体会⾳乐的情绪,加深学⽣的印象,为下⼀步学习打下基础。] 四、新授:
1、欣赏⿎号队图⽚,引发学⽣识记和了解⿎号队中的不同乐器。
师:同学们,你们对⿎号队中印象最深的乐器是什么?你们最希望成为哪种乐器的演奏者? 2、学习节奏
⼩⿎:4/4XXXXX|XXXXX|XXXXX|XXXXX‖ ⼤⿎:4/4X0X0|XXX0|X0X0|XXX0‖ 3、学习⼩⿎⿎槌拿法,并进⾏练习。 ⼩⿎:4/4XXXXX|XXXXX|XXXXX|XXXXX‖
学⽣⼿拿两只铅笔作⼩⿎⿎槌,⽤铅笔盒当作⼩⿎,学习⼩⿎演奏并进⾏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4、学习⼤⿎演奏⽅法,教师⽰范。 ⼤⿎:4/4X0X0|XXX0|X0X0|XXX0‖
5、学⽣左⼿⼿持铅笔盒当⼤⿎,右⼿拿铅笔当⿎槌,模仿⼤⿎演奏姿势及节奏。 6、⼤、⼩⿎合奏,体会⼆声部节奏的变化。
师:同学们,⿎号队是集体项⽬,需要⼤家合作,在演奏的时候要达到整齐划⼀。 7、学⽣分成三⼤组进⾏表演。 ⼤⿎组 演唱组 ⼩⿎组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让学⽣变被动为主动,变旁观为参与,通过学习⼤、⼩⿎的演奏,有效地刺激学⽣的动觉感受,学⽣的节奏感、协调性也由此得到了锻炼。]
8、学⽣分成若⼲⼩组,创编⼤、⼩⿎节奏型,并进⾏合作演奏,向⼤家展⽰成果。 五、⼩结:
同学们,让我们在共产⼉童团精神的光辉指引下,⾼举少先队的旗帜⼤步地前进吧! 最后,在《共产⼉童团歌》的⾳乐声中,学⽣踏着整齐的步伐⾛出教室。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歌曲为主线,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求体现学⽣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的个性化,从⽬标的提出、过程的安排、学习⽅法确⽴、到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有更⼤的⾃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