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家乡的春节》作文怎么写5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怎么写5篇

来源:化拓教育网
《家乡的春节》作文怎么写5篇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团聚日,我们会贴春联、放烟花、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穿新衣、收压岁钱。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5篇,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家乡的春节》作文1

今年我们回到老家过年,和南京比起来,老家的年味儿更浓: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挂灯笼、舞龙灯、赶庙会、走亲戚……个个令人回味无穷。

除夕夜,贴春联可是外公的专利,绝不让我和姐姐两个调皮包插手。一大早,外公就起床做预备工作了。先是打浆糊:把开水和进小麦粉里,用筷子快速搅拌,那种淡黄色的粘粘的浆糊就打好了。接下来,外公把自己写好的春联摊在桌上,根据大门、后门、房门分好,对联反面朝上摊开,用细毛刷子蘸上浆糊,匀称的刷在四边,用手捏着两边的角落,把它按在门上,把书卷成筒状,由上到下,由中间到两边抹平,用抹布把溢出来的浆糊抹干,春联就贴好了。浓浓的年味儿也出来了。外公笑得合不拢嘴。

包饺子就换外婆登场了。她把青菜择好了,洗洁净切碎,再把肉绞烂拌在一起,加点香料。香味扑鼻的馅儿做好了。她把面皮铺在手心,用勺子挖一点馅儿放在中间,把饺皮对折,沿边捏紧。船形的饺子就这样捏好了。在开水中浮现来的饺子像一只只小耳朵,白嫩嫩水盈盈的,洋溢着喜气。

吃完团聚饭就是放鞭炮了。我们选择了一种名叫仙女拜年的烟花。

1

爸爸点燃了引火线,我们远远的看着,只听见“嗖”的一声,烟花窜了上去,在空中绽放出一副漂亮的图案,真的像一位迷人的仙女在给大家拜年呢!

“火树银花不夜天,爆竹声中年味显。”这火红的春联,热气腾腾的饺子,绚烂的烟花,让幸福布满我们心间,这浓浓的年味儿啊! 《家乡的春节》作文2

我的家乡歙县问政山是个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民俗节日许多,在众多的节日当中,我最喜爱的要数除夕了。 除夕这天,我和爸爸妈妈都要起个大早,将自家打扫得干洁净净,并且还要放一挂炮竹,意思是辞旧迎新。整理好一切之后,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服,还要一起去购年货。我们这些贪吃鬼趁机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让大人们给我们买好吃的零食、好玩的玩具和各式各样的花炮,而大人们今日也特大方,我们想要什么,他们都会掏钱给我们买……不过这一天的高潮还是在日落以后。

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大人们都会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给自家的门楣上贴上一幅红艳艳的对联,据说这样能避邪,又能迎来明年的好运。到了晚上,妈妈早就做好了香喷喷的菜肴,不过这顿饭意义非凡,人们要先把饭菜端到八仙桌上,还要在菜前的三脚鼎里放上三柱香,意思是后辈们不忘祖宗,年夜饭都让祖宗先吃。在祖宗“吃”的时候,外人是不能打搅的,所以人们都要站在门外静候。待祖宗“吃”好以后我们再吃。哦!对了,在每年的除夕里,晚餐上总少不了一道佳肴——汤圆。当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吃汤圆时,妈妈笑呵呵地对我说:

2

“汤圆代表团聚,吃了汤圆,一家人就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团团聚圆的。”“哦,原来是这样。”我自言自语地说。

吃好了年夜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放起烟花炮竹。你瞧,一枚枚烟花就像大炮似的直冲云霄,最终在天空中开放了笑脸。烟花各式各样,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你看到了这颗,又错过了那颗。炮竹声不绝于耳。那场面真让人兴奋不已。放完了烟花,一家老小都围坐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观看中心台的联欢晚会节目,还不时传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真是其乐融融。 我爱除夕,更爱家乡的除夕。 《家乡的春节》作文3

在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颇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其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也是如此吧!要说中国民俗的传统文化里哪个节日最喜庆,最隆重?那必定是历史悠久的春节了!

我的家乡在临安,这次的春节来到我的外婆家——昌北来过,感受一下当地民俗习惯。

在昌北,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中旬就开头了。腊肠二十四过小年,所以每家每户都要赶在小年之前把年猪杀好,在小年,大年用猪头供祖宗。小年相较于大年隆重程度稍逊色一些,但过年的味道却愈发浓重起来。

当大家伙儿都预备得差不多的时候,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接踵而至。这一天,村里最喧闹,家家户户用盆盛着刚蒸好的猎头,端到村中的祠堂供祖宗,还在一旁摆上各种水果,干货。祖宗供完后,村中

3

的人们都开头预备晚上的年夜饭,下午时分,村中必定充满着食物的香气。一刺眼,到了傍晚,由祠堂中的人算卦给出吉时,到点时,每户人家放完鞭炮后方可动筷,这个时间每年都不一样。这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聚饭,小孩子先敬长辈送上祝愿,长辈也给小孩定下新的目标。吃完饭后,长辈为小孩送出红包,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看春晚。到了十一二点时,老人们都要到门外放鞭炮,象征新的一年红红火火。鞭炮声此起彼伏,日夜不绝,春节开头了。

正月初一,村中的人都开头拜年,走亲访友。依据昌北的民俗,到每户家中拜年,仆人都会先呈上三遍茶是昌北最出名的民俗特点。所谓三遍茶就是:清茶,冻米茶,鸡蛋茶。清茶也叫清身茶,寓意喝了清茶,清清洁洁。冻米茶也叫暖身茶,冻米用糯米炒制成,寄予了对丰收的喜悦。鸡蛋茶寓意团聚美满。喝完三遍茶,老人为小孩奉上长寿面,小孩为老人奉上长寿面,小孩健壮成长,老人健康长寿,一家平平安安。这天,小孩还要钻狗洞,盼望来看长得更高。在昌北每年正月初一都要上坟祭祖。

昌北在正月十五还要过个新年,新年过完,这才算春节结束了。 一切又恢复正常,同学上学,大人们又去田中干活,新的一年在鞭炮声中开头了。

《家乡的春节》作文4

春节是我们广东的一个特别隆重的节日,人们在春节期间都是能和家人一起玩。春节的时候,广东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喜喜气洋洋的,大家都特别兴奋!

4

根据家乡抚州的风俗习惯,从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家家都忙着过春节。虽然天气很冷,但是还是晴天多,这时大家都忙着打扫卫生,洗净全部肮脏的东西,扫去一年的废气。远在天际海角工作的亲人,也陆间续续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庆春节。

农历二十三这一天,就是点灶灯,包糯米子,用豆子磨粉,加糖成为豆沙,再和子拌裹,大家都围着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首次过年,点上蜡烛,也就是盼望来年红红火火。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这一天,是过小年,也就是小伴侣过年,这一天大人们为小伴侣忙劳碌碌,做好许多美味佳肴,晚上我们一起放烟花,玩个痛痛快快。

农历十二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为除夕。除夕这一天,我们家乡称为过大年,家家户户贴对联,满桌的鸡、鱼、肉、蛋、山珍海味,米酒飘香一醉方收,吃完晚饭,大家团聚一堂,欢庆春节。边看电视边谈天,大人为小孩发压岁钱,盼望我们来年好好学习,每天向上,考出抱负的成果。直到十二点结束,鸣鞭炮关大门,这就叫辞岁。接着守岁黎明前开门,又鞭炮齐鸣,这就是像征开门大吉,一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正月初一这一天,男人们带着自己的小孩走亲访友,向长辈拜年问好,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机关团体打龙灯拜年,有机会全家一同逛大街购买拜年的礼品,这样拜年,走亲访友,始终到农历十五,这段时间做客喝酒,家家扶着醉人归。

最终,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庙会,雄狮起舞,长龙游街,一片热

5

喧闹闹,也就是说这天是春节最终一日,元宵元宵,也就是把过年剩余东西全部吃完,再吃一些汤圆,象征着今年团团聚圆,甜甜美蜜,生活红红火火,明天就要大干特干,同学上学,大人们外出务工。家乡的春节年年如此,热喧闹闹,一年更比一年好。 大家说春节是多么兴奋的一件事啊! 《家乡的春节》作文5

过年,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那里也很有独特的风俗,比如说:杀年猪,就是其中之一。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处处都布满了节日的欢快,再把养了一年的大肥猪杀了,来庆贺佳节,这天上午,小舅家烧了很多开水,预备杀猪,真有磨刀霍霍杀向猪羊的架式,一切预备工作都做好后,由屠夫领头,手里提着钩猪耳朵的钩子,带三四个大人一起走向猪圈,不一会儿,就听到从猪圈里传来一声嘶裂的惨叫声,只见屠夫用钩子钩住了猪的耳朵,另一位叔叔用国揪住了猪的尾巴,几个人在一旁合力将肥猪赶出了猪圈。这头猪也许知道自己的死期将临,正在作垂死挣扎,四条硕大的猪脚用力朝前抵住,不愿再上前半步,嘴里尖叫着,引来了很多村民驻足观望,几个大人最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大肥猪抬上了大凳子 ,这时轮到屠夫大显身手了,顷刻之间,他以迅猛之势,将锐利的尖刀对着猪的脖子麻利地捅了下去,鲜红的猪血便哗哗地流向早已预备好的大盆内。尽管在流着血,可是这头猪还是不甘心这样轻易丢掉生命,它使出最终的力气,舍命蹬腿,眼睛在恶狠狠地仇视着屠夫,直到血流干了,腿也不动了,眼睛始终没有

6

合上,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死不瞑目”的含义。 接下来就是将猪在滚烫的开水中浸泡,再进行褪毛、刮净、剖肚、清洗内脏等工序,直至最终大家最关怀的事—————称年猪肉。看喧闹的村民七嘴八舌,谈论纷纷,在猜想着这头杀白后的大肥猪究竟有多少重?有的说一百五十斤确定不止,有的说一百八十斤确定超过,还是屠夫叔叔见多识广,他说:这头猪少说也有二百五、六十斤,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等全部清理好之后,大家合力把猪抬上秤一称,竟有二百七十六斤,实在出乎意料。

我在一旁看着这杀猪的场面,心想,也许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猪也有了充分的饮料,所以养得又肥又重。

夜幕降落,“啪”、“啪、啪、啪”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一朵朵漂亮的焰花升起在空中,人们在欢声笑语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家乡的春节》作文怎么写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