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同成长”
阅读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发展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书香校园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我校决定实施 “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同成长”阅读工程。
二、活动目标:
1、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习惯”,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2、在学生中倡导“与好书交朋友”的思想,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好习惯,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校园里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三、活动具体措施及安排:
(一)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1、校园广播开辟一个“读书乐园”,每周早上定时播音。内容可以多样,除进行“学生诗朗
- 1 -
诵”外,还可谈读书心得,介绍有关名人读书的故事,读一些短小的名家名篇等。
2、各班在黑板报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学生的读书文章,如:“好书推荐”、“书海拾贝”、“读书心语”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完善学校图书室,构建书香校园。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必读丛书和“新教育书库”推荐书目中100本学生必读书和100本教师必读书目录充实图书数量,提高图书质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优质的图书,创设一个舒心的阅读环境。
4、设阅览室为学生固定的阅读场所,同时建设班级图书角,构建书香教室。班级图书由学生自带,每人捐赠1~2本,建立起班级图书角。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时随意地选择自己爱看的图书,将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有机融合。
5、各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当中,要科学利用时间。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开展常规性活动,如:利用班队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教师读书活动
1、积极倡导教师“与书为伴”,要求教师每年必须认真阅读2本以上教育类图书或文学名著,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语文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两篇教育随笔或读书心得体会,其他科任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育随笔或读书心得体会,在学校办教师读书专栏。
2、坚持“四个为主”的读书策略,即学习内容以学习教育专著和新课程理论为主,与博览
- 2 -
群书相结合;学习形式以个人自学为主,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时间以业余为主,与撰写学习
心得相结合;课改实验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与检查交流读书体会相结合。
(三)学生读书活动
1、学校各班级要充分利用每周一课时的读书课,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班级要做好记录。教师指导学生采取自读、同桌读、小组读等多种阅读形式,利用中午到校后时间和课余时间积极读书,读书时间每天不少于30分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2、学生人手一本“阅读记录本”,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抄下来,三年级以上学生要写读后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具体读书要求
一、二年级: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能阅读拼音读物,背诵自己喜欢古诗,对读书情况做简单记录。
三、四年级:中段开始整本书的共读,努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一些摘抄工作,并能对读物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想,与同学、父母之间进行交流。
五、六年级:高段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如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等,能写一些简单的评论和读后感等,能自主选择课外读物。
(四)通过检查、评比,促进活动正常有效开展。
1、在全校开展“书香班级”评比活动,通过对班级书香氛围的创设、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
- 3 -
使用、学生参加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纳入期末班级考核评比中,对优秀班级予以表彰。
2、由教导处对学生阅读记录本的填写情况进行检查,纳入教师作业批改评比。
3、班级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定期进行评比,学期末评出本班“读书大王”2名,学校进行表彰。
XXX小 学
X年X月X日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