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土壤学习题

土壤学习题

来源:化拓教育网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3.土壤剖面 4.潜在肥力 有效肥力

5.矿物 6.同晶置换7.土壤腐殖质 8.矿质化作用9. 土壤质地 10.土壤容重

11.腐殖化系数 12.土壤三相比13.土壤粒级 14.土壤热容量

1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16. 永久负电荷17.钙化过程 18.土壤总孔度19.土壤孔性20.土壤呼吸21.田间持水量22.土体构造23.土壤结构性24.委蔫系数25.相对含水量26.土水势27.土壤水吸力28.当量孔径29.膜状水30.土壤水分特征曲线31.土壤水的再分布32.扩散系数33.土壤热容量34.土壤导热率35.风化作用36.母质37.土链38.地质大循环39.生物小循环40.物理风化41.化学风化42.潜育化过程43.粘化过程44.土壤发生层45.土体构型46.硅铝铁率47.土壤风化系数48.比表面49.盐基饱和度50.交换性酸51.水解性酸52.总碱度53.碱化度54.缓冲容量55.反硝化作用

56.诊断层57.土壤背景值58.环境容量59.土壤污染60土壤退化

61.简单叙述近代土壤学派及其观点

62.硅酸盐矿物的结晶构造分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与矿物性质有什么关系?

63.1∶1型膨胀性粘土矿物的代表矿物是什么矿物?这一类矿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1 / 19

.简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65.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

66.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67.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68.简述土壤机械组成和土壤质地

69. 阐述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最好的土壤结构体?

70. 改良不良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措施有哪些?

71. 阐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72. 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如何?

73. 不良土壤质地如何进行改良?

74. 调节土壤温度常用的措施有哪些?

75.1:1与2:1型矿物的性质?

76.母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 / 19

77. 简述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78、计算题:

从田间耕层(0-20cm)取原状土100cm3,称重为150克,烘干后称重为130克,该土壤比重为2.65,田间持水量为30%,求:

(1)1.土壤容重。

(2).土壤重量含水量。

(3.)土壤相对含水量 。

(4).土壤三相物质容积比。

(5).若使此土壤每亩耕层含水量提高到田间持水量,需灌水多少立方米?

79. 2∶1型膨胀性粘土矿物的代表矿物是什么矿物?阐述这一类矿物的基本特征。

80.阐述风化作用的阶段及特点。

81. 土壤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82.如何改良土壤的结构?

33.阐述土壤固磷作用机制及减少固磷作用的途径。

3 / 19

84. 为什么在秸杆还田和沤制沼气时需加适量氮肥或人畜粪尿?

85. 土壤氮有哪些形态?它们的有效性如何

86.论述褐土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

87.人类活动影响土壤发生的特点

88.反映土壤风化发育的指标

. 对比棕壤与褐土得成土条件、成土过程与土壤属性

90.影响阳离子交换量有效度的因素

91.土壤中氢离子的来源

92.影响土壤碱化的因素

93.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

94.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因素

95.土壤氮损失的途径

96.如何提高磷的有效性

4 / 19

97. 土壤中的磷有哪些形态?哪些形态对作物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

98.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的特点

99.土壤调查工作的步骤

100.我国土壤退化的分类

101.我国土壤退化的现状与态势

102. 根据土壤学原理调节土壤温度常用的措施有哪些?

103.试述农业土壤的发育过程。

肥料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肥料2. 矿质营养3. 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4. 养分归还学说 5. 最小养分律 6. 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7. 灰分元素8. 大量元素9. 微量元素

10.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11. 植物营养三要素/肥料三要素12. 有益元素

13. 空气营养元素14. 土壤营养元素 15. 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16. 截获17. 质流 18. 扩散19. 自由空间20. 被动吸收21. 主动吸收22. 选择吸收23. 代谢吸收24. 非代谢吸收25. 载体学说 26. 离子泵学说27. 胞饮作用28. 离子间的协助作用

5 / 19

29.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30. 竞争性抑制 31. 非竞争性抑制32. 根外营养/叶部营养33. 植物营养遗传性34. 根系阳离子代换量(CEC)35 植物营养期 36. 植物营养临界期37. 植物营养最大效益期38. 根际39. 矿质肥料40. 无机肥料41. 化学肥料42. 有机肥料43. 农家肥料44. 商品肥料45. 化学酸性肥料46. 化学中性肥料47. 化学碱性肥料48. 速效肥料49. 迟效肥料50. 直接肥料51. 间接肥料52. 生物性肥料53. 肥料利用率54. 施肥方式55. 基肥56. 种肥57. 追肥58. 根外追肥59. 养分的再利用60. 氨化作用61. 硝化作用62. 反硝化作用(生物/化学)63. 盐的还原作用. 氨的同化作用65. 氨的晶格固定作用66. 氨态氮67. 硝态氮68. 酰氨态氮69. 氮肥增效剂70. 标准氮肥71. 氮肥利用率72. 生理酸性肥料73. 生理碱性肥料74. 长效氮肥75. 缓释肥料76. 控释肥料77. 以磷增氮78. 酸制磷肥79. 热制磷肥 80. 磷酸退化作用81. 闭蓄态磷82. 过磷酸钙的异成分溶解83. 磷的化学固定作用84. 磷的吸持作85. 有效磷86. 速效磷87. 缓效磷88. 难溶性磷. 水溶性磷90. 磷酸一钙91. 磷酸二钙. 92-磷酸三钙93. 磷酸八钙94. 磷酸十钙 95. 枸溶性磷96. 枸溶率97. 全钾98. 有效钾

99. 速效钾100. 缓效钾101. 水溶性钾102. 矿物态钾103. 钾的固定

104. 钾的释放105. 土壤供钾能力106. 交换性107. 钾的晶格固定作用

108. 钾的吸附固定作用

109. 以钾增氮110. 复混肥料111. 化成复合肥料112. 混成复合肥料

113. 肥料分析式114. 肥料比例式115. 二元复合肥料116. 三元复混肥料117. 多元复混肥料118. 多功能复混肥料119. 掺合肥料(BB肥)120. 有机肥料121. 厩肥122. 堆肥123. 沤肥124. 秸秆还田125. 碳氮比(C/N)126. 绿肥 127. 绿肥作物128. 绿肥作

6 / 19

物的单种129. 绿肥作物的间种130. 绿肥作物的套种131. 绿肥作物的混种132. 绿肥作物的插种133. 沼气池肥134. 生物固氮135. 菌肥136. 施肥方法137. 撒施138. 条施139. 沟施140. 穴施

141. 环施142. 放射状施肥143. 深施144. 浅施145. 表施146. 全层施肥147. 分层施肥148. 加肥灌溉(冲施)149. 浸种150. 拌种151. 根外追肥(叶面施肥)

二、填空题:

1.肥料学主要研究( )和( ) 及其相互关系。

2.肥料学的主要任务是:( )以( )为理论基础,

以传统的( )和新兴的( )为手段,达到高产和优质的目的。

3.植物营养三要素是( )、( )和( )。当土壤缺乏三要素时,植物将先在 部位出现缺素症状。

3.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中,( )、( )、( )、( )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较强,缺乏时症状先在( )部位出现。

4.养分从土壤迁移至植物根系的途径有( )、( )和( )等三种。养分到达根表后,先进入 ( ),然后跨膜进入( )。

5. 植物的有益元素中,( )对水稻、( )对大豆、( )对甜菜有好处。

7 / 19

6. 施肥技术中,根据施肥时期的不同,施肥方法主要有( )、( )和( )三种。复混肥料或有机肥料施用时主要用作( )。

7. 土壤溶液中养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 )和( )。

8. 土壤中有效氮减少的主要途径为_( )、( )、( )和( )等。

9. 氮肥利用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和15N示踪法两种。我国多数作物对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在( )之间。

10. 植物吸收的无机磷以( )和( )为主,其有效性在pH为( )时较高。

11. 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原则是 ( )和( )。

12. 缺钾时,水稻根系呈现出( ) 症状,因此,在淹水条件下增施钾肥,可提高水稻根系的( ) ,防止还原性物质的危害。

13. 植物缺铁的典型症状是( ) 。

14. 某种复混肥料的分析式为15-15-10-1(B),这表示该复混肥料中) ) 、( ) ( )、( ) 和( ) 的含量分别为15%、15%、10%和1%。

15.肥料三要素缺乏症中,若下部叶片较为均匀黄化的是缺( ) ,老叶呈暗绿色或下部叶片背面呈紫红色的是缺() ,下部叶片叶尖、叶缘焦枯并出现坏死斑点的是缺() 。

16.氮肥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 ,例如() ;(),例如() ;() ,

8 / 19

例如() ;() ,例如() 。

17.酸性土壤施用微量元素() (),() ,() ,() 的有效性较高,而() 的有效性则较差。

18.土壤中钾的形态,以其对作物有效性来分,可以分为() (),和 ()。

19.人尿中含氮物质主要是() ,属() 肥料,还因人尿中含有() ,用来浸种有良好的效果。

20.固氮酶由 和 两个组分组成,它们含有金属元素() 和() 。

21.高温堆肥堆制过程经过() ,() ,() 和() 四个阶段,影响腐数的因子主要有() ,() ,() ,() ,() 等。

22.根系CEC大的作物,对难溶性磷酸盐具有较 的吸收能力,因为它对钙的结合能力较 ,故利用难溶性磷酸盐中磷的能力较强。

23.草木灰中的钾90%是以() 存在,属 溶性钾;而磷属 溶性磷,因此对作物都是() 的。

24.钾在植物体内无固定的有机化合物,主要以_________存在为主。

25.植物氮素营养不足,其症状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 部位先出现;缺硫时,其主要症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 部为先出现;缺铁时,其主要症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部位先出现。

9 / 19

26.常用的氮肥品种中。硫铵含N__________%,尿素;含N_______%。

27.土壤的pH与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关系密切,在酸性、微酸性时,() 、

、() 、() 、() 的有效性较高,而在微碱性时,则() 的有效性较高。

28.人粪尿含氮物质分解最终都产生() ,容易() ,故贮藏期间要防止养分损失。

29.绿肥作物的栽培方式有() ,() ,() ,() 和 ()。

30.一般地,()作物根系的阳离子交换量大的,其吸收磷矿粉中磷的能力 。

31.固氮酶是一种对 很敏感的酶,因此,豆血红蛋白的存在对维持固氮酶的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固氮酶是一种对 元素很敏感的酶,因此,豆科植物缺乏该元素时根系难以长根瘤。)

32. 有机肥料具有() 、() 、( )

和( )等作用。

33.有机肥料的种类主要有( )、( )、( )和( )等四类。

34. 堆肥是指有机废弃物在( )条件下经微生物腐解转化而成的有机肥。

三、选择题:

10 / 19

1.根际pH值主要受植物吸收的养分离子种类的影响,当吸收的( )(A.阳离子; B.阴离子)较多时,根际pH值将下降;而根际Eh值主要与植物种类有关,如水稻根际Eh值与土体比较则( )(A.较高;B.相同;C.较低)。

2.植物对NO3-的吸收为( )(A.主动吸收;B.被动吸收)。NO3-,在形成氨基酸之前,必需经过( )(A.水解;B.氧化;C.还原)作用同化为NH4+。

3.光照和温度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 )(A.离子的形态;B.离子的浓度;C.能量的供应)而起作用的。

4.碳酸氢铵是( )(A.化学性质稳定;B.容易自行分解)的肥料,施用时宜( )(A.根外喷施;B. 土表撒施;C.深施覆土)。

5.草木灰中的钾以( )(A.KCl; B.K2CO3; C.K2SiO3)为主,属( )(A.水溶性;B.弱酸溶性;C.难溶性)钾。

6.过磷酸钙是( )(A.水溶性;B.弱酸溶性;C.强酸溶性)磷肥,施用时应该与( )(A.石膏;B.石灰;C.有机肥料)混合施用;磷矿粉是由磷矿石通过机械法制成的磷肥,适宜施于( )(A.酸性土;B.碱性土;C.石灰性土)。

7.钾素通常被称为作物的( )(A.有益元素;B.品质元素;C.生命元素)。它在植物体内的形态与氮和磷( )(A.一样;B.相似;C.不同),主要以( )(A.有机态;B.离子态;C.螯合态)为主。

8.玉米缺镁表现为( )(A.幼叶均匀黄化;B.幼叶脉间失绿;

C.老叶均匀黄化;D.老叶脉间失绿)。大豆缺硫表现为( )(A.幼叶均匀黄化;B.幼叶脉间

11 / 19

失绿;C.老叶均匀黄化;D.老叶脉间失绿)。

9.果树\"小叶病\"是缺( )(A.B;B.Mn;C.Zn;D.Ca);番茄\"脐腐病\"是缺( )(A.B;B.Mn; C.Zn;D.Ca);油菜\"花而不实\"是缺( )(A.B; B.Mn; C.Zn;D.Ca)。

10.碳酸氢氨是( )(A.化学性质稳定;B.容易自行分解)的肥料,在土壤中( )(A.淋失;B.反硝化;C.挥发)是其养分损失的主要途径。

11.有机肥和化学氮肥配合施用,化学氮肥能( )(A.促进;B.延缓)有机氮肥的矿化,( )(A.提高;B.降低)有机肥的肥效;而有机肥的存在,可促进化学氮肥的( )(A.硝化作用;B.反硝化作用;C.生物固定),从而( )(A.增加;B.减少)化学氮肥的损失。

12.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酰胺有作重要的意义,因为( )(A.它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中间产物;B.它可指示体内的氮水平;C.它是氮的一种贮藏形式,可消除游离氨的毒害作用)。

13.复合肥料20-15-5表示该肥料有效成分为( )(A.N 20%,P15%,K5%;B.N 20%,P2O515%,K5%;C.N 20%,P2O515%,K2O5%;)。

14.稻杆直接还田,分解初期由于( )(A.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B.土壤有效氮、磷的生物固定;C.土壤有效钾的生物固定), 需要( )(A.配合施用氮、磷化肥;B.配合施用钾肥;C.减少施用氮、磷化肥)。

15.家畜粪中因其分解快慢和发酵温度高低不同,有称为冷性肥料,如( )(A.马粪;B.羊粪;C.牛粪), 也有称为热性肥料,如( )(A.马粪;B.羊粪;C.牛粪)。

17.有些肥料,如( )(A.(NH4)2SO4;B.NH4NO3;C.Ca(NO3)2)施给作物以后会

12 / 19

产生生理酸性;而有些肥料,如( )(A.(NH4)2SO4;B.NH4NO3;C.Ca(NO3)2)则会产生生理碱性。

18.在钾素营养不足的土壤上,( )(A.禾本科;B.豆科)植物的耐受能力较强。

19.进入植物体的( )(A.铵离子;B.根离子;C.简单氨基酸)在形成氨基酸之前,必需经过还原。

20.磷矿粉是( )(A.水溶性;B.弱酸溶性;C.难溶性)磷肥,适宜施于( )(A.酸性土;B.碱性土;C.石灰性土)。

21.高温堆肥原料的C/N比例约为80~100:1,难以分解,为促使其分解腐熟,在堆制时一般宜将堆沤材料的C/N比值调到( )(A.10:1;B.30:1;C.50:1)左右。

22.在酸性土壤栽培豆科植物,没有根瘤或很少根瘤,从营养缺乏方面考虑,可能是缺( )(A. N;B. P;C. Zn;D. Mo)。

23.尿素在制造过程中,常形成一定量的( )(A.脲甲醛;B.缩二脲;C.甲醛树脂),当其含量高于( )(A.0.1%;B.1%;C.5%;D.10%)时会对作物产生毒害。

24.( )(A.含有任何二种元素的;B.含有任何二种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C.含有肥料三要素中任何二种的)肥料称为二元复合肥料。

25.酸性土壤中可能缺乏的微量元素是( )(A.铁;B.锰;C.钼;D.铜;E.锌)。

26. 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要掌握( )(A.旱重水轻;B.水重旱轻;C.水旱并重)的

13 / 19

原则;旱作麦-棉轮作中磷肥应优先分配给

( )(A.小麦;B.棉花)。

27. 制造混合肥料时,可以混合的肥料是( )(A.磷酸铵和氯化钾;B.磷酸铵和草木灰;C.尿素和氯化钾;D.尿素和草木灰)。在计算复肥施用量时,若肥料中养分的比例相差较悬殊,应按肥料中( )(A.含量较小;B.含量较大;C.任意一种)的养分计算。

四、问答题:

1.李比希创立了哪三个学说?各学说在农业生产上有什么意义?

(或:请谈谈李比希对植物营养学科的贡献。)

2.如何判断某元素是不是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怎样划分的?

3.什么叫肥料?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4.植物对矿质养分的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有何区别?请简述主动吸收的一种机理。

5.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差异。

6.单子叶、双子叶植物根系的CEC有何区别,它们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有何影响?

14 / 19

7.环境条件为何对植物吸收养分有影响?

8.影响养分吸收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9.营养临界期的最大效应期在作物合理施肥中有何意义和作用?

10.进行根外追肥时应注意哪些环节?

11.请比较铵态氮肥与硝态氮肥特性上的异同点。

12.土壤氮素的来源有哪些?它们的损失途径?

13.硝化抑制剂主要抑制哪些微生物?

14.土壤无机氮固定和有机氮矿化相对速率取决于哪些条件?其机理如何?

15.常用化学氮肥有哪些种类?

16.尿素中缩二脲有何毒害作用?

17.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与其肥效有什么关系?如何提高尿素的当季利用率?

18.尿素施入土壤后将发生什么变化?对土壤性质有什么影响?

19.某菜场以尿素作氮肥种植生菜,收获时采样测得生菜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为1 500mg/kg,请问生菜体内的硝态氮从何而来?假设该含量已超出了食用安全标准,请问

15 / 19

在生产上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控制蔬菜的硝态氮含量?

20.现有水稻、甜菜和马铃薯三种作物,并有硫酸铵、氯化铵和钠三种氮肥,请问哪种作物施用哪种氮肥最合适?为什么?(每种作物只能选择一种氮肥)。

21.目前氮肥利用率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22.作物体内重要含氮化合物种类有哪几类?

23.作物氮素失调时出现哪些症状?

24.铵态氮肥、尿素深施,为什么能提高肥效?

25.为什么尿素作根外追肥比其它氮肥效果好?

26.影响植物吸收磷素的因素有哪些?

27.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为什么能提高其施用效果?

28.简述过磷酸钙在石灰性土壤上和酸性土壤的转化途径。

29.钙镁磷肥的合理施用有哪几方面?试与过磷酸钙比较说明。

30.磷肥有后效在生产上的意义?

31.如何根据作物的需磷特性在轮作中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

16 / 19

32.如何区分磷肥的溶解性?磷肥的溶解性与肥效有什么关系?

33.如何测定常用磷肥的利用率?我国华南地区磷肥利用率在什么范围?请解释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并指出使过磷酸钙利用率提高的有效方法。

34.为什么过磷酸钙的利用率一般都在25%以下?

35.如何有效地施用磷矿粉?

36.一般情况下,双子叶植物根系吸收磷能力要强于单子叶植物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规律对合理施用磷肥的指导意义?

37.请谈谈钾素在增强植物抗性方面的作用。

38.钾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态与氮磷有何区别?

39.在生产实践中有晒垡晾垡的措施,以促进土壤养分的矿化释放,而干湿交替会加快钾的固定应怎样解释?

40.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南地区施用钾肥的效果越来越明显?

41.近年来,我国通过革新技术,使国产钾肥的产量有了重大突破,但是仍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加的钾肥需要量。请问如何解决我国钾肥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矛盾。

42.氯化钾在土壤中是怎样转化的?如何合理施用氯化钾?

17 / 19

43.作物缺钾与缺氮、缺磷的区别。

44.我国钾肥资源如何?如何有效利用钾肥资源?

45.草木灰中钾的形态及含钾范围。

46.对同一作物和土壤而言,等钾量的草木灰肥效为什么优于化学钾肥?

47.草木灰是碱性物质,不宜与氨态氮混施,若农户仅有草木灰和碳铵应如何施用?

48.现有烟草、马铃薯和黄麻三种作物,并有氯化钾、硫酸钾和钾三种钾肥,请问哪种作物施用哪种钾肥最合适? 为什么?(每种作物只能选择一种钾肥)。

49.试比较氯化钾和草木灰施用后对土壤的影响。

50.复合肥料有哪些优缺点?

51.铵态氮与石灰、过磷酸钙与草木灰,它们能否混合?为什么?

52.现有失去标签的尿素、硫铵、氯化铵、过磷酸钙和石灰这五种肥料,请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53.从目前我国总肥源中养分的数量论述发展有机肥料的重要性。

54.有机肥料的出路主要有哪几方面?

18 / 19

55.有机肥料的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56.从肥料的成分、性质比较有机肥和化肥的特点。

57. 绿肥在农业生产中有哪几方面的效益?

58.绿肥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59.绿肥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哪些作用?

60.人粪尿在贮藏过程为什么会损失氮素?应采取哪些保肥措施?

61.试述有机肥料的C/N比值在腐解中的重要性,有机肥料和高温堆肥的最适C/N比值?

62.请简述堆肥的腐熟过程及影响条件。

63.秸秆直接还田应注意哪些问题?

.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什么好处?为什么?

65.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有什么异同点?两者配合施用有什么好处?

66.为什么我国要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施肥制度?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9 /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