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题2020年(10)
(总分120,考试时间120分钟)
单项选择题
1. 1.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A. 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 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 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2. 2.借助语言或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及行为的方法是( )。
A. 说服法 B. 陶冶法 C. 榜样法 D. 锻炼法
3. 3.历史上提出“平行教育影响原则”的人是( )。 A. 卢梭 B. 凯洛夫 C. 洛克 D. 马卡连柯
4. 4.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德育方法是( )。 A. 自我锻炼法 B. 自我调节法 C. 自我修养法 D. 自我评价法
5. 5.通过人格感化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A. 榜样示范法 B. 陶冶教育法 C. 参观法 D. 实际锻炼法
6. 6.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 A. 班主任工作
B. 共青团少先队住址的活动 C. 各科教学活动
D. 校会班会晨会学习时事
7.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句话重视( )。 A. 实践锻炼法 B. 陶冶教育法 C. 榜样示范法 D. 品德评价法
8. 8.“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的强大力量,这种的力量,是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教育因素”,这句话体现了( )。 A. 集体教育原则 B. 因材施教原材 C. 疏导原则
D. 尊重与信赖相结合的原则
9. 9.道德教育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科尔伯格 B. 皮亚杰 C. 麦克费尔 D. 班杜拉
10.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原则
C. 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11. 1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句话强调德育的方式是( )。 A. 陶冶教育 B. 榜样示范 C. 实际锻炼 D. 品德评价
12. 12.关于道德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因素,社会学习论的研究侧重于( )。 A. 道德动机 B. 道德意志 C. 道德行为 D. 道德情感
13.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 A. 认知模式 B. 体谅模式 C. 价值澄清模式 D. 社会模仿模式
多项选择题
14. 14.红红的语文成绩向来不佳,经过努力,她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考了很高的分数。可是语文老师认为她的成绩是抄袭的,并在课堂上公开批评她的成绩不属实,语文老师的行为( )。
A. 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B. 违背了正面教育的原则 C. 不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D. 违背了尊重学生的要求
15. 15.根据德育模式中的体谅式概念,下列案例对情境问题作出了成熟反应的学生是( )。 教师:如果你同别人说话时,一个你认识的人不停地插嘴并且试图改变话题,你怎么办? 学生甲:躲开他,然后继续我们的谈话。 学生乙:告诉老师,老师会批评他。
学生丙:也许是我们冷落了他,既然他想加入进来,就一起聊好了。
学生丁:可能我们的话题使他不安,既然这样,就不当着他的面说这个话题了。 A. 学生甲 B. 学生乙 C. 学生丙 D. 学生丁
16. 16.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 )。 A. 人格感化 B. 环境陶冶 C. 艺术陶冶 D. 座右铭
判断题
17. 17.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中。( ) A. 正确 B. 错误
18. 18.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就在于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 A. 正确 B. 错误
19. 19.惩罚并不一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 ) A. 正确 B. 错误
20. 20.对青少年进行德育要以激励为主,坚持正面的教育,但不排除批评与处分作为辅助的方法。( )
A. 正确 B. 错误
21. 21.开设专门的道德课是加强学校德育最有效的途径。( ) A. 正确 B. 错误
22. 22.道德两难论法是价值澄清模式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 )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