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课程标准
1.本课程的岗位定位与培养目标 1.1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
是平面设计师的专业必修课程。 1.2课程的(教学)知识目标
1. 掌握该软件的安装、启动与退出;掌握它的基本界面和工作流程。 2. 掌握该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如绘图工具应用及基本图形绘制。 3.掌握图层,通道,路径等方法的使用等。 4.掌握常用的滤镜效果并在创作中的应用等。 5. 掌握图形图像的输出等。
6. 掌握用Adobe ImageReady制作动画等。 1.3课程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目标 1.综合能力:图形处理。 2.分项能力:
①工具运用的能力; ②工具图层应用的能力;
③图层、通道、滤镜的运用能力; ④通道与蒙版的运用能力; ⑤滤镜与蒙版的运用能力; ⑥综合素质能力。
1.4课程的专业素质目标 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归纳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 5.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2.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
《photoshop》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在大二期间开设的一项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具有集实践性与技能性为一体的特点。在课程设计中,建立图像处理专业领域的大平台,从视觉、产品、环境等专业大视野考虑课程的基础性和广泛性。
与课程联系较为紧密的平行课程有:CorelDRAW、Illustrator;后续课程有: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等。它与这些平行课程一起构建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领域,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掌握设计、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图像处理做好铺垫。 3.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突出特色,实现目标
《photoshop》是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围绕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突出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特色,紧跟当前设计领域最新设计理念和技术,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拓思维,大胆创新,学以致用,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计算机作品的设计、制作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强化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分段学习,逐步提高
基础阶段:重点学习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熟练掌握图像处理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设计完成各种平面设计作品,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1
提高阶段:重点学习通道与滤镜相结合的方法和技巧,以目前平面设计领域的经典作品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优秀作品的设计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设计的能力。
3.强化技能,开拓创新
实践操作练习配套性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切实巩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突破教材范围,紧跟当前主流图像制作技术,积极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欣赏、分析经典案例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模仿制作,开拓思路,创新学习,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设计和制作平面设计作品的综合技能。
图表4.1 项目式课程结构、工作任务及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 项目 项目载体 工作任务 中国结的制作 拼图效果 胶片的制作 网络按钮的制作 能力 训练 项目 设计 电视幕墙的制作 各种字体的制作 日落制作 各种相片处理 宇宙天空制作 合计 基础训练 课程内容 工具的运用 工具的运用 工具的运用 工具图层的运用 photoshop软件的应用训练 工具图层的运用 课时分配 理论 实践 1 1 1 1 1 3 3 3 3 3 5 5 7 7 39 photoshop软件的应用 图层、通道、1 滤镜的运用 通道与蒙版的运用 图层与通道的运用 滤镜与蒙版的运用 1 1 1 9
5.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是工具的使用、图像的编辑与处理、滤镜的使用、图层的使用、蒙版的使用。难点部分图层、通道、滤镜、蒙版的综合运用。 由于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可视化环境下的操作技能,因此建议尽量采用全程演示教学,利用多媒体电子教案,在课堂上边演示边引导学生随堂练习的教学方法,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上机练习时间和完善的练习环境。
6.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6.1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具备操作和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基本技能,能熟练地运用photoshop进行各类平面设计的制作,
2
初步具备完成设计制作的能力。 实践教学课程目标是规范实践教学环节,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及要求,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2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分配 教学项目 教学主题 中国结的制作 拼图效果 胶片的制作 photoshop软件的应用 网络按钮的制作 电视幕墙的制作 各种字体的制作 日落制作 各种相片处理 宇宙天空制作 课时分配 总课时 4 4 4 4 4 6 6 8 8 理论 1 1 1 1 1 1 1 1 1 实践 3 3 3 3 3 5 5 7 7 6.3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 由教师根据教学目地,按课程设置要求分阶段布置任务,进行分单元、分组的方式在机房实施课堂练习。教师指导主要以演示、启发式和个人辅导教学为主,在布置每一个项课题作业练习时,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指出,该作业目的、基本要求和制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随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按要求认真进行训练,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进行作业讲评。 6.4实践教学课程的指导方法
教师操作示范,学生同步练习;教师引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教师集中答疑,辅以个别指导。 6.5考核内容与方法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通道、滤镜、蒙版的使用,考核方法采用依据课题作业规定内容,学生完成其作业和数量和质量,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分。 6.6创新与特点
本课程实践教学采用与理论教学、优秀作品分析、与学生讨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较全面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在实践设计技能方面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为使学生成为平面设计的技能型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7.课程的教学方法
①项目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有主题性的项目。师生在项目中展开研究,在解决的难点中,完成教学任务。项目可以是启发性的主题,也可以是现成的结论。项目的形成由教师设计,每个项目根据教学章节点内容设计出项目与子任务,项目的设计使教学内容形成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3D教学不再是简单的对讲授,而是一种研究表现,使教学的内容丰富,含量加大。
②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确立以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指导思想,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期待心理,倡导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性,并以此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制定目标——展示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达成目标等几个阶段。结合我院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以“教学为本,专业为用”为目标,探讨目标教学,根
3
据不同专业的我们设计不同的目标,更好的贴近专业。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很强的特点,采用目标教学法,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③互动讨论法: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设置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在讨论中,角色平等,消除心理障碍,教学相长。讨论的问题由教师设置、引导、启发,不断将课题研究引向深入。讨论的结果常常是结论明确,清晰,但也可以是悬而不决,也可以是多种答案并存,为学生继续研究留下了空间。 ④直观演示法:在技法教学中,教师亲自示范,有的技法即使不用讲解,可以演示一目了然,而且增强了学生悟性,结合范画与作品赏析,直观演示法效果更加鲜明。
⑤分组作业法: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作业组,组员接受教学任务书之后,共同策划,共同设计方案。这样,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设计品质要求。
8.课程的教学资源
8.1本课程提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立体教学资源
图表8.1 “多元化”立体教学资源 8.2课程教学资源库 1.总体情况
学院校园网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物理上覆盖全院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等建筑物,100M到桌面;校园网上已开通标准的INTERNET服务,WWW校园网与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连接可靠。校园网大大方便了课程的教学和建设,拉近了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距离,加快了教学信息的沟通。 2.教学资源库分类与组成
图表8.2 教学资源库分类表 分类 内 容 1.教材 2.教学指导书 3.教学文件 纸质 4.图书 5.期刊 6. 案例教学图纸 《photoshop实例与操作》》 《photoshop教程》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实训任务书、实训指导书、考核大纲、教学评价体系 与photoshop课程相关的书籍资料 与photoshop课程相关的期刊资料 历年优秀作业 网络 校园网络教学资源 资源 中国设计网:http://www.cndesign.com/ 8.3课程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校内建立了课程配套的仿真实训室,实训项目达标率、开出率达100%,设备价值达标率达85%,设备完好率达95%,各实训室制订了管理制度。 图表8.3 校内实习实训场所表 序号 1
名称 艺术设计实训室 面积 100m主要功能 软件学习,职业技能鉴定 4
主要设备 实训室多媒体教学
2 设备一套、电脑50台
9.课程考核
9.1考核标准与内容 1.考核标准
基本建立了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课程考核体系,制定了课程考核大纲,考核标准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 2.考核内容
本课程考核内容、方式突出高职教育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目标,按照课程项目,针对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本课程在此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改革和实践,强调考核方式多样,考核过程控制,考核目标具体。
根据课程项目的实训内容不同,考核内容主要体现在出勤率、训练表现、训练内容质量及成果、训练成果答辩情况等方面。 9.2考核方式与主体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层的使用、通道、滤镜的运用等,考核方法采用依据课题作业规定内容,学生完成其作业和数量和质量,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分。本课程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平时成绩(平时表现、学习态度等)占总成绩40%,课堂作业占总成绩60%。
要求项目作业必须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去做,完成作品。 具体细则:
1、平时成绩的赋分
平时成绩满分40分,分日常考勤表现、课堂学习状态两个方面,各计20分。 (1)在日常考勤表现中,迟到、早退每次扣3分,累计3次者,此项为不及格;
(2)在课堂学习状态方面,学习状态懒散,劲头松懈,思维不活跃者,此项为不及格;学习状态一般,能够遵守课堂秩序,能够按照要求跟上教学进度者,此项成绩及格;学习状态良好,能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考者,此项成绩良好;学习状态刻苦努力,勤思善问,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者,此项成绩为优秀。 2、课堂作业的赋分
课堂考核包括三个部分,每个项目满分60分,取平均分为课堂作业分数。 (1)画面构图美观,位置经营得当;( 15分)
(2)版式分布合理、色彩搭配的美观、能够充分表现设计的内涵;(15分) (3)富有创意,画面表现力强;(30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