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题2020年(20)
(总分120,考试时间120分钟)
单项选择题
1. 1.( )不仅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专著,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A. 《学记》 B. 《论语》 C. 《师说》 D. 《劝学篇》
2. 2.青春初期的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已达到较高水平,而骨化过程远远没有完成。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不均衡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3. 3.同一张x光照片,不懂医学知识的人是无法从中得到具体信息的,而放射科的医生却能从中看出身体某部分的病变情况。这体现了知觉的( ) A. 选择性 B. 恒常性 C. 理解性 D. 整体性
4. 4.中国人一般把“TOEFL”称为“托福”,这里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 谐音联想法 B. 位置记忆法 C. 视觉联想法 D. 关键词法
5. 5.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的培养。 A. 智力 B. 创新能力 C. 高尚品德 D. 劳动品质
6. 6.上好课最根本的要求是( ) A. 板书有序 B. 教学方法适当
C.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D. 教学结构合理
7.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得到感性知识,这属于( ) A. 实物直观 B. 模像直观 C. 言语直观 D. 感知直观
8. 8.学习效果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 线性关系 B. U型关系 C. 倒U型关系 D. 平行关系 9. 9.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 为人师表 B. 热爱学生 C. 团结协作 D. 以身作则
10. 10.教育者施教传道与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被称为( ) A. 德育内容 B. 德育途径
C. 德育方法 D. 德育过程
11. 11.“心理旋转实验”表明表象具有( ) A. 可操作性 B. 直观性 C. 观察性 D. 概括性
12. 12.情绪所反映的是( ) A. 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 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 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 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13. 13.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 )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 A. 马卡连柯 B. 乌申斯基 C. 苏霍姆林斯基 D. 加里宁
14. 14.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 ) A. 性 B. 主动性 C. 独特性 D. 体验性
15. 15.参观、游览活动属于课外、校外活动组织形式中的( ) A. 群众性活动 B. 小组活动 C. 个人活动 D. 集体活动
16. 16.我国古代的“六艺”属于( )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融合课程
17.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 )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 A. 自我实现 B. 高 C. 缺失性 D. 成长性
18. 18.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 A.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B. 赞科夫——《人是教育的对象》 C. 加涅——《学习的条件》 D.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19. 19.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其中( )是指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A. 信号学习 B. 系列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原理学习
20. 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 )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A. 促进公平 B. 德育为先 C. 育人为本 D. 改革创新
21. 21.片面追求升学率易造成教育的荒废,这是教育的( ) A. 正向个体功能 B. 负向个体功能 C. 正向社会功能 D. 负向社会功能
22. 2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特征是( )
A. 学校的产生 B. 学制的建立 C. 教育实体的出现
D.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
23. 23.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根据( )的不同而划分的。 A. 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B. 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C. 课程的任务
D. 课程的表现形式
24. 24.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方面的差异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就要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这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5. 25.我国明朝末期的东林书院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所具有的( ) A. 政治功能 B. 人口功能 C. 经济功能 D. 文化功能
26. 26.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测验法 C. 观察法 D. 调查法
27. 27.一般而言,低常儿童是指智力低于( ) A. 50 B. 60 C. 70 D. 80
28. 28.课前宣布:“今天讲的课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形成的纪律属于( ) A. 自我促成的纪律 B. 任务促成的纪律 C. 规则促成的纪律 D. 集体促成的纪律
29. 29.教育法律规范是以( )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A. 社会规范 B. 国家强制力 C. 党的领导 D. 社会主义价值观 30. 30.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是( )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多项选择题
31. 31.以下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性范畴的是( ) A. 需要 B. 气质 C. 动机
D. 兴趣
32. 32.遗忘理论包括( ) A. 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压抑说
D. 提取失败说
33. 33.表象的特征有( ) A. 直观性 B. 概括性 C. 可操作性 D. 间接性
34. 34.下列选项中,出自《学记》的有( ) A.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B. “君子之教,喻也” C. “师严然后道尊”
D.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35. 3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 ) A.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B.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C.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力量 D.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
36. 36.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或管理层次来看,可将课程分为( ) A. 综合课程 B. 国家课程 C. 地方课程 D. 校本课程
37. 37.平时考查的方式包括( ) A. 口头提问 B. 单元测验 C. 期末考试
D. 检查书面作业
38. 38.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包括( ) A. 专题总结 B. 全面总结 C. 课内总结
D. 教学工作总结
39. 39.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有( ) A. 运用启发式教学
B. 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C.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D. 组织创造性活动
40. 40.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客观刺激物本身的因素很多,一般包括( ) A. 刺激物长时间的作用 B. 刺激物的强度
C. 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D. 刺激物的新异性
41. 41.下列属于情绪状态中应激的是( ) A. 某人失去亲人后长时间心情处于郁闷状态 B. 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地遇到故障时紧急刹车 C. 战士排除定时时紧张而又小心的行为 D. 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狂喜万分
42. 42.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有( ) A. 遗传与营养 B. 早期经验 C. 教育与教学 D. 社会实践
43. 43.下列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措施匹配正确的是( ) A.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 B.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C.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均衡教育 D.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抓关键期
44. 44.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是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 )
A. “授业、解惑者”角色 B. “朋友”角色 C. “研究者”角色 D. 示范者角色
45. 45.德育有其独特和重要的功能,可概括为德育的( ) A. 社会性功能 B. 个体性功能 C. 导向性功能 D. 教育性功能
46. 46.课外、校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 ) A. 科技活动 B. 群众性活动 C. 小组活动 D. 个人活动
47. 47.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有( ) A. 图像编码 B. 声像编码 C. 语义编码 D. 表象编码
48. 48.教学策略的特征包括( ) A. 指向性 B. 操作性 C. 性 D. 层次性
49. 49.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
A. 效果强化 B. 替代强化 C. 自我强化 D. 直接强化
50. 50.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有( ) A. 社会组织 B. 行为 C. 物
D. 精神产品
判断题
51. 5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教育论》中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 ) A. 正确 B. 错误
52. 52.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 ) A. 正确 B. 错误
53. 53.班主任不断命令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经常批评学生。这种领导方式属于民主型。 ( )
A. 正确 B. 错误
54. 54.学生在上课时,其视、听、动作始终随着老师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这是注意的分配现象。 ( ) A. 正确 B. 错误
55. 55.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 ( )
A. 正确 B. 错误
56. 56.贯彻疏导原则就是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 ( ) A. 正确 B. 错误
57. 57.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弱型,相当于黏液质。 ( ) A. 正确 B. 错误
58. 58.技能没有好坏之别,习惯有好坏之分。 ( ) A. 正确 B. 错误
59. 59.人类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掌握社会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 )
A. 正确 B. 错误
60. 60.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 ( )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