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温州市水资源配置思路

温州市水资源配置思路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9卷第3期 2O07年9月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J,Zh ̄iang Wat.Cons&Hy.dr.CoUege V01.19 No.3 Sep.2007 温州市水资源配置思路 李中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重点阐述了温州市的水资源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缺水状况.从温州市水资源特点出发,提出了 以节水、挖潜为主,长远依靠跨流域调水和治理水环境污染的总体配置思路和主要水资源分区的水资源配置思路. 关键词:温州市;水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36X(21 ̄)03.0010-03 General Approaches of Water Resources Collocation of Wenzhou City LI Zhong-jian (Administration Ofifce of Wenzhou Tech Development Zone,Wenzhou 325000,China) Al ̄'tm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l ̄SOUl'Ce8 and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water disposition of Wenzhou city are aI1a .The entire collocation plan,such as water saving,trans-basin divemion and water restoration,combined with the district collcatoion of water re一 ¥OUI ̄eS is also suggested. Key words:Wenzhou;water resources;disposition 0 引 言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临东海,南与福建省 亿元,第二产业624.8亿元,第三产业433.1亿元,三 产比例为4.9:56.9:38.2.2005年温州市全市完成工 业总产值2 261.5亿元,农业总产值94.55亿元.2002 年温州市总耕地面积23.09万hm2,农田灌溉面积 31.22万hm2,其中水田l1.75万hm2,水浇地6.12万 hm2. 宁德地区毗邻,西与本省丽水市接壤,北与台州市相 连,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浙江省三大中 心城市之一.温州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永嘉、乐清、 洞头、瑞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等11个县(市、区). 温州市属浙闽山丘地带,境内群山连绵,丘陵起伏,地 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温州市地形大致分为三部分:西 1 水资源量与特点 1.1 水资源量 北部的山地丘陵,间有河谷平地;中部的滨海平原,河 渠纵横交错;东部的海岸线蜿蜒曲折,岛屿环列.温州 市海域和陆地总面积80 737 km2,其中海域面积68 953 km2陆地面积11 784 km2.陆地面积中山区半山区占 ,温州市1956--2000年45年多年平均降雨深为 78.2%,平原占17.5%,海岛占1.5%,江河水面占 2.8%,一般称“七山一水两分田”. 截止到2002年底温州市全市总人口为739.12万 1 821.9 inln,多年平均河川天然径流总量为131.04亿 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2.02亿m3,其中地表水 资源量131.04亿m3,地下水资源量28.41亿m3,地表 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24.7亿m3.温州市多年平均 入境水资源总量为136.61亿m3,出境水资源总量为 13.52亿m3.温州市各流域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见表1,温州市不同保证率水资源总量见表2. 1.2水资源特点 温州市地处浙江东南部,受海洋影响较大,属亚热 带湿润地区.温州市各地区水资源的特点与其所处的 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温州市水资源大致有以下几 个特点. 人,人口密度为628人/km2,约是浙江省平均人口密度 的1.5倍,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5倍.2002年温州市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 12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5.45 收稿日期:2O∞.o7.1O 作者简介:李中坚(1972一),男,浙江温州人,双学士,注册咨询工程 师,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设计和规划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李中坚.温州市水资源配置思路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温州属季风气候,降 别比沿海多40%和70%以上. 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一年之中有两个相对雨季和 (2)水土资源不匹配.由于受地形、气候、产流条 两个相对旱季,降雨量的变化曲线呈双峰型.3至6月 件的影响,温州市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经济欠发达的 和8月中旬至9月两个雨季的降雨量分别占常年降雨 泰顺、文成、永嘉占全市总人口的21.8%,总耕地的 量的42%和29%,7月至8月中旬和10月至翌年2月 36%和总产值的8.8%,水资源量占全市的52.1%.而 两个旱季的降雨量分别占常年降雨量的10%和19%. 经济较发达的温州市区、乐清、瑞安占温州市总人口的 降雨量年际变化大,丰枯年连续交替出现,最大与最小 48.6%,总耕地的36.5%和总产值的70.8%,但水资 年降水量比值在3倍左右.降雨量地区分布上差异大, 源量仅占全市的28.8%. 一般海岛较小,平原次之,山区较大.平原、山区雨量分 表1温州市流域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高低,2002年温州市人均 缺水日渐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 水资源占有量仅1 773 m3,低于全国的2 200 m3/人、全 要因素. 省的2 000 m3/人,远低于世界平均的7 342 m3/人 j, (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属中度缺水地区.全市仅文成、泰顺、永嘉三县达到丰 温州市虽然高耗水工业较少但工业平均万元产值 水地区标准,其余地区均属中度以上缺水地区,市区和 用水量为18 m3,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水的重复利 洞头县缺水尤为严重,人均水资源分别只有865 m3/人 用率仅为40%,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85%;农业灌 和396 m3/人,分别属重度缺水和极度缺水. 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只0.5,与发达国家0.7 0.8的 2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水平也有一定的距离;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严重,管网漏 (1)水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损率达27%. 温州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31.04 m3,人 (3)水污染严重 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 773 m3,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 由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企业规模小,生产力 的1/4,低于全国人均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 水平低,技术落后,污水处理难度大,使温瑞塘同成为 进,许多地区的供水紧张程度将进一步加剧. 浙江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除永嘉、文成、泰顺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第19卷 县的河网水质符合Ⅲ类水以上标准,其余县(市、区)的 河网均有部分河段水质在Ⅲ类以下,有的甚至为V类 总体上看,温州市的缺水主要发生偏枯水、枯水和 特枯水年份,尤其是连续枯水年份,这些年份缺水量 大,依靠温州市自身的资源和现有的工程条件,无法完 全解决本地区的缺水问题. 乃至劣V类.另外,部分水库水体也出现了富营养化 现象. 地下水无序开采,水环境恶化.温州市部分地区取 水许可证制度管理不完善,造成地下水无序开采.温州 市永强平原由于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地 表裂缝、海水入侵.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没有得到有效 4水资源配置思路 温州市水资源配置要以《水法》及有关法律、法规 为依据,以节水、挖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跨流域调 水为补充水源,以治理水环境污染为重要辅助措施,以 标.根据温州市水资源特点、区位优势和现有工程条 件,针对温州市水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不 同区域的缺水类型和缺水时间的分布特点,按照多水 源用户水资源联合配置原则进行温州市水资源配 置[31. 抑制,加剧了河湖、水库的泥沙淤积. 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有待加强.水资源城乡分割,地 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 表地下水分割的管理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要求,在城市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水资源地不管供水, 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用”, 造成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政企不分、效益不佳 的现象l 21. 3缺水性质与特点 温州市缺水呈现多样性.按照引起缺水的原因进 行分类,可将缺水分为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水质 型缺水、管理型缺水和综合型缺水.以上几种类型在温 州市同时存在. 乐柳平原社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而其自身水资 源可开发量较小且水质污染严重解决缺水的途径主要 是通过楠溪江引水配套工程供水,同时要采取措施解 决水污染问题,保护本地水资源.温州平原解决缺水的 途径主要是通过赵山渡引水配套工程和小溪引水配套 工程供水,同时要解决温瑞塘河水系的污染问题.陶山 平原、马屿平原、瑞平平原、南港及江南平原、鳌江平原 菇溪西溪、温州平原、赵山渡以上、楠溪江流域、小 溪,水资源条件好,是温州市可供水量较丰富的地区, 这些地区缺水主要为工程型和水质型缺水.乐柳平原 经济较发达,需水量大,自身水资源不足,解决缺水的 主要途径是通过赵山渡引水配套工程供水,同时还应 考虑海水利用方案.北港、闽东诸河水资源可开发利用 潜力大,解决缺水的主要途径是兴建新的水源工程. 参考文献: [1]吴季松.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92—101. 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水资源条件较差,是温州市缺 水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各种缺水类型共存的地区,缺水 主要为资源型、水质型缺水,枯水年(期),尤其是连续 枯水期缺水严重. 陶山平原、马屿平原、瑞平平原、瑞安平原、南港及 江南平原等地区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人均水资源量 少,缺少主要为资源型缺水,同时存在工程型缺水、管 理型缺水、工程型缺水、综合型缺水.鳌江平原缺水主 要为资源型缺水.北港,闽东诸河等地区水均水资源量 多,缺水主要为工程型缺水,同时存在管理型缺水. [2]罗湘成.中国基础水利、水资源与水处理实务[M].北京: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1998:472—475,639—712. [3]左其亭,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27—1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