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
课 题 类 别: 设计 论文 □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专业(全称):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指 导 教 师:
2011年 11月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故障当时以及故障产生后的恢复过程中,许多控制操作日趋高度自动化。这些控制操作的技术与装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为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经济性和电能质量的自动化技术与装备,主要进行电能过程的连续自动调节,运行数度相对延迟调节稳定性高,把整个电力系统或其中一部分作为调节对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内容。二是当电网或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自动切除故障设备和消除异常情况的技术与装备,其特点是动作数度快,其性质是非调节性的,这就是继电保护的意义。所以继电设施的正常运转,技术运用与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影响重大。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先后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2O世纪50年代是机电式继电保护,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60年代广泛采用的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而到了80年代集成电路继电保护取代了晶体管继电保护,6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从90年代开始,继电保护已经进入了微机保护时代,由于微机保护不仅具有传统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实时参数显示、故障测距、故障录波等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继电保护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给继电保护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研究开发的新天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将为我国经济的大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发展趋势: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经历了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的三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将会向更加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三、设计的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 主要内容:(1)主变压器的保护;(2)母线保护;(3)220KV线路保护;(4)110KV线路保护;(5)10KV线路保护。 重点与难点: 1.选题和资料收集,要求调研材料丰富,数据可靠。 2.分析计划阶段,要求论述充分,条理清晰,布局合理。 3.设计阶段,要求结构严谨。 4.调试维护阶段,要求实际动手操作。 5.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写阶段,要求书写整齐,图纸规范,格式符合要求,篇幅应在 20页以上,论文提出的论点具有一定深度或有所创见,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6.毕业答辩(要求):对所做课题确定的最终方案应有充足的理由,有关计算方法正确,思路清晰等。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第13周:准备阶段 组织学习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选择确定课题、调查分析、收集原始资料,查找有关文献,学习新的知识。 第14周:设计阶段 进行方案设计,系统分析,框架设计和模块划分,并进行分工。 第15、16周:调试阶段和提交毕业设计资料阶段 (1)指导教师对设计成果进行验收。 (2)整理和编写毕业设计报告、说明书等设计资料; 毕业设计个人和班级总结; 提交毕业设计资料; 毕业答辩准备工作。 (3)毕业设计答辩阶段 毕业设计答辩 成绩评定 五、参考文献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李火元主编。 [2] 电气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杨娟主编。 [3] 电气设备,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M],国家电网公司,2005,刘振亚主编。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2011年 月 日 教研室(学术小组)意见 教研室主任(学术小组长): 2011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