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5kV企业变电所开题报告

35kV企业变电所开题报告

来源:化拓教育网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35kV企业变电所设计

学 院 名 称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20学生姓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填表时间: 201

月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 题目 设计(论文) 类型(划“√”) 工程实际 √ 35kV企业变电所设计 科研项目 实验室建设 理论研究 其它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根据所获工程资料,设计一个满足供电需求的35kV变电所部分方案。本次毕业设计能够锻炼对于各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能力、查询资料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检测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并为今后从事电气行业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本论文设计了一个35kV变6kV降压变电站电气方面的设计。做到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合理,同时具有扩建的可能性和改变运行方式的灵活性,更加贴合实际实际。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各电气设备可能出现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过负荷、过电压、频率降低、系统振荡等。故障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短路和短线,如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单相短路接地、两相断线和单相断线等。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完成对电气系统的设计、继电保护等。 主要设计部分有: 1、负荷统计; 2、主接线设计; 3、主变压器选择; 4、短路电流计算; 5、电气设备选择; 6、变压器保护; 7、防雷与接地。

三、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变电所在形式和电气设备的性能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变电所形式有箱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变电站、无人值班变电所等。 箱式变电站又称户外成套变电站,也有称做组合式变电站,它是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推出的一种户外成套变电所的新型变电设备,由于它具有许多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电力工作者的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出现简易箱式变电站,电力部也相应制定了部颁标准,但应用并不广泛,到90年代末期,特别是农网改造工程启动后,科研开发、制造技术及规模等都进入了高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城区、农村10~110kV中小型变(配)电站、厂矿及流动作业用变电站的建设与改造,因其易于深入负荷中心,减少供电半径,提高末端电压质量,特别适用于农村电网改造,被誉为“21世纪变电站建设的目标模式”。 1、国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工作始于70年代。80年代以后,研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国家和大公司越来越多。例如,德国西门子公司、ABB公司、AEG公司、美国GE公司、西屋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等有自己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产品,发展较快,而且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方面,为我国在80年代引进和研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工作开始于80年代中期。1987年,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在山东威海望岛变电站成功地投入运行。系统主要由3台微机及其外围接口电路组成。该系统于1987年成功投入运行,1988年通过技术鉴定。鉴定结论为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并达到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9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几年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更是精益求精,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其研究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功能和性能得到不断完善,已成为今后新建变电站以及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的主导技术。其优越性在于:①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②提高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③减少维护工作时间,减少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并达到减员增效;④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 3、无人值班变电所是由电气集控及接口柜、微机监控、微机保护三部分组成。相互之间可以交换信息,也可以各自工作。电气集控部分集测量、信号、控制、计量与微机监控接口为一体,采用安全可靠的一对一的强电控制方式,其可靠性较高;微机监控由远动装置及工控机组成,远动设备完成遥控、遥信、遥测、遥调、事件顺序记录、电量采集等功能,工控机实现变电所当地监控功能,可实现对变电所的屏幕显示,制表打印,越限报警,键盘操作控制;微机保护是的设备,配置灵活,可实现多种保护,如高频、距离、零序和自动重合闸等。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煤矿负荷的统计; 2、变压器的选择和变电所接线方式的确定; 3、高压设备选型及校验; 4、变电所防雷与接地的设计。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设计要遵循有关规定和原则进行,如变电所的接线方式的选择可参考矿山各级变电所常用接线方式的说明等。 设计中所用的设备考虑实际情况,以现在在用设备为主,设计设备型号、作用和工作原理。 参照已完善的变电所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变电所设计要求及国内外变电所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与其它电力系统课程相关资料之间的联系。通过合理的电气主接线设计、电气设备合理选择、整体布局的紧凑以及综合自动化技术涉及和应用,达到简单高效地监控和控制的目的,从而达到减少变电所占地面积,优化变电所设计,降低投资的目的。 根据设计的要求绘制电路草图,拟定几种方案,对其经济性和实用性进行对比,选择最优的方案。然后做一些必要的计算(如短路电流的计算、负荷计算等),对该设计中所涉及的各个器件进行选择。最后再检查并完善。 六﹑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本学期毕业设计共十六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1~2周:查阅资料,熟悉毕业设计课题所涉及内容,写出文献综述,明确课题任务及相关专题,制定出课题研究计划; 第3~4周:在煤炭企业实习,在实习期间借阅了变电站设计相关资料,学习变电站设计理论知识,并撰写开题报告; 第5~6周:在实习期间对负荷做了统计,并确定主接线; 第7~8周:变压器选定; 第9~11周: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第12~13周:设备选型及变压器保护; 第14~15周:防雷与接地的设计; 第16周:准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 智建华.乌兰煤矿供电系统技术改造设计及分析[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5,1-75 [2] 李宏生.矿井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5-12 [3] 雍静.供配电技术[M].北京:机械出版社,1994,13-18 [4]余键明, 同向前 ,苏文成.供电技术,第三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7 [5] Nochumson, C.J. Considerations in appl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unit substation transformers. Industry Appl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2002,38(2).1-787 [6] 赖昌干.矿山电工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80-172 [7] 何仰赞等.电力系统分析[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出版社,2002, 136-144 [8] 张冠生.电器理论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2-9 [9] 杨有启.电气安全规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22-35 [10] 王子午等.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50-53 [11] 贺家李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57-287 [12] 李军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21-23 [13] 应智大.高电压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34-50 [14] 顾永辉,范延赞主编.煤矿电工手册(修订版)第二分册、第四分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15]田旭东.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D].山东:山东大学,2011 [16]刘从爱.电力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17]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GB50059-1992[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18] G. Harley. Optimal Expansion of Transformer Substations. Power Engineering Review, IEEE. 1982,2(11)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系(所)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