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V模型是软件测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模型, 它反映了了开发过程和测试过程的关
系, 软件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测试
在这种模型的测试过程中, 首先,进行可行性研究需求定义, 然后以书面的形式对需求进行 描述,产生需求规格说明书。之后,开发人员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来对软件进行概要设计, 测试人员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出系统测试用例。 概要设计之后,开发人员根据概要设计 对软件进行详细设计, 测试人员根据概要设计设计出集成测试用例。 详细设计之后,开发人 员根据详细设计进行编码, 测试人员根据详细设计设计出单元测试用例。 编码完成之后,测 试人员根据单元测试用例对设定的软件的测试单元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完成之后, 进行集成 测试,然后进行系统测试,最后进行验收测试。
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目标及具体活动的描述: 第一阶段: 名称:需求分析
目标:明确用户需求,并对需求进行分析 具体活动的描述:
通过和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然后需要
将整理好的需求分析转交给用户, 以便用户对自己的需求进行确认。 需求分析做好以后, 转
交给概要设计人员和测试部门, 概要设计人员以需求分析为依据对软件进行概要设计, 测试
部门也以需求分析为依据对软件做出系统测试的测试用例。
第二阶段:
名称: 概要设计
目标: 对软件进行整体的、概要的设计
具体活动的描述:
概要设计过程中,主要需要明确设计出如下三点,即系统架构、各个模块功能的设计和
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 明确系统架构,即需要确定系统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应用哪种应用服
务模式;明确各个模块功能的设计, 即需要明确说明各个模块及各个模块需要完成什么功能;
明确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既需要明确模块和模块进行通信的规则。
第三阶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名称: 详细设计
目标: 对软件进行伪码的设计
具体活动的描述:设计出实现模块所需要的类、方法等; 第四阶段: 名称: 编码
目标:具体实现详细设计说明书中的类、方法等
具体活动的描述:根据详细设计说明书中指明的类、 方法等实现设计编写出符合说明的代码
测试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目标及具体活动的描述: 第一阶段: 名称: 单元测试
目标:验证和确认代码的开发是否符合详细设计的要求,记录测试结果
具体活动的描述:( 1)设定最小的测试单元( 2)对最小的测试单元进行测试 第二阶段: 名称: 集成测试
目标:验证和确认测试过的各模块是否能完好地结合到一起
具体活动的描述:( 1)检测整个系统能否编译成功( 2)检测系统架构和模块是否有问题 (3)检测模块和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有问题,记录测试
结果第三阶段: 名称:系统测试
目标: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 从而验证和确认系统功能、 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 的要求
具体活动的描述:运行整个系统,根据系统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第四阶段: 名称: 验收测试
目标: 验证和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要的要求
具体活动的描述:系统安装就绪后按照期望见到的运行条件运行系统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总结:
V模型中的过程从左到右, 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 V模型的价值在于它非常明 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 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 阶段的对应关系。
专业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