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建材
DOI: 10.16767/j.cnki. 10-1213/tu.2020.04.081
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联和设计要点
刘夫平芦巍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升,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出现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私家车数量的增 加虽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多的方便,节省了人们花费在交 通道路上的时间,但是也提高了交通事故出现的概率和可能性, 增加了交通道路的使用压力和维修难度,为交通道路管理和设 计单位制造了更多的麻烦。为解决交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问 题,本文根据道路设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道路安全事故 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并重点讲解了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的 关联和道路设计的设计要点等内容。
关键词:交通安全;道路设计;设计要点;关系探究引言
道路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且难度系数较高的工作,它不仅 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专业的设计水平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它还要 求设计人员能够将道路融人到环境中,努力实现道路建设与周 围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道路设计还关系到交通 运输的安全性问题,如果道路设计中存在不合理或者不完善的 地方,那么建成后的道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使用年 限较短,经常需要进行维修和道路保养,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发生 概率较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出行和交通保障问题, 不利于交通道路设计领域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2道路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道路设计很少考虑到车型或者周边环境及地理位置 的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依靠设计人员对地理结构的了解 进行,比如在平原地区建设交通道路,那么建好的交通道路很可 能以交错纵横的直线为主而很少用到曲线,这种建设方式虽然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合理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和可以 改进的地方。
以直线道路为例,这种道路是比较好建成的,因为它的地势 并不复杂,在建设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很多专业的计算,只需要保 持道路建设的合理并且符合要求即可,并且从理论上来说直线 型道路出现事故的风险是低于曲线型道路的。但事实并非如 此,直线型的道路虽然给人们提供的简单的行驶环境,却也降低 了驾驶者的警惕性和谨慎性,增加了由驾驶者主观影响带来的 交通事故风险系数,同时这种直线型的交通道路也容易增加驾 驶者的疲劳感甚至让驾驶者产生道路越来越窄的幻觉,不利于 驾驶者安全稳定的进行驾驶。
除此之外道路表面摩擦系数大小的问题也是安全事故出现 的因素之一,摩擦系数小的道路刹车距离较大,如果驾驶者不能 正确估计刹车距离,那么很容易出现追尾或者其他交通事故问 题。由此可见道路设计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相 关人员在设计时应当尽可能将所有影响因素都考虑在内,从而 切实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出 现的客观原因消除,为人们的正常出行以及交通运输效率的提 高奠定基础。
3交通安全与道路设计的关联探究3.1线性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联
由于线性设计中包含多种线性,例如平面直线型和空间曲 线型等等,因为不同的线性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所 以我们主要以直线和曲线区分这些线性,并主要从这两方面对 线性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联进行探究。
(1)直线型设计。直线型设计虽然降低了驾驶员的驾驶难 度,增加了驾驶员的可见视野,让驾驶员在看见车辆时能够进行 有效的避让,但是也在无形中削弱了驾驶员的警惕性和注意力 的集中性,不利于驾驶员安全科学的进行驾驶。以某直线型道1161
路为例.该道路全长28公里,并且全程均是直线型道路,这种较长
的直线型交通道路很容易让驾驶员产生一种错误的驾驶认识, 即认为行驶的路线越来越窄,对驾驶员科学有效的进行驾驶起 到阻碍作用。除此之外,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该段路程发生的交通 事故大多都是由于驾驶员的驾驶疲劳造成的。由此可见直线型 道路也会影响到交通安全问题,增加了出现交通事故的风险和 可能性,而且直线型道路越长出现交通安全事故的概率越高。
(2)曲线型设计。曲线型设计相对于直线型设计要复杂的 对,因为曲线型设计要分为很多种曲线,例如平面曲线和空间曲 线等,还可以分为半圆形曲线和盘旋型曲线等。曲线型设计的 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曲线半径和离心率,半径越大的道路离心率 越小,相同情况下车辆越容易通过。除此之外曲线型设计也增 大了驾驶员的驾驶盲区,在驾驶员转弯时也可能出现因为驾驶 盲区而出现事故的问题,威胁到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和驾驶安全。 以某山区的道路为例,该段道路在建设时受地形影响较大,道路 基本按照盘旋上升的状态建成的,并且道路由于受山体较 大而建设的不是很宽,这种情况就导致车辆在视野范围较小的 情况下,很难注意到是否有其他车辆驶过,最终导致该段山路逐 渐成为交通事故频发地段。
3.2交叉口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联
交叉口设计与曲线型设计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交叉口 设计的难度也比较大,一方面交叉口涉及到的人流量较多,是车 辆出现事故的高发地带,另一方面交叉口设计的范围较大,需要 协调不同方向的车辆运输过程,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出现车辆行 驶冲突。除此之外由于交叉口的车流董较大,所以在交叉口经 过的大型车辆也比较多,如果交叉口的宽度和道路强度达不到 标准,很有可能出现地面塌陷或者车辆摩擦等问题,最终影响到 货物的正常运输和人们的出行活动,由此可见交叉口设计与交 通安全直接挂钩。
3.3路面质量与交通安全的关联
路面质量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某段雪后 没有及时清理的道路为例,在大雪天气出现时该段道路路面出 现一层薄冰,这种情况导致路面的摩擦系数减小,某货车在行驶 时受惯性作用较大.最终由于刹车不及时出现碰撞事故。除此 之外在路面摩擦系数较小时还会到车辆的行驶速度,不利 于提高城市整体的运行效率和工作效率。路面的强度和硬度还 会车辆的载重能力,阻碍了大型车辆的高效稳定运输。4交通安全条件下的道路设计要点分析 4.1科学合理的设计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对于驾驶员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驾驶员不仅 能够通过交通标志找到正确的驾驶道路,还能够通过交通标志 安全稳定的行驶,为提高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合理的设计交通标志还能够有效协调车辆的行驶情 况,让车辆与行人更加安全协'调的通过道路。4.2有效提升交叉口的安全设计水平
良好的交叉口设计能够提髙交通运行的整体效率,让不同 方式出行的人员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路口,从而消除人 流量增加为交叉口带来了交通压力和负担。以某道路为例,改 道路在初期建设时并没有考虑到机动车饱和度和栏杆分隔机动 车和非机动车车流的安全性高度问题,造成该交叉口经常出现 堵车和其他交通事故,后期经过设置机非分隔带并缩短交叉口 距离的方式,有效避免了堵车和机非交通事故的出现。由此可 见相关设计人员可以适当缩小交叉口的行驶距离,并在需要的 路口处设置减速带,为行人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4.3正确设计无障碍设施以及非机动车道等的通行方式
道路工程与桥梁
为保障车辆和特殊人群的出行安全,相关人员可以适当增 设非机动车道和无障碍设施等道路,并以行人为重调节人行道 的位置和宽度,让行人能够安全的通过车流量较多的路口。还 可以在交叉口增设绿化带、轮滑坡道等设施,减轻交通事故对行 人和特殊人群带来的危害。某工程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该工 程完美的利用绿化带的隔离优势增加了车辆与行人的安全距 离,并通过设置隔离带的方式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还 通过缩小机动车道距离的方式增加了行人与非机动车道的安全 距离,为行人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4.4合理规划设计道路线性和方向
在进行直线型设计时需要适当调整直线型道路的长度和宽 度,并在不同地方设置不同的安全通行标志,避免驾驶员因为长 期在直线道路上行驶而出现视觉疲劳和驾驶疲劳等问题。在进 行曲线型设计时需要保证曲线的半径符合国家的规定,即R=V-2/ 127(u+i),其中R代表的就是道路半径,V代表的是车辆行驶的速 度,u和i代表的是计算中需要用固定系数,详细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V(km/h)306090120
U
凹地。
4.5严格把控道路路面质量的设计
为确保道路质量不会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行驶,设计人员可 以选择一些新型建筑材料或者融合剂加入到道路建设中,让道 路可以尽量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从而切实提高交通道路的运 行质ih让车辆能够稳定安全的在道路上行驶。与此同时新型 材料的增加还可以改变道路的承重结构,在增加道路的使用寿 命的前提下降低道路保养的成本投人,最终实现避免出现交通 安全事故问题的目标。5 结束语
'道路设计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良好 的道路设计能够有效提升道路的整体运输M和交通安全性,有 助于实现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目标;另一方面良好的道路设计 能够切实缓解人流量过大带来的交通压力,在有效调节运输情 况的前提下增加了货物运输的次数和安全性,为我国经济水平 的提升奠定坚实的运输基础。参考文献:
|1]樊立.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联和设计要点[J].建筑技 术开发,20丨9(18):123~124.
[2]张晋伟.域乡结合部道路交通安全设计的要点探索丨_)].黑 龙江交通科技,20丨9(9):45~46.
0.150.140.120.10
除此之外在进行空间曲线型道路设计时,还需要考虑竖直
上的角度和高度问题,让车辆能够稳定安全的行驶过高坡或者(上接第114页)
候,还是需要看道路的实际情况,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 何选取适当的接缝方式。
(3)控制接缝部位的温差。接缝部位的温差控制是横向接 缝处理技术中较为关键的一个操作步骤,因为接缝处的整体平 坦度会因为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变化而被影响。混合料在不同的 温度下,所呈现出的一些特性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可以把混合 料的温度状态分为两种情况,即高温状态以及冷却状态。如果 混合料处于冷却状态,那么这个状态下的混合料的可塑性就会 很低,在进行碾压T.作时不易被压实,容易造成道路凸起的现 象;而高温状态下的沥青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其会进行缓慢的流 动,而流动状态下的混合料就会容易出现断层现象,冷却后容易 使得道路出现非常多的裂纹,对于道路的牢固性以及抗压性均 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T.作人员来对接缝部 位的混合料的温差进行掌控,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混合料的温差 进行控制。而一般混合料在搅拌完成后,一•般都是处于一种高 温状态,如果需要在高温状态下进行接缝,那么就可以直接摊铺 混合料,然后进行接缝处理。而如果需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接(上接第115页)
重要指标。施工过程是施工项目的关键环节,其所占时长与资 金投人都比较大。因此提高路桥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控制施X 过程,协调各方面的T.作。一般来说,路桥T.程所使用的施工材 料主要为混凝土材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材料的 用量、配比以及搅拌的时间,如果发现混凝土质量不合格需要及 时调整,避免给路桥T.程质量埋下隐患。此外,受到施T.范围的 影响,对于先完工的部分需要及时进行保养和维护,避免在进行 其他施工环节时,给这部分造成损坏。为此在施T过程中就需 要各施工人员重视施工细节,确保施工工序的准确,细化施工环 节,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3.6加强施工检测工作
施X检测工作是市政路桥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提升 和控制路桥工程质M•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测环节,能够实现对 于路桥整体质量的检测和评估,确保使用之前能够过程中发现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从而提高路桥的整体质量 和使用寿命。为此,就需要施工部门提高检测T.作的效率,根据 施工规范、施工标准以及施工方案从多方面、多频率开展检测工 作;由监理部门设置驻地监理丁.程师定期或者不定期对路桥丁. 程进行抽检,通过增加抽检的频率,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遗留的 问题.提高市政路桥工程质量,设置检查小组,坚持自检、互检 以及交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地方要及时 上报并进行处理,建立QC小组,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技术 问题进行攻关,以达到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效果。
缝,则需要对摊铺的混合料进行温度控制,避免W为处于高温状 态下的混合料因为自然流动而造成断层现象。在达到合适的温
作,保证道路的平坦性。在这个过程 差后,再进行最后的压实T.
中也可以借助专门的温度检测装置,对混合料的实际温度进行 测量,保证施工的准确性。4 结束语
接缝施工技术是道路沥青路面施T.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其 分有许多种不同的技术种类,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的道路施工 情况来进行选择。工作人员也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的接缝施T.技 术,如纵向接缝、横向接缝,以及这两项接缝技术中的一些包含 技术。同时也要做到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保证施T后道路处于 平坦状态,让交通运输能够正常进行。参考文献:
[1|李爽.公路桥梁沥青路面接缝施工处理技术[J].交通世 界,20丨7(3丨):102~103.
[2]周征.公路桥梁沥青路面接缝施工及处理技术[J].交通世 界,2017(27):34~3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T.质量控制能力与路桥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 使用寿命息息相关,因此对路桥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极为重 要。这就要求路桥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质量控 制标准,以施工理论作为指导,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 补充,从而提高路桥实际施工效益,提升我国路桥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承军市政路桥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1建材发 展导向,2019(10):210.
[2]陈波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措施探索[J]价值工程, 2019(20).
[3_1朱文慧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其控制分析[JI.建 材与装饰,019(26).
[4】陈高峰市政路桥施工的管理措施与混凝土技术[J].建材 与装饰,2019(14>:265~266.
[5] 罗福勇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控制策略分 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9):丨63〜163.
[6] 方坚涛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方法[J].建筑技术 开发,20丨9(7):104~105.
作者简介:李建普(1973—)男,河北省大城人,中级工程师,从事市政 路桥等工作。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