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测评(三)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5×6= 90×0=
45÷3= 26+50= 140×7=
3500÷70= 930-70= 80×90=
630÷70=
二、填一填,标一标。
1.“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于2017年12月31日落幕,现场参观人数累计达到2660000人,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
2.地球的表面积约为五亿一千零六万七千八百六十六平方千米,横线上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多少?在下图中用▲标出近似数的位置。
3.在○里填上“>”“<”或“=”。 7509○7059462
1个平角-1个锐角○1个直角 301×21○5500 4个直角之和○1个周角
4.某潜水器如果以每分钟41米的速度往海底下潜,那么1小时可以下潜( )米。
5.国家大剧院的占地面积约为11公顷,( )个国家大剧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6.小伟根据规律快速且准确地口算出下面一组题的得数:4×15,8×15,24×15,48×15。他根据的规律是( )。
7.一种电脑小游戏,玩1局要4分钟,可以单人玩,也可以双人玩。李红、刘丽和张扬用一台电脑一起玩,每人玩两局,至少需要( )分钟。
8.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后再填表。
2条边 1个角 三、选择。
3条边 3个角 4条边 6个角 条边 个角 条边 个角 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 )最短。 A.直线
B.曲线
C.线段
D.垂直线段
2.如右图,在3时整的时候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形成了直角,那么在4时整的时候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所形成的角的度数是( )。
A.100°
B.110°
C.120°
D.150°
3.过直线外一点A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下面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图形是( )。
5.小明用竖式计算13×12,右边竖式中箭头所指的一步对应下面( )图中圈出的部分。
四、计算。
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34×16=
*502÷48=
验算: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70÷(6×9)
12000÷125
五、下面一组平行线中有一个梯形。
1.在上面的梯形中画出一条高。
2.在梯形的右边画一个与它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六、解决问题。
1.李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8页,30天看完。实际只用20天就看完了,实际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动物园里有一头大象,3天吃了750千克食物。照这样计算,如果饲养员准备3吨食物,那么够这头大象吃多少天?
3.张叔叔要去电影院看电影,他家距离电影院21千米,40分钟后电影准时开演。你认为张叔叔选择哪种出行方式前往电影院更合适?写出你的理由。
骑自行车:300米/分 乘坐公共汽车:700米/分 开车:1000米/分 4.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某地区2014~2017年植树造林情况统计图 2018年1月
某地区2014~2017年植树造林情况统计表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面积/公顷 (1)在统计图中,每格代表( )公顷。
(2)2017年植树造林的面积是2016年的( )倍。 (3)你能简单写一写植树造林的好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90 15 50 0 76 860 9 980 7200
二、1.266 2.提示:近似数在51008万左边第一个刻度上。 3.< 4.2460 5.9
> >
=6.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就乘几 7.12 8.5 6 10 15 三、1.D 2.C 3.B 4.A 5.D 四、1.2144 10……22 2.5 96
五、(画法不唯一) 1、2题的答案如下图:
六、1.18×30÷20=27(页) 2.3吨=3000千克 3000÷(750÷3)=12(天) 或3×(3000÷750)=12(天) 3.方法一
骑自行车:300×40=12000(米)=12(千米) 乘坐公共汽车:700×40=28000(米)=28(千米) 开车:1000×40=40000(米)=40(千米) 12<21 28>21 40>21
张叔叔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或开车前往电影院更合适。因为骑自行车去电影院来不及。
方法二 21千米=21000米 骑自行车:21000÷300=70(分) 乘坐公共汽车:21000÷700=30(分) 开车:21000÷1000=21(分) 70>40 30<40 21<40
张叔叔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或开车前往电影院更合适。因为骑自行车去电影院
来不及。
4.30 50 40 80 (1)10 (2)2
(3)植树造林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同时还能减少水土流失,若干年后,树木成材还有经济效益。(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