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ON INFO 数字地方
油田产能建设过程跟踪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 殷美艳
摘要:论文主要探讨如何立足于产能建设运行管理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从系统结构、功能设计、数据库结构等方面,对油田产能建设过程跟踪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进行简要探讨,以便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产能建设管理模式,为油田企业产能建设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该系统在采油厂产能建设运行管理中的成功应用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产能建设过程跟踪管理系统;多任务协同技术;可视化
一、前言
油田产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周期从方案编制开始,直至投产作业结束,涉及地面规划、基建管理、生产运行、采油工艺、井下作业等多个部门信息。目前,采油厂产能业务管理处于零散的计算机、手工和电话收发共存的状态,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手段,阶段性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影响了产能建设的工作进度。
因此,立足于产能建设运行管理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提出了建立完善的产能建设过程跟踪体系,能够实现业务管理进程的可视化显示、各个业务环节进度的自动预警、以及产能运行状态的信息推送,及时、准确地掌握产能建设工作面临的问题,为产能建设工作的优化运行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同时,将实现随时分析,及时跟进,及时解决,进一步完善产能建设的业务运行机制,促进产能建设的顺利运行。
二、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结构设计
为了加快项目开发速度,降低后期部署和维护成本,采用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模式和分布式无状态的鉴权机制建设系统。系统的后端负责提供操控数据、资源的服务接口,前端分为PC端及App端,适配不同类型的设备提供交互UI。为了降低业务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后端服务采用微服务框架实现,针对不同业务模块的各个微服务可以部署维护,微服务之间采用轻量级通信机制完成交互[1]。
2.系统功能设计
从业务需求角度将系统分为五大功能模块:
(1)过程节点管理与监控:实现对产能过程节点的动态跟踪、可视化展示,以及对业务节点完成情况的自动预警,主要包括:产能建设运行流程图、跟踪图、跟踪表、节点管理;
(2)配置管理:根据具体需求为业务部门分配相应的任务,包括:任务配置、基本概况、运行计划设置;
(3)投产进度管理:实时提供新井的投产情况,包括开钻时间、完钻时间、投产方式等信息,主要包括:布井计划、日钻井进度表、投产进度跟踪表;
(4)报表统计:实现对影响产能进程因素的统计分析,并以图表等多种形式展示分析结果。主要包括:钻井进度统计图、统计表、新井投产进度汇总表;
(5) 权限管理:角色管理、节点进度管理、节点运行计划管理。3.数据库结构设计
采用了“中间层数据库”技术,该结构具有通用性,不依赖
18
信息系统工程 │ 2019.9.20
于实际的数据库结构。在部署应用时,只针对实际的结构建立映射关系,而软件不需要改动,增加了软件的通用性和适用性。中间层数据库包括:报表查询管理的文档数据库、部署系统应用的项目库和工作流数据库。
三、关键技术研究
1.多任务协同技术
针对产能建设实际工作操作规程,集中式部署业务方案,各部门依计划异步完成方案规定的任务现状,系统采用了多任务协同技术,建立任务管理中心,针对每个节点进行动态任务配置、节点计划及预警时间管理、节点任务提交、任务驳回处理等节点多状态管理[2]。
2.运行状态监控及可视化技术
分析不同业务节点协同工作的机制,研究建立业务节点以及节点下各级任务的历史状态、运行状态、完成状态的切换模型,并充分运用组件化的可视化技术,对整个生产运行过程的进度进行跟踪和不同粒度的可视化展示。
四、应用实例
本系统已经成功应用到了产能建设管理中。系统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已建产能信息资源,减轻管理人员数据维护的工作量,实现随时分析,及时跟进,及时解决,提高产能运行计划安排的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缩短业务处理响应时间,保证产能建设的有效运行;业务管理进程的可视化显示,有利于领导决策指挥,促进数字化油田建设。
五、结论
本文立足于油田产能建设管理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设计开发了产能建设过程跟踪管理系统,从管理机制、数据结构、数据流转、产能运行各环节的业务逻辑结合等层面开展了技术研究,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到油田产能建设管理中。该系统的设计方法、数据通信方式和开发模式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H参考文献
[1] 孟南,华苑.企业网络化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现代营销,2015,5.
[2] 崔亮,范琦. 油田企业产能建设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7,28.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