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测试题

来源:化拓教育网


《小石潭记》课时练

年级:八年级 册次:下册单元:第三单元

一、语基达标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词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幽邃(suì) B.为坻(chí) 为嵁(kān) 为屿(yǔ) C.参差(cēn cī) 佁然(yǐ) 卷石底(quán) D.俶尔(shū) 翕忽(xī) 悄怆(qiǎo) 2.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C.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隔篁竹,闻水声 闻之于宋君 B.卷石底以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皆若空游无所依 似与游者相乐 D.四面竹树环合 环而攻之而不胜

4. 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如鸣佩环 青树翠曼 往来翕忽 B.犬牙差互 水尤清冽 竹树环合 C.明灭可见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D.其境过清 隶而从者 纷至沓来 5. 选出下面译句有错的一项( ) A.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覆盖、缠绕、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

译:溪水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溪岸的形状跟犬牙相比还差一些,也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二、语用能力提升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写心,清幽的环境描写中蕴含着作者孤凄悲凉的心境。

B.“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写出了作者的愉悦欢欣;“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则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抑郁忧伤。

C.文章写景角度巧妙,寥寥几笔,直观写出潭中游鱼的形神姿态;正面写水,直接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

D.文章结构严谨,作者以游踪为序,先写小石潭的整体风貌,后写潭中景物,再写潭边环境,然后抒发感触。 7.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 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地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 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 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8.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2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 ④①③⑤② B. ①③⑤④② C. ③⑤①④② D. ④①③②⑤ 9. 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绿山水画。

C.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D.(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三、课文内容回顾

10、(1)《小石潭记》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唐代__________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__________”之一。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_________”。本文是其中的第__________篇。

(2)《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__________,是属于__________的范畴。

11、根据《小石潭记》,理解文意,按要求默写原句。

1、(1)《小石潭记》中写水声富有铿锵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表面写鱼,实际上是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写鱼的静态的句子是________。 (4)《小石潭记》中写鱼的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

2、 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________ , 却又无处不在写________。

3、 读课文《小石潭记》,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________;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课内精彩阅读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3、(1)解释下列句子。 ①水尤清冽________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 ③悄怆幽邃________ ④不可久居________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 与下文“ ”相呼应。 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以身许国 ..B.全石以为底 自以为是 ....

4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从善如流 ..D.皆若空游无所依 门庭若市 ..

15、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 A.日光下澈 B.愿为市鞍马 C.山门圮于河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7、课文具体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小石潭的?

18、《小石潭记》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的名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19、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类文阅读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②圮③毁,蓁④莽⑤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⑥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⑦,幽阒⑧辽夐⑨,不可具状⑩。夏宜急雨,有

D.尔安敢轻吾射 .

5

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⑪然;宜投壶⑫,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⑬之暇,被⑭鹤氅衣,戴华阳巾⑮,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⑯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释】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 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③圮(pǐ):毁坏。④蓁:丛生的杂树。⑤莽:深密的荒草。⑥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⑦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⑧阒(qù):静。⑨夐(xiòng):远。⑩状:描述。⑪丁丁(zhēng zhēng):棋子敲击声。⑫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⑬公退:办公归来。⑭被:同“披”。⑮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⑯第:只。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 ) ..

(2)不可具状( ) ..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潭西南而望 烟云竹树而已 ..D.被鹤氅衣 军士吏被甲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段理解。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两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________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

6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习作表达训练

24、根据我们所学的《小石潭记》,就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注意:要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一、语基达标训练 1、【解析】D

2、【解析】C 应停顿为:似/与游者/相乐。 3、【解析】D

4、【解析】A A曼一蔓B、C、D正确。

5、【解析】D (事物名词作状语)像狗牙样参差不齐。参差:相互交错。差:交错。意思: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二、语用能力提升 6、【解析】C

7、【解析】D A项,“目的是……”与“是为了……”句式杂糅,可删去“其目的”

或“为了”。B项,成分残缺,可删掉“关于”。D项,“提高”和“特色”动宾搭配不当,可把“提高”改为“增强”。

7

8、【解析】A 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要求学生多读,揣摩句意之间的内在逻辑。首先提出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然后阅读,如何阅读。 9、【解析】 A A项:虽然出现了喻词“仿佛”但是没有喻体,所以这句话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三、课文内容回顾

10、【解析】(1)柳宗元 子厚 河东 唐宋家 永州八记 四 (2)抒情、议论 散文

11、根据《小石潭记》,理解文意,按要求默写原句。 【解析】1、(1)如鸣珮环

(2)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解析】2、游鱼,阳光,影子,水,水 【解析】3、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解析】(1)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3)小溪的岸边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可以知道它的源头在

哪里。

(4)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四、课内精彩阅读

13、【解析】(1)①句意为:潭水格外清凉。冽:凉。

②句意为: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 ③句意为: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幽邃:幽静深远。 ④句意为:不可长久停留。居:待、停留。 (2)幽深冷寂,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8

14、【解析】D 15、【解析】C

16、【解析】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17、【解析】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18、【解析】《小石潭记》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的名篇,文章借助描绘美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19、【解析】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五、课外类文阅读

20、【解析】(1)清凉 (2)详细 。 21、【解析】D

22、【解析】江流山峦之外(或:江流山峦的远处),只看到江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罢了。

23、【解析】(1)一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谪(或:谪居)

(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

【乙文参考译文】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芜,(我)于是(就地)建造两间小竹楼,与月波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详细描述。夏天适宜急雨,(人在楼中)如听到瀑布声;冬天适宜大雪,好像碎琼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适宜下棋,棋子声丁丁动听;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拿一卷《周易》,焚香静坐(在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江流山峦之外,只看到江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罢了。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六、习作表达训练

9

24、【解析】略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