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高校公共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监测和防范初探

对高校公共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监测和防范初探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巨囫 放又 £2。。8.。2(上旬刊) 口 胡频伟 (武汉工业学院团委湖北・武汉430023) 对高校公共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监测和 防范初探 摘要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中往往伴随着各种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文章从谣言产生的条件出发,分析了突发公共安全事 件中谣言对高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带来的极其严重的影响。文中还初步探索并提出了高校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中图分类号:G47 谣言 防范和处置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08)02—120—01 3.防范和处置谣言的方法 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 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 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和社会安全事件”。在此前提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在高校发 生的,或者参与者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的突发事件。谣言,是指在特 定的环境下,人们之间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 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谣言可在人际口耳相传,也 可通过大众媒体传播。根据Allport&Postman的谣言传播理论:谣言 产生的机率与事件的模糊性和重要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模糊且越 重要,谣言产生的机率和效应也就越大。在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中,谣 言的出现或传播更增添了组织解决危机的困难,有时甚至会成为解 决危机的最主要障碍。因此,对谣言的监测、分析和处理,是处理突 发公共事件、维护高校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任务。 1.为什么会出现谣言 当高校突发了公共事件,正面信息、正确处于一种相对封 闭的状态,官方对外沟通渠道有限,一些部门主动发布信息的意识 不强,对谣言的反应较为迟钝,出现了“失语”甚至“无语”的状况。 而广大高校师生极其渴望了解事情的和原委。在没有得到第一 手准确的官方消息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和学生只好转而求其次,以 耳闻口传的方式满足自身对于此事件相关信息的需求。特别是现在 一些听上去有鼻子有眼的谣言已摆脱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搭上了手 机短信、互联网等信息化快车,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很短时间内谣 言就开始校园内甚至社会上进行广泛的传播了。 2.谣言带来的危害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个人对谣言杀伤力的认识,而在公 共突发事件中,谣言的杀伤力表现在对整个社会造成伤害。谣言能 够对社会心理、民众情绪产生极大的干扰,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能 力,从而制造混乱,影响社会稳定。尤其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 谣言带来的危害更加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谣言会助长大规模的社会恐慌。高校公共突发事件,不论是 公共政治事件,公共安全事件,还是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会带来大 面积的高校师生恐慌。尤其是师生在面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 前,紧张、恐慌会降低他们的免疫力。在危机中,个人更需要获得更 为详尽的信息来摆脱恐惧感的产生。人自身具备的防疫能力,是一 种有秩序的生理功能,如果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恐慌,防疫功能就会 出现秩序混乱,最后是心理防线全面崩溃,病毒也就乘虚而人,使高 校的师生陷入惊慌失措中,严重的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 作,影响高校的和谐建设。 2.2谣言在师生中容易产生“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高校 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出现,往往是权威媒体没有发布的信息,这 也就使高校师生对传播的内容还没有接触过或者接触较少、认知不 深,他们无法对事情的进行鉴定和判别。而谣言从本质上讲也 是一种然而它歪曲了事实,具有极大的负面效应。而在社 会生活中,人们有着强烈的第一印象和先人为主的心理活动,所以 谣言的“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比较明显。 2.3谣言产生效果难以控制与预期。谣言传播效果的产生并不 是完全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受众的 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也同时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所以, 在极短的时间内消除谣言的影响难以做到。 120 在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是的一种畸形形态。要做好 谣言的防范和处置,对谣言的监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3.1谣言的监测 高校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对谣言的监测要建立起以下几个系统: 一是建立谣言监测系统。认识到建立监测系统在早期预警系统 中的作用,“宁可信其有”,每一个谣言都值得去调查和验证; 二是建立谣言识别系统。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准确并具有高 度的敏感性,在公共事件爆发时能被迅速识别; 三是建立谣言评价系统。有明确的谣言验证程序和透明公正的 评价指标; 四是建立谣言处置系统。当谣言被证实后,或验证谣言当局的 调查程序缺乏可信性时,有明确的行动方案; 五是建立谣言信息系统。谣言监测数据的收集、数据库管理和 验证工作由专业受训人员负责,并及时更新验证结果; 六是建立谣言反馈系统。向提供资料的人员反馈调查结果。 3.2谣言的处置 高校的公共突发事件不仅在高校内部产生影响,而且会很快传 播到社会上去,引起新I 媒介和公众的关注。谣言伴随事件产生过 程中,高校必须迅速研究对策,做出反应,使公众了解公共事件的真 相和采取的各项措施,争取教师、学生,包括社会民众的同情和支 持,稳定师生情绪,消除认识盲点,把谣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突 发公共事件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一是采取积极行动,分析谣言产生的意图。通过与受谣言影响 的人或受损害的人对话,要明确谣言产生的原因、来源、传播的范 围、影响的程度及发展的趋势等。 二是请权威人士来一起讨论谣言传播的问题,澄清事实。 这就是利用社会上有地位、有身份、有影响力的人才,借助他们的权 威来帮助解决困难的局面。 三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尽快地向社会公众提供与事件有 关的、完全真实的、完整的信息资料。必要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反复不 断地传播。 四是在发布正面真实资料时,不要提到谣言本身。提及谣言本 身会使谣言得到重复传播,有助谣言的扩散,加深谣言内容对人们 的影响。 五是加强信息交流,彻底根除谣言。要根除谣言,必须建立起组 织与师生之间的双向传播渠道,促使组织与师生的沟通渠道保持畅 通,以达到相互问的信任和理解。 现代传媒理论研究表明,危机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灾难和破坏, 如果引导正确,它也可能使组织机构、社会关系和人们信息体系得 到进一步改善。所以,加强对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对谣言的监测和处 置,也是高校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手段和契机。 参考文献: [1】卡普费雷著,郑若麟等译.谣言.上海:上海人民 版社,1991.8. [2肛万秀等.谣言透视 北京:群众m版社,1991.11. [3】于泱等.突发事件中谣言的控制.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第l2卷). 200603).7. 【4】李权超等.突发事件中民众对谣言的态度.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第 12卷).2006(1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