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实践课教案
教师:
班级 人数 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部分 准备部分(20)分钟 2016级 专业 护理、药剂、影像、 课次 6 康复、农医、中医、助产 日期 10月 学时 2 学生体质测试:引体向上(男)和仰卧起坐(女)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学生体质测试的重要性,要求测试者认真配合; 2、技能目标:多数学生能够端正身体姿态,学会提高肌肉正确用力的方法。 3、情感目标: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 1、重点: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测试成绩的真实、有效。 2、难点:正确用力。 负荷 一.课堂常规: 1.值日生集合整队,向教师报告 人数。 小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节课的 内容. 3.讲解体育课堂安全常规及本 次课的安全注意事项,检查服 装,安排见习生. 小 二.热身操: 长江黄河 中 方法: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面 对面站立。一组是“黄河”,一 组是“长江”;当教师喊“黄河” 时,“长江”追赶黄河;反之亦 然。在两组旁边分别画上边界, 跑过边界未被追上,则为胜, 反之亦然。 一、双人操 小 教学步骤 组织教法、练习方法,要求 一、 要求: 1.集合整队“快、静、齐”,服装合宜. 2.精神饱满. 3.自身有任何不适或不能进行体育练习的应立即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并在一旁见习。 二、 要求: 1.队伍整齐. 2.精神饱满. 三、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听口令统一练习,动作准确、到位、整齐。 要求: 1.反应迅速。 2.积极跑动。 3.注意力集中。 一、教法: 1.集体、个别指导.
基本部分(50)分钟 ①上肢运动 ②踢腿运动 ③扩胸运动 ④体侧运动 ⑤体转运动 ⑥腹背运动 ⑦跳跃运动 二、新授课 (一)引体向上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高单杠或高横杠,杠粗以手能握住为准。 3.测试方法 4.注意事项 (1)受试者应双手正握单杠,待身体静止后开始测试。 (2)引体向上时,身体不得做大的摆动,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动作撑起。 (3)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时间超过10秒停止测试。 (二)一分钟仰卧起坐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 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垫子若干块(或代用品)、铺放平坦。 3.测试方法 4.注意事项 (1)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大 2.互相学习. 要求: 1.动作规范. 2.认真. 3.遵守纪律. 4.互相学习. 二、 (一)引体向上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高单杠或高横杠,杠粗以手能握住为准。 3.测试方法 受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记录引体次数。 (二)一分钟仰卧起坐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 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垫子若干块(或代用品)、铺放平坦。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
(2)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应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 向受试者报数。 (3)受试者双脚必须放于垫上。 三、集体展示 三、 (一)将学生分成四组,并安排(一)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对个别同学进行小组长进行监督测试练习。 单独辅导。 (二)集体原地练习,解决教学(二)集体展示测试方法。 难点。 四、进行测试 四、学生认真积极配合,注意安全。 按照学号让学生依次进行测试。 结一. 放松. 一、二组织: 教法:教师总结本次束二. 讲评. 小 课并安排课后作业。 部三. 归还器材. × × × × 要求: 分 × × × × 1.放松. (1× × × × 2.认真听讲. 0) △ 分钟 生 田径 1、俯卧撑理平均脉搏: 110 次/分 练场场、课外作20个 85% 负最低脉搏: 100 次/分 习地 小蜜业 2、 荷最高脉搏: 120 次/分 密 蜂扩仰卧举腿预度 器音机 20个 计 材 课 后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