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物是人非情更凄——李清照《南歌子》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物是人非情更凄——李清照《南歌子》赏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物是人非情更凄——李清照《南歌子》赏析

物是人非情更凄——李清照《南歌子》赏析

朱守春

南歌子

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赏析】

李清照的作品以南渡为界,前期作品所写愁情,大多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薄雾浓云愁永昼”之类伤春怨别的儿女情愁,格调清丽别致、委婉细腻。南渡之后,由于国破家亡夫死的经历,使她后期的词作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感情调,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情调凄婉,深沉哀怨。

这首《南歌子》正是李清照南渡丧夫后写的一首秋夜感怀之作,抒写了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愁苦之情。

上片写秋夜独眠的悲凉。

首句以景句起,“天上”“人间”对举,一动一静,写出了夜的深沉,文笔曲折,不言寂寞而寂寞自现,看似平静无波,内中则暗流汹涌,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变化,以及自己生活的孤寂、沉闷的感叹,夫妻死别之悲怆,尽含其中。

“凉生枕簟泪痕滋”,“凉”字不仅写出了夜的清冷,更写出词人内心悲凉的感受,孤寂凄苦之情移于物象,将一股思念丈夫的极其幽深难言之情渗透在凉枕与泪痕之中了。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中“聊问”指“且问”;“夜何其”,夜到了何时;“起解”二字可知先前词人和衣而卧,不仅表现出词人不耐孤苦情思的袭扰和啃噬、实在不愿入衾独眠的心情,而且与上句中的“凉生”(心理感觉)、“泪痕”(视觉形象),下句中的“夜何其”(话语)一起极其生动地描绘出词人的悲伤情态和复杂心理,给人一种时间的绵延感。

下片写睹衣思昔的怅惘。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这句接应上片中的“罗衣”,描绘衣上的花绣,词人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婉转言情,“莲”与“怜”谐音,即爱的意思;“藕”与“偶”谐音,暗喻夫妻成双。可是现在物是人非,当年的衣物还在,而相伴的人却不在了,所以在词人的眼中,“莲蓬”小了,“藕叶”稀了,这是一种以深挚的情爱为心理动力的视象错觉,这种心理的奇异变化,不仅暗暗表达了以往的爱情已飘然逝去,如今孤叶独存之意,也委婉而深沉地流

露出词人的内心伤痛与孤苦之情。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卒章显志,以极寻常的口语,字字悲咽,直揭全词的中心:以前和丈夫在一起,也是这样一个秋夜,穿的也是这件罗衣,但那时,夫妻恩爱相处,心情是何等欢畅,与今晚伶仃孤苦的恶劣情怀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了。三个“旧时”的叠用,作者不直说今日情怀之恶——“情怀不似旧家时”,先用种种事物的不变——“旧时天气旧时衣”来衬托“只有情怀”的异变,不仅与上片“凉生枕簟泪痕滋”遥相对应,更直接抒发了词人物是人非、情何以堪的无限伤感哀怜之情。

这首秋夜感怀之作上下两片紧密连贯,词境层层推进,衔接非常自然,婉曲有致地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物是人非的无限凄凉之情,将知识女性那种深沉、细腻、真挚、内向的性格表现得深婉动人,极有情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