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锅炉压力容器与窄小容器内部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

来源:化拓教育网
锅炉压力容器与窄小容器内部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

在进行锅炉、压力容器与窄小容器内部的焊接作业时,要严格遵守有关锅炉、压力容器焊接的“规则”、“条例”等规定及有关的安全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

一、防止触电的绝缘保护措施

进入锅炉、压力容器及窄小容器焊接作业前,首先要检查焊炬电缆绝缘是否良好,焊接电源的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是否可靠。

在锅炉、压力容器及窄小容器内部施焊时,必须穿绝缘胶鞋、戴绝缘手套,并在工作地点脚下垫上绝缘性能良好的衬垫,以保证良好绝缘,同时外部应有专人看护或两人轮换作业,互相照应,发现异常使于及时采取措施或及时抢救。应在操作者身上系一条绳子,绳子另一端系钢铃并固定在外部,操作者在作业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即拉响铜铃报警,而且此绳又可做为从容器或锅炉内部营救出操作者的应急工具。

在炎热天气,进入锅炉或容器内部施焊的操作者衣服应保持干燥,不得穿着潮湿衣服在内作业。

电源闸刀应设在施焊件附近,以便一旦发生危险,能够立刻拉闸。

在锅炉或容器内作业使用的照明灯应采用12伏的工作电压。

二、通风措施

在锅炉、压力容器或窄小容器内部施焊,由于作业环境狭小,若通风不良,在焊接中产生的焊接烟尘及大量窒息性气体弥漫空间,若通风不良,使内部形成较高浓度的有毒气体,危害极大。因此,进入容器前,操作者应戴通风帽或防毒面具。

为更好地改善通风条件,还可临时安装机械通风装置。机械通风装置最好选用低压(12伏)轴流风机。

如果在容器内部进行钨极氩弧焊或等离子弧焊接时,为了防止放射性元索产生的危害,最好选用铈钨棒做为焊接电极。

三、防止灼伤、烫伤的安全措施

为防止高温熔融金属或电弧灼伤,在锅炉、压力容器及窄小容器内部进行焊接作业时,皮肤不要立接暴露在弧光下,应戴隔热性较好并具有一定绝线性能的干燥手套,避免灼伤手臂。为防止清渣时灼烫眼睛,应戴防护眼镜。防护眼镜应选用透明度较好、不妨碍视力并不易破碎的镜片。

不要随意丢弃炽热的焊条头。烧热的焊件应当用石棉板或石棉布遮挡,只露出焊接部位。

为防止飞溅出的金属熔滴烫伤,焊工的短工作上衣不应塞在裤子里,用裤脚口或鞋面罩罩住工作鞋,工作服的口袋也应盖好。

如前所述,在特殊工作条件下进行焊接切割作业,除具有一般条件下作业诱发事故的因素外,因受比较苛刻的工作条件限制,尚具有许多额外诱发恶性事故的因素。无数事实

已表明,恶件事故的发生虽都有一定的偶发性及突发性,但也有其一定的必然规律,凡是事故发生之时,也正是人们对造成事故的诱因放松了警惕之时,也正是人们没有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措施之时。

常言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恶性事故,会给图家及个人造成很大危害,甚至抱恨终生。因此,必须引起有关人员高度重视。管理部门也应将是否熟悉特殊焊接作业条件下的安全技术要求及是否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安全技术要求有关条例,做为焊接技术工人及管理人员技术及职称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