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外贸行业调查实习报告

来源:化拓教育网
外贸行业调查实习报告

调查项目名称: 中国服装进出口调查 调查者姓名: 院 系: 学 号: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文摘要

摘要:随着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汇率节节走高,银行利率上升的环境下,中国的服装外贸行业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通过对服装外贸行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使我了解中国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变化,包括规模、增速、结构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从中了解服装外贸发展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思考应对新形势的对策。使我国的服装外贸行业以及整个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吸取经验和教训,使我国的外贸得到长足的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服装,规模,出口分布,市场

目 录

1. 引言————————————————————————2 2. 我国服装进出口总体概况———————————————3 3. 我国服装业六大特点—————————————————4 4. 我国服装行业出口现状————————————————5

(1) 出口增长迅速————————————————6 (2) 全球份额迅速增长——————————————6 5.中国在服装贸易中的地位————————————————8 6.我国在服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9 7.建议与结论—————————————————————10 8.参考文献——————————————————————11 9.引文摘要——————————————————————11 10.致谢————————————————————————12

引言

随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汇率节节走高,银行利率上升的环境下,中国的服装外贸

行业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通过对服装外贸行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使我了解中国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变化,包括规模、增速、结构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从中了解服装外贸发展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思考应对新形势的对策。使我国的服装外贸行业以及整个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吸取经验和教训,使我国的外贸得到长足的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提升。

一. 我国服装进出口行业总体状况

自古中国便有“衣冠王国”的美称。而今,服装行业作为纺织品行业的支柱行业,在拉动整个纺织品的经济效益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国内消费市场上的热点,服装行业更是我国出口贸易中获得贸易顺差的主要产业之一。

进人20世纪之后,中国的服装行业出口额增长迅速。尤其是2(X)l年12月11日我国加人WID之后,随着配额制度的取消,我国服装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总体呈增长趋势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生产总量和出口量位于世界首位,为我国提供了9%以上GDP和25%以上外汇收入,它给国家换取了大量的外汇的同时,也为社会解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那么,目前中国服装业的状况究竟如何?

香港地区、美国、欧盟、日本是我国服装出口的4大贸易伙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亚各国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不断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在一些主要市场是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东南亚各国与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结构相似,出口市场也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市场接近。他们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有利时机,不断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在美国、欧盟等主要市场大打价格战,向我国服装出口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形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拉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关税将逐步取消,各种贸易障碍也将逐步消除,区域内部贸易迅速扩大,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加大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难度。如墨西哥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998年达到74·52亿美元,与1997年同期相比增长25·72%。墨西哥在美国的市场份额由1997年的10·97%增加到1998年的12·34%,从而成为美国1998年度最大的纺织品服装供应国。而我国纺织品服装1998年对美国出口仅为59亿美元,比1997年同期下降2·05%,市场份额由1997年的10·15%下降到1998年的9·77%。这是近年来我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份额首次低于10%。美国第一大纺织品服装供应国的地位由我国拱手让位于墨西哥,这是我国纺织服装业应该思考和必须思考的问题。

欧盟市场由于土耳其等国的加入,区域内部纺织品服装贸易增长迅速。南欧诸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价格上的优势,对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不断扩大。土耳其、南欧诸国由于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交货期较短、运输时间短、市场信息反馈较快等优点,往往在交易上占居优势,促使区域内部贸易进一步扩大,区域外国家进入欧盟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我国与土耳其等国的纺织服装结构相似,在欧盟市场,它们是我们纺织品服装出口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此外,还有来自东南亚各国的竞争者。

日本、香港地区纺织服装市场,由于本身的经济不景气,消费市场不畅,加上东南亚国家的竞争,使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也遇到相当的阻力。

在我国纺织品服装4大主要出口市场,我国产品都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日益临近,我国产品将会遇到更加激烈的竞争。因为一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达国家会逐步取消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歧视性限制,到2004年,纺织服装的关税配额限制将

会全部取消,原来美国、欧盟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配额也将逐步取消。双边配额的保障性作用将不复存在,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将面临全球性的激烈竞争。如何在全球性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图 1-1全球商品、服装、纺织品贸易额分布

• • • • •

WTO统计,2008年:

全球商品出口总额15.72万亿美元

纺织品服装出口6120.9亿美,占全球商品出口总额的3.9%; 纺织品出口2502亿美元,占全球商品出口总额的1.6%; 服装出口3618.9亿美元,占全球商品出口总额的2.3%

二.中国服装业的六大特点

(一).生产量大,产品档次不高

我国服装产品的生产总量在世界上居于绝对优势,据统计2003年服装年产量127亿件,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产品出口国,2005年,我国服装出口金额是735.66亿美元,比2004增长19.40%。但是,我国的服装业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上,中低档产品所占比重大,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小。 (二).缺乏自己的品牌

我国在服装产品上是一个“制造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品牌小国”。国内市场上品牌的集中度不够,更缺少世界知名品牌。出口方式多以贴牌为主,自主品牌只占10%,出口商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

(三).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弱

服装的设计能力比较强,缺乏设计投入,不注重细节,外观没有特色,服装面料缺少新品种,没有领导时尚和潮流的能力,市场竞争过分依赖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 (四).缺乏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我国服装行业,企业数量非常多,但规模普遍偏小。2004年我国服装企业有万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占15%。更重要的是,行业的组织程度低,企业管理水平低,交易成本高,内耗大,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生态。 (五).产品质量不稳定

我国很多中小服装企业重产量,轻质量,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难以保证质量和服务的稳定性和一贯性。也有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符合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等技术标准,使用了一些禁用材料,遭到或索赔或退货的处理。

(六).出口企业经常招来贸易保护手段

我国服装企业因有低廉的劳动力优势,产品成本相对低。在出口时对进口国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进口国针对我国企业采取反倾销,特别保障等贸易保护手段。

三、我国服装行业出口贸易现状

(一).服装行业出口额增长迅速

进人20世纪之后,中国的服装行业出口额增长迅速。尤其是2(X)l年12月11日我国加人WID之后,随着配额制度的取消,我国服装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总体呈增长趋势

(二).服装出口所占全球份额迅速增长

根据WTO公布的2004年世界货物贸易数据,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和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仅次于德国和美国。其服装出口能力见图1。

2004年全球服装出口总额为2581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欧盟、中国、中国香港分别位居服装出口的第1、2、3位,出口额分别是749.2亿美元、618.6亿美元和251.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29%、24%和9.7%,同比增长分别是9%、19%和8%。如果把香港的服装出口额并人中国的出口额,则中国在全球服装出口总额中位居第一,中国服装出口的增幅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四.中国在服装贸易中的地位

(一).全球十大服装出口国家和地区

• No1. 中国

2008年出口额1199.7亿美元,占全球服装出口总额的33.2% • No.2 欧盟

2008年欧盟服装出口1123.8亿美元,占全球服装出口总额的31.1%;其中欧盟成员国间出口846.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5.3%,欧盟对外出口277.2亿美元,占总额的24.7% • No.3 香港

2008年服装出口279.1亿美元,占全球服装贸易出口总额的7.7%

其中转口贸易额250.4亿美元;本地服装出口额28.7亿美元,香港本地服装出口行业萎缩现象较为严重

• No.4 - No.8 亚洲五国

土耳其:135.9亿美元,孟加拉国:109.2亿美元,印度:108.5亿美元,越南:89.7亿美元,印度尼西亚:62.8亿美元 • No.9 墨西哥:49.1亿美元 • No.10 美国:44.5亿美元

(二).全球十大服装出口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

图 2-2.全球十大服装出口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

(三).全球服装进口情况

• 进口市场相对集中:欧盟、美国、日本、香港和俄罗斯2008年进口额占全球总额的86.8% • 部分发达国家服装进口增速放缓甚至呈负增长,如欧盟、美国、日本的服装进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部分亚洲国家服装进口贸易较为活跃,如阿联酋、中国、土耳其 • 欧盟从盟外进口占欧盟进口总额的52.4%

• 欧盟前五大进口来源国家和地区:欧盟内部47.6%、中国22.4%、土耳其5.7%、孟加拉3.9%、印度3.6%,从中国进口增长最快,年均增幅达21.3%

• 美国,第一大单一进口国,前五大进口来源国家和地区:中国34.7%、越南(增长最快)6.7%、印度尼西亚5.3%、墨西哥5.2%、孟加拉4.4

五.我国进出口总体概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出口状况

省(市) 合计 广东 浙江 江苏 上海 山东 出口额(亿美元) 1070.80 224.92 207.42 162.19 111.84 75.06 份额 21.00% 19.37% 15.15% 10.44% 7.01% 表 1-1.我国出口状况

五省市出口占主导地位: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共占全国的73% 2009年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省(市)统计

(二).我国进口总体概况

• 各商品进口均价全面上涨,梭织服装进口额比例高于针织服装 • 从欧盟进口份额增长,从香港进口规模继续萎缩

• 上海、广东。辽宁、北京和江苏为进口前五大省市,进口额占总额的87.7%

(三).当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人民币汇率变动加剧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

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 人民币的此次升值,极大地影响到了服装行业。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服装行业全面受损程度为行业利润下降6.18%。本次人民币升值,虽然仅仅升值2%,但利润率下降,极大地降低了服装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对我国许多服装企业,特别是部分出口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可能直接导致许多低附加值产品,低价竞争的中小型企业难逃厄运。一些竞争力不强,特别是T恤衫、普通衬衣、大路货面料等低附加值产品的中小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可能会受到设限和因无法承担成本压力而被淘汰出局: • 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 • 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

• 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欧盟、美国是我国服装出口的最主要的两个市场,但这两个地区也是贸易摩擦频繁的地区1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对中国服装出口设限。

• 欧盟于2005年4月发布了基于“242条款”制定的《对华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规定了对来自中国纺织品进行设限的条件和程序,并先后对10余种中国纺织品启动了设限调查。5月27日,决定对来自中国的亚麻纱和T恤衫提出正式磋商请求。6月10日,对10类中国产的纺织品和服装重新实施配额限制。

• 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于2005年5月13日作出了对来自中国的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及化纤制内衣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5月18日,又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作出了对来自中国的化纤制针织衬衫、化纤制裤子、棉及化纤制梭织男衬衫和精梳棉纱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5月23日,再次对4类中国纺织品实行进口配额限制。

六.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加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一方面,我国政府应积极参加新一轮纺织品与服装贸易谈判,维护中国服装出口企业的利益,为中国服装出口企业争取到最有利的结果和更多的权益。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同时,应重点与那些与我国有服装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成双边贸易安排,针对具体的摩擦问题应该由政府出面进行协调,为服装出口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出口环境。我国政府已经且正在这方面进行努力。如2005年9月5日,中国与欧盟签署《磋商纪要》,妥善解决了《备忘录》执行中出现的滞港问题。2005年I1月8日.中国与美国签署了《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较好地解决了2006一2008年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问题。 (二).加强宏观管理和监控,建立健全服装行业协会

我国政府应加强对服装出口的宏观管理和监控。在规范企业行为方面,政府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国内标准与质量认证体系。建立针对服装出口贸易环境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服装贸易环境的监测工作,限制盲目数量扩张,纠正低价恶性竞销,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一旦国际服装贸易环境有变,应提醒我国的服装出口部门和企业做好准备。同时,还应通过举办各种会展、洽谈,为企业出口创造更多的多元化开拓市场的机会。

同时,我国政府还要建立并健全服装的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规范作用,增强行业组织在政策推介、信息收集、风险预警、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例如在应对国外的反倾销等调查时,可以由行会牵头,组织和协调企业积极应诉

(三).走品牌化道路,提高服装附加值

一方面,由于我国很多企业主要从事“贴牌生产”,加工利润相对微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民币升值后,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因而造成了我国服装行业的利润率极低。我国的服装出口现状是:出口贸易额很高,赚取的利润率极低,服装贸易摩擦频繁。

针对这种现状,我国的服装企业要走品牌化道路,提高服装附加值。服装市场是品牌竞争的市场,而我国是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培育、扩大自有品牌服装出口是提高我国服装行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也是使我国由服装生产出口大国转变为服装生产出口强国的必经之路。从企业本身看:一要延长产业链条,加大对研发的投人,在面料、款式设计等方面应该有自己更高的定位和设计能力,创出自己的品牌;二要细分国外目标市场,在具体领域创出自己的牌子;三要在营销方面多下功夫。

(四).绕开贸易壁垒,建立境外服装贸易产业

目前,欧美市场对我国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设置了贸易壁垒,但是其他广大的市场如东盟、中东、拉美、东欧和非洲还有待开发。除了东盟这些国家之外.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国家享有的贸易优惠条件,如墨西哥的产品可以自由进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地中海国家的产品可以零关税进人欧盟,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贸易优惠安排等,在这些国家投资设厂,实现“曲线出口”

2005年1月I日,中国与东盟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这为我国服装出口企业建立境外服装贸易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便宜的原材料,在有条件的地方.如越南、柬埔寨设厂,或者收购他们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以降低成本,拓宽出口渠道,分散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斌.无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前景与对策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3). [2]鸿.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思考.当前世界经济贾易形势分析,2005,(9). [3]枉.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国际贸易问题,2005,(9). [4]共和国商务部网《2004年世界贸易发展与2005年展望》

ABSTRACT:WITH THE RISING OF THE COSTS OF LABOR POWER AND THE MATERIAS,CHINA GARMENTS EXPORT FELL INTO SERIOUS TROUBLES.BUT THE DEPRESSION WILL STOP .WE EARN A LOT OF EXPERIENCES FROM THE PRACTISING PROGRAME.

谢谢老师批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